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靜
(白山市國營實驗林場,吉林白山134300)
吉林省胡桃楸群落主要分布地區物種組成及區系分析
路靜
(白山市國營實驗林場,吉林白山134300)
利用典型性樣方法對吉林省的胡桃楸群落分布進行了調查,同時也對群落物種組成及區系分析。結果表明:吉林省的胡桃楸群落內維管束植物擁有156種,歸屬于55科111屬;其植物區系以北溫帶類型的為主,其總數占有群落中植物總數的35.14%,但是喬木層物種數相對較少,僅有13種;群落中植物的生長方式以地面芽植物為主,有53種,對于1年生草本,地面上芽植物很少。喬木層物種多樣性相對最低,草本層比較高;群落中物種多樣性和胡桃楸的關鍵值呈現負相關,但不是很明顯,僅有群落內的穿山龍和披針葉薹草以及龍芽草分別獲得了顯著相關。
吉林省;胡桃楸;群落分布;物種組成;區系分析
胡桃楸隸屬于胡桃科中胡桃屬落葉喬木,其由于材質優良被稱為東北三大有名樹木之一。吉林省作為我國胡桃楸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延邊州的琿春、和龍和延吉等區域,以及在白山市的長白和撫松,還有吉林市的蛟河和永吉等,以及通化市的柳河等區域。近些年隨著胡桃楸資源的流失以及長久以來的采育不平衡,目前擁有的胡桃楸資源迅速減少,進而使得其已被《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在國家三級保護樹種之內。因此,提高胡桃楸群落特征的分析,對留存這一重要樹種意義非凡。
吉林省處于在東北三省中部區域,在其境內東南地區的山地氣候相對冷濕,而在西北平原地區氣候干暖。整個吉林省氣候條件屬于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其中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冷早晚溫差較大,冬季干寒相對漫長。1月份平均氣溫為-20℃~-14℃,7月份在20℃~30℃之間,每天溫差在10℃以上的活動積溫為2400℃~3000℃。每年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呈逐漸遞減趨勢,東部的丘陵地帶降水相對豐富,約為600~800毫米,而在中部平原地區年降水量一般為400~700毫米。在白城市、通榆市、洮南市以及鎮賚縣一線以西地區,年降水量通常在400毫米以內。吉林省的地勢方向為從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地貌與土壤種類較多,物種非常豐富,植被種類繁多,其中南部地區和華北的植物區系相連接,西部地區和蒙古的植物區系逐漸過渡,它包括了蒙古地區、興安地區、長白地區以及華北地區4個植物區系。同時還受境內氣候、地貌以及人為等因素的作用,東部植被種類逐漸變為溫帶針闊混交林。西部的平原植被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豆科類型為主的草原。中部臺地平原區域是森林與草原交錯分布的地貌類型。
2.1 對區域和線路的調查
通過衛星遙感圖顯示,對黑戈壁地區的重點區域進行調查路線規劃。依據規劃的調查路線,分別開始在2011年10~11月以及2012年8月兩個時期進行調查,具體對延邊州、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臨江和撫松等重點的黑戈壁區域的56個地點完成了植被和植物物種的調查,樣地設置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樣地設置分布
2.2 植物種類的研究
根據樣線加樣方的具體調查方法,在每個調查地點,對植被的類型、物種的構成,其中植物物種調查記錄的包括:植物種類、所在區域、GPS位置、數據采集日期、區域描述(主要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生長狀態(包括直立、平臥和纏繞等)以及收集植物標本等內容。收集到的標本在實驗室內進行物種分析。
2.3 數據分析
由實地調查記錄與標本鑒定的結果分析,總結出黑戈壁區域植物名錄,同時按照植物區系理論與方法完成統計分析。再由區域調查資料,統計出不同地區植物類型分布情況,進而總結出了黑戈壁地區的植被優勢物種,同時保護特有物種。
根據調查數據的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地區的胡桃楸群落包含植物58科137屬186種,它們的構成數目在延邊周圍達到最高(53科106屬144種),接下來的是吉林地區(52科106屬132種),然而,在白山地區相對最少(39科75屬97種)。最后再由各科物種構成數量,對一些不同區域的胡桃楸群落科、屬的構成開始比較分析,數據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不同地區胡桃楸群落優勢科比較

表2 不同地區胡桃楸群落屬的物種組成
根據表1結果發現:百合、薔薇、菊以及傘形科為各個區域的物種數目排名在前5位的科類。其中吉林與延邊地區的百合科物種類型較多,所占比例基本上是這些物種的10%;白山地區的菊科較多,占據10.3%。不同地區胡桃楸群落屬的物種構成都在10種以下,其中單種屬比例最高,吉林和白山地區相對較高,如表2所示,分別為82.08%和81.34%。采用Jaccard指數對不同地區胡桃楸群落物種組成的相似性進行統計,如表3所示。結果表明:相似性以吉林、延邊最高,為0.53。

表3 不同地區胡桃楸群落相似性
在本文分析中,基于吉林省典型胡桃楸群落物種類型監測樣地的調查中,很好地介紹了調查區域內的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這對解決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以及維持物種機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關鍵生態學現象和實踐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缺乏研究地形和環境異質性對物種類型的影響,因此,進一步對種群空間分布格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Q948
A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4
路靜,本科學歷,白山市國營實驗林場,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