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鈴鈴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中的應用
●卜鈴鈴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中的效果與體會。方法:成立“品管圈”組織,確立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項目,對靜脈輸液滲出現象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結果:降低了靜脈輸液滲出率。結論:“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品管圈;靜脈輸液;滲出
“品管圈”活動是由日本品管權威石川馨博士發起的,從尊重人性出發,通過輕松愉快的現場管理方式,使員工自動、自發地參與管理活動,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1]。靜脈輸液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不僅是臨床給藥的主要途徑,也是基礎護理操作中用得最多的技術。據相關臨床資料顯示,在門診患者中30%左右都要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在住院患者中有95%以上都要接受靜脈輸液治療[2]。據調查統計,中國每年輸液量為50億次[3]。同時,靜脈輸液也是最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和護理風險的治療環節,在患者投訴中涉及靜脈輸液的約占28.28%[4]。靜脈輸液滲出是靜脈輸液治療中發生為頻繁的問題,靜脈輸液滲出是指靜脈輸液期間,藥液從血管漏出進入血管周圍組織,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發熱或發涼,嚴重者導致局部皮膚壞死。輸液滲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原有的治療被推遲或中斷,延長治療時間,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嚴重滲出還可能導致肢體壞死,造成四級醫療事故[5、6]。我們結核科老年病人多,輸液滲出的情況經常發生,因此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成為我們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隨著品管圈(Qcc)活動在護理工作中的開展,我科于2015年8月1號到11月30號將品管圈活動應用在降低靜脈輸液滲出中。報告如下。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的二級甲等醫院,我科設置床位43張,科室護士配置12名,均為女性,年齡22歲至44歲,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3名,護士7名,統計我科9月、11月靜脈輸液滲出情況,由當事人填寫,實施非懲罰性原則,如實填寫。
2.1 成立“品管圈”組織,確立活動主題
根據自愿參加原則、上下結合及實事求是、靈活多樣的品管圈組建原則成立“品管圈”組織。本小組由6名護士組成,選出圈長一名,我科室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在第一次會議中,“品管圈”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在“品管圈”成員最想要解決的問題: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降低臨時醫囑單的漏簽率、提高標本送檢率、提高醫患滿意率這幾個問題中通過投票,最終確定活動主題為提高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
2.2 組織討論,找出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的原因
在第二次會議中,“品管圈”成員對2015年9月我科住院患者的靜脈輸液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第一周滲出率為5.21%,第二周為4.97%,第三周為4.87%,第四周為4.38%。重新穿刺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護士工作量和耗材支出。通過數據分析,根據現況、改善重點、圈能力計算出本次品管圈的目標,將靜脈輸液滲出率由4.77%,降低到1.6%。
“品管圈”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針對滲出原因分析,歸納為以下幾種原因:人員因素(培訓不夠、責任心不強、經驗不足)、合作程度(患者年齡大、穿刺肢體活動不當)、血管因素(彈性差、硬化、脆性大)、藥液因素(高濃度、高滲透壓、高刺激性)、操作因素(穿刺部位不理想、穿刺技術差、固定不牢)、其它(輸液工具不合理、使用鋼針)。
2.3 組織學習,制定并實施整改措施
2.3.1 提高護士的操作水平和理論知識
組織全體護士觀看靜脈輸液操作視頻,由高年資護士負責操作示范及實踐操作指導,要求全體護士參加,全員進針手法規范,同時對全科護士進行靜脈輸液滲出相關知識的培訓,在培訓結束后對全科護士進行了靜脈輸液操作考核。有了良好的操作水平和理論知識,有利于護士進行靜脈穿刺,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
2.3.2 做好對患者及家屬的宣教
我們制定了靜脈輸液宣教知識,由責任護士進行靜脈輸液的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輸液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針對年老、意識障礙及穿刺在關節處等易活動部位的患者,我采用夾板固定,并加強巡視與觀察。針對血管條件差,長期輸液者,我們向其推廣靜脈留置針,并介紹使用留置針的優點。根據患者輸液情況我們靈活采用其他輸液方法,如PICC、深靜脈置管等。
3.1 有形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我科患者2015年11月輸液滲出率第一周從5.21%降低到1.72%,第二周從4.97%降低到1.41%,第三周從4.87%降低到1.53%,第四周從4.38%降低到1.74%。降低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4.77%-1.6%)/4.77%=66.46%
3.2 無形成果
通過這次品管圈活動,圈員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力、團隊凝聚力、工作積極性,增強了責任心、自信心、幸福感。
4.1 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護士提高了靜脈輸液的成功率,從而增加了護士自身的自信心、成就感,讓護士有了成功的喜悅感,擁有了愉悅的心情,護士更能積極主動的完成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圓滿的完成本職工作。
4.2 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護士提高了靜脈輸液的成功率,減少患者因穿刺帶來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護理質量和醫患關系,從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作者單位: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
[1] 卜鈴鈴,陳蔚,品管圈活動在兒科留置針穿刺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4,8(19): 86-87
[2]劉陽,王冠華,張彥東,輸液反應處理制度化與提高醫療質量[J],中國現場醫學雜志,2009,15(3):2074-2075
[3] 劉枝國,劉世華,靜脈輸液質量與風險處理預案[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
[4] 尚娥,李文珍,可控性護理差錯的分析與規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2(3):358
[5]毛惠娜,輸液外滲致組織壞死的護理干預及療效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1,26(10):5-9
[6] 張俊,輸液滲漏與護理干預[J],中國健康月刊,2011,8(3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