孫義馨
?
介入法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效果
孫義馨
【摘要】目的探討介入法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長春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46例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髓心減壓術,觀察組患者行介入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及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介入法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效果明顯,具有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抗生素使用時間短、排氣時間短等優點。
【關鍵詞】介入法;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臨床效果
長春市中心醫院,吉林長春130000
股骨頭壞死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骨關節疾病,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兩種[1]。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青壯年為主,以37~43歲多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發病比例為(2.1~3.8):1[2-3];其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可影響髖關節的功能狀態,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肌肉萎縮,嚴重時造成截肢,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本研究就介入法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診斷標準[4]。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9例,女24例,年齡20~79歲,平均(47.3±2.4)歲,病程3~28年,平均(13.5±2.2)年,左側股骨頭壞死43例,右側3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52例,女21例,年齡21~78歲,平均(47.1±2.3)歲,病程4~30年,平均(14.3±2.4)年,左側股骨頭壞死42例,右側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髓心減壓術,術前行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心電圖等檢查,備皮,鋪巾,消毒,取硬膜外麻醉,在股骨大粗隆外側做一切口達骨質,將帶有管芯的減壓器旋轉至病變部位后拔芯,然后使用切刮器進行刮除,行隧道植骨,縫合切口。術后常規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行介入法,術前均行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心電圖等檢查,取局部麻醉,用Seldinger`s進行操作[5],從股動脈穿刺進行插管,然后將5 Fcobra插入旋股內動脈、旋股外動脈和閉孔動脈圓韌帶支,進行血管造影,觀察并記錄血供情況,后經高壓注射器將介入藥物灌注至股骨頭供血動脈,完畢后對供血動脈灌注前后進行比較,了解其血流恢復情況,結束后拔管進行壓迫止血,囑患者平臥12 h,術后常規進行抗生素治療。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及臨床療效。
1.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髖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均消失;有效:患者髖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好轉50%以上;無效:患者髖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好轉50%以下??傆行剩?)=(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術中出血量(ml)抗生素使用時間(d)排氣時間(d)對照組 73 10.2±2.1 120±35 7.4±1.7 4.3±2.1觀察組 73 5.4±1.3 44±21 3.6±1.4 2.1±1.4 t值 5.126 5.201 5.324 5.351 P值 ?。?.05 ?。?.05 ?。?.05 ?。?.05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杵臼關節,髖臼由髂骨、恥骨與坐骨共同形成。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以髖關節痛、間歇性跛行、活動受限等為臨床表現,其病理基礎是骨組織缺血、壞死[6],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2001年山東股骨頭壞死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非創傷性比例達73.1%[7]。介入法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8],其是在影像設備引導下,將醫療器械放置患者病變部位,對病變部位進行診斷和治療,可以明顯改善骨組織的血液供應,使血管重新開放,股骨頭恢復正常,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有關報道相似[9]。提示介入法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效果明顯,具有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抗生素使用時間短、排氣時間短等優點。
參考文獻
[1] 王亦進,欒艦,崔學芬,等.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69例83髖:帶血管蒂臀中肌骨瓣移植復合骨形態發生蛋白和自體松質骨的修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21(43):251-252.
[2] 顏廷衛,孫雪生,王朝亮.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聯合DBM及自體多能干細胞混合性植入治療ARCOⅡ~Ⅲ期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21):175-176.
[3] 徐曉光,武國印,白斌.細針多孔道鉆孔減壓術聯合中藥髓腔注射治療早期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22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 14(1):318-319.
[4] 重培建,葉福生,張善星,等.超選動脈骨髓基質干細胞灌注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中長期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4,27(7):242-243.
[5] 李士光,王文輝,朱世軍.中西醫結合介入治療成人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臨床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2, 10(2):128-129.
[6] 孫楠,孫永強,趙子龍,等.髓心減壓植骨鉭棒植入術治療早期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15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7):251-252.
[7] 王鳳儀,武國印,白斌.細針多孔道鉆孔減壓術聯合中藥髓腔注射治療早期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22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 35(1):269-270.
[8] 周志遙,黎健鵬,羅其新,等.運用髓芯減壓聯合自體骨髓干細胞(BMSCs)移植治療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20):103-104.
[9] 毛蔚玲,夏炳江,陳小麗,等.鉭棒植入聯合骨髓基質干細胞動脈灌注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14, 3(2):187-188.
【中圖分類號】R681.8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