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峰
(德惠市大房身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吉林長春130300)
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技術
張兆峰
(德惠市大房身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吉林長春130300)
本文通過對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技術的探討,從幾個方面闡述了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技術的關鍵問題和宏觀調控問題,為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性意見。
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措施
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是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的優化升級,是種植業“穩產能、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科技增糧、科學防災減災、促進糧油大面積均衡增產的重大舉措。為扎實開展好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活動,提高創建水平,推動全市糧食生產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結合該地區實際,具體技術實施如下。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農業科技創新為驅動,以鄉(鎮)為單位,以主要糧食作物為重點,牢固樹立增產理念、效益理念、綠色理念,堅持生產生態并重、強化行政科研推廣協作,促進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建立完善適合不同區域的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輻射大面積均衡增產,全面提升全市糧油綜合生產能力。
2.1 科學選擇示范片
示范片的示范區和輻射區要集中連片,核心示范區以專業化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為主。要求農田基礎好,潛力大;農技推廣健全、技術較強,糧食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程度高;交通相對便捷,輻射帶動能力強。在主要玉米和水稻主產區選擇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產業帶動能力強的村社作為示范片,將每個示范片面積擴大到5萬畝左右。并由過去單一追求高產轉變為高產高效綠色相統一,基本實現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帶動,促進產能提升和效益增加。主推“三區三控”模式。每個示范片要建設核心展示田及示范區和輻射區“三區”,核心展示田1000~1200畝、示范區 1萬畝、輻射區 3~5萬畝;實施控肥、控水、控藥等“三控”技術,合理調控水肥、科學用藥,確保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2.2 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
圍繞節肥、節藥、節水、節種、省工,示范推廣水稻基質育秧、機插秧、玉米單粒精播(種肥同播)、水肥一體、機械收獲等技術,組裝配套以農業機械為載體的綠色生態環保、資源高效利用、生產效能提升的模式,以及糧豆輪作、間作套種、種養結合等模式,探索運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精準化、信息化。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全覆蓋。玉米重點推廣寬窄行休閑種植、免少耕種植、機械深松、機械收獲等技術。水稻重點推廣“五改兩早一突破”生產模式、缽盤育苗機插秧、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節水栽培、機械收獲等技術。具體實施的主要技術有:
2.2.1 玉米主推技術模式
玉米機械收獲秋深翻秸稈全部還田、旋耕起壟、秋施肥技術;玉米免耕播種秸桿全覆蓋栽培技術;選用優良品種,做好種子處理;精量播種、保證種植密度;化學除草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加入增效劑減少除草劑用量;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農藥減量控害綜合防治技術;農田統一滅鼠技術。
2.2.2 水稻主推技術模式
水稻秋深翻秸稈還田技術;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五改兩早一突破”技術;水稻應用赤眼蜂、殺蟲燈防治二化螟技術;水稻二化螟稻瘟病航化作業技術;水稻控藥控水技術;水稻寬窄行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農田統一滅鼠技術。
2.3 強化指導與服務
農業部門應成立由栽培、土肥、植保、農機等方面專家組成專家指導組,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開展現場觀摩,巡回指導等活動,推進關鍵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每個示范片要有1名技術負責人,落實專家包片、技術人員包點責任制度,開展全程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要把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提升高產創建水平的切入點,建立專家對口聯系制度,開展生產技術、市場信息和產品銷售等指導,增強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能力,提升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
2.4 加大對技術措施宣傳
充分利用《吉林農業》這個平臺,大力宣傳高產創建中涌現出的新型組織方式、新型技術、先進典型,技術創新、新技術示范研究成果、工作研究和重點工作活動等,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S626
A
10.14025/j.cnki.jlny.2016.23.011
張兆峰,本科學歷,德惠市大房身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