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楊建
(遂溪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廣東遂溪524300)
凡納濱對蝦苗種挑選重要性及挑選運輸技術
方楊建
(遂溪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廣東遂溪524300)
苗種是養殖凡納濱對蝦養殖的關鍵,也是其養殖中防病技術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廣東省開始引進并推廣養殖凡納濱對蝦(南美白對蝦)。1998年開始,隨著凡納濱對蝦在我國粵西地區,特別是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廣泛養殖,凡納濱對蝦養殖密度不斷加大,但是逐漸的也出現了凡納濱對蝦種群種質退化,單位產量不斷提高對養殖水體的壓力增加,病害趨于嚴重的問題。
為進一步了解目前凡納濱對蝦難養的原因,筆者所在遂溪縣水產技術推廣站開展了調研,從2014 年2月至11月,深入遂溪縣6個沿海鎮的養殖戶進行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2014年放養凡納濱對蝦種苗投放中,投放了進口親蝦一代苗的養殖戶,大多數都取得了養殖成功,如草潭鎮養蝦的陳國,2014養殖凡納濱對蝦8口池面積共10×667 m2,3 月35日投苗,每667 m2投放進口親蝦一代苗30萬尾,養殖62 d收蝦,共收100~120尾/kg的對蝦2.2 萬kg,畝產2 200 kg/667 m2,總產值70萬元,總利潤35萬元。又如江洪鎮的何烈,2014年養殖凡納濱對蝦9×667 m2,每667 m2投第1代苗35萬尾,養殖80 d,收獲90尾/kg的南美白對蝦2萬kg,35元/ kg,總產值70萬元,利潤35萬元。再如樂民鎮的黃發,2014年養殖凡納濱對蝦4口池共8×667 m2,每667 m2投第一代苗45萬尾,養殖90 d收蝦,總收蝦4.4萬kg,畝產5 500 kg/667 m2,平均64尾/kg,48元/kg,總產值211.2萬元,總利潤達130萬元。
從2014年的調研中了解到,除了以上養殖凡納濱對蝦取得豐收的養殖戶外,還有許多養殖成功的例子,都是投放的第一代凡納濱對蝦蝦苗,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當地沿海培育的蝦苗,因環境條件基本一致,露空時間短,一般成活率高,如經長途運輸的蝦苗,須經嚴格選擇,淘汰質量差的蝦苗后方可放養,種苗挑選與鑒別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2.1選擇體質健壯的蝦苗
去苗種生產規模大、信譽好的蝦苗場參觀,有三看。一看親蝦來源,從苗場了解凡納濱對蝦親蝦的來源是否從國外訂購,培養過程中的飼料營養(投喂充足的生物餌料,如單胞藻和鹵蟲,凡納濱對蝦蝦苗生長快,變態正常)、養殖管理、環境衛生和水質理化指標(如育苗水溫28~31℃)等,這些可以通過翻看蝦苗場生產記錄或進入親蝦車間查看。二看蝦苗質量,觀察蝦苗的健康程度、蝦苗活力、孵化過程中有無使用違禁藥等細節,選擇健康的蝦苗。優質的蝦苗要求個大質優,規格整齊,蝦苗體長達到0.8~1.0 cm,而個體差距較大的,往往群體成活率較低。進行抗逆水能力試驗,從育苗池隨機取出若干尾蝦苗放入盛有原池水的容器,用手在容器里沿一個方向攪動使水呈輕微的漩渦,若蝦苗都逆水而游,則活力好,反應敏捷,若很多順水漂或者沉在中間,則活力較差。蝦苗體色正常,胃腸食物充塞飽滿,體表潔凈,無附著物,因為餌料的原因蝦苗的顏色偏黃紅、有雜色的最好不要。打一瓢蝦苗來觀察,在100尾蝦苗中有7~8條蝦苗體色為米白色的,或者腹節肌肉不飽滿、身體廋長、黏有附著物,就說明這批蝦苗質量不夠過關。三看苗場周邊水質、氣候、發病情況,如果蝦苗場水源不好、水中弧菌等病菌數量較大,則不考慮購買此場蝦苗。
2.2無病
向蝦苗場所在地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凡納濱對蝦蝦苗經PCR檢測不攜帶桃拉病毒(TSV)、白斑綜合桿狀病毒(WSSV)、對蝦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毒(IHHNV)等病毒。特別是對蝦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可引起對蝦慢性“矮小殘缺綜合征”。經檢疫合格,并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后,方可購買此批蝦苗。
2.3試水
投苗前進行試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養殖戶在池塘水體消毒后,忽視試水,馬上投苗,水體中的藥殘可能令蝦苗中毒甚至死亡。應在投苗前用一較大容器或塑料盆,且容器高度不能過高,盛有池塘的池水,按比例投放少量蝦苗試養3 d,觀察蝦苗沒有不良反應,再投苗養殖。
運輸蝦苗可以使用規格為42 cm×60 cm的雙層聚乙烯塑料袋充氧運苗。長途運輸前先檢查尼龍袋是否漏氣,再注入與目的地鹽度相同的水和配好適宜水溫,降低蝦苗密度,打氧、扎緊、消毒運輸車輛,裝車運輸,同時配備便攜式氣瓶和備用尼龍袋。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3.008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