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陽 高華 張雅靜 方穎
消化道大出血臨床護理體會
●崔曉陽 高華 張雅靜 方穎
目的: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對策。方法:對我院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實施有效正確的護理方法。結果:50例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護理,45例治愈,5例轉外科治療,無一例死亡。結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積極加強臨床護理,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將大大降低病死率。
上消化道;大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胰、肝、膽管病變引起的出血。表現為嘔血或黑便、貧血,伴有血容量減少而導致的周圍循環衰竭[1]。上消化道出血導致的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將會危及生命,采取積極措施,細致做好臨床護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現就我科住院治療的5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19歲,平均48.5歲。吸煙者14例,嗜酒者5例,嗜煙又嗜酒者12例,喜食辣味飲食者3例。其中胃潰瘍出血23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8例,肝硬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17例,胰腺癌并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1例,應激性潰瘍并出血1例。
1.2 治療方法大部分患者給予臥床休息、止血輸血、積極補液擴充血容量、預防感染、注意飲食等保守治療。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效并且具備手術指征者轉外科手術治療5例。
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護理,45例治愈,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效并且具備手術指征者轉外科手術治療5例,也最終治愈,無一例死亡。
3.1 一般護理
將患者安置于環境安靜、溫暖的病室內,絕對臥床休息。患者大出血期間禁食,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注意保暖。
3.2 保持呼吸道通暢
當劇烈嘔血或伴神志恍惚時,將患者頭偏向一側,迅速吸凈患者口咽部及氣管內血液和痰液,避免吸入氣管而窒息,手法熟練、輕巧,避免對咽喉部過度刺激,導致咽喉部出血。
3.3 心理護理
關心安慰患者,及時清除血跡,以消除其恐懼心理,因嘔血或柏油樣便會使患者精神緊張、胃蠕動加強,從而加重胃黏膜負擔。另外,安靜休息有利于止血,應保持病室安靜,減少探視,治療和護理要有計劃地集中進行。
3.4 監測生命體征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報告病情。定時測量血壓、呼吸、脈搏、體溫,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并詳細記錄。注意觀察患者情緒、神志、面色、指甲、結膜、口唇是否蒼白或發紺;注意保暖,注意表情是否淡漠,嗜睡;觀察動作語言有無異常:有無頭暈、惡心、心慌;觀察嘔吐物及黑便的顏色、次數、量、性質,估計出血量及程度,一般來說大便潛血陽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內積血量250~300ml可引起嘔血;柏油樣便提示出血量約500~1000ml。一次出血在400ml以下時可不出現全身癥狀,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可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1]。故可根據癥狀、脈搏、血壓、血紅蛋白濃度等估計出血的程度。輕度出血:患者除有頭昏、乏力外,脈搏、血壓、血紅蛋白等均無變化,估計出血量約占總血容量10%以下(小于500ml);中度出血:患者有煩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癥狀,脈搏100次/min左右,收縮壓降至80mmHg,血紅蛋白低于70g/L,估計出血量約占總血谷量20%左右;重度出血:患者有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出冷汗、甚至無尿等,出現休克癥狀,脈搏大于120次/min,收縮壓低于80mmHg,血紅蛋白低于70g/L,估計出血量占總血容量30%左右。亦可采用改變體位測量脈搏、血壓來估計出血量。
3.5 出血期的護理
(1)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配合醫生迅速、準確地實施輸血、輸液、各種止血治療等搶救措施。①根據醫囑給予,受體阻斷藥,如西米替丁或法莫替丁,此兩種藥物的不良反應為頭痛、頭暈、皮膚潮紅等,一般不需要停藥。西米替丁靜脈滴注還可引起心動過速或其他心律失常,應注意觀察。②去甲腎上腺素加入冰鹽水中,按時分次口服,使食管和胃的血管收縮,產生局部止血作用。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禁用。在上述治療中,要密切觀察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治療中避免因輸液、輸血過多、過快而引起循環負擔過重。
(2)快速擴容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應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必要時開辟多條輸血、輸液通路。針頭應選用8~12號,忌使用小針頭[2]。因為一旦出血量較多,患者進入休克狀態,靜脈塌陷,此時更換大號針頭會造成穿刺困難,耽誤搶救時間。搶救過程中動作要敏捷,注意三查七對,根據血壓調節滴速,出血量較少時液體滴速約為60~80滴/min;當出血量突然增加,應放開調節器快速滴注,補充血容量。應嚴格執行醫囑,原則是先晶后膠,晶體以平衡液為主。成分輸血時,要合理安排輸入血液成分的順序,嚴密觀察有無輸血反應,及時發現并報告醫生,予以相應處理。
(3)吸氧大出血休克患者機體灌注量不足,細胞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遵醫囑吸氧,并密切觀察患者缺氧狀態有無改善,保證吸氧管道通暢。
3.6 飲食護理
急性大出血伴嘔吐者應禁食。小量出血儀有黑便而無嘔血者,可選用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質飲食,出血停止后,可改為半流質飲食,后逐漸改為軟食,給予營養豐富無刺激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為原則,以后改為正常飲食。門脈高壓引起出血者,待出血停止后1~2d逐漸進高熱量、高維生素流質飲食,禁食硬食和粗纖維食物,以免損傷食管黏膜而出血,同時應給予低蛋白飲食,以防肝昏迷發生。消化性潰瘍者給少量多餐流質飲食,患者進食可減少胃的收縮運動,降低胃液酸度[3]。合理飲食不僅能促進止血,還能保證患者營養需要。
(作者單位:涿州市醫院)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41:246
[2]周玉品.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診救護體會.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1996,18(4):673
[3]戚小平.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時珍國醫國藥,2004,15(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