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縣扎實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為認真貫徹落實“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實施計劃,汪清縣強化責任落實,明確教育扶貧任務,以幫扶因學致貧學生、薄弱校提升轉化為主要任務,全力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目前全縣需實施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學生數為454人,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工作壓力巨大,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把教育扶貧與教育事業緊緊扭在一起抓,全面提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水平,絕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
一是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以加快發展貧困村學前教育為目標,切實做好學前教育規劃,努力達到每個鄉(鎮)建1所標準化中心園的目標。大力實施《汪清縣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至2016年末,計劃達到每個鄉(鎮)建1所公辦標準化中心園,基本滿足各鄉鎮適齡幼兒入園問題。落實教育資助體系政策全覆蓋,實施低保家庭幼兒、孤兒、殘疾幼兒入園教育資助,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朝鮮族學前一年兒童免除保育教育費,做到應助盡助,使每個幼兒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通過政府獎補政策,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2016年通過申請政府獎補資金共計40萬元,對6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進行了扶持。二是推進均衡性義務教育。優化調整貧困村學校布局,以提高貧困村義務教育水平為目標,按照保障學生就近入學的原則,加強貧困村學校布局調整,合理規劃設置貧困村義務教育學校,優先加強對貧困村學校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指導,辦好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確保貧困村學校全面實現硬件、軟件同步提升。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貧困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汪清縣40所農村學校5093名學生全部享受營養正餐,保證了農村地區學生營養的攝取,提高了體質健康水平。三是加快職業教育結構調整。根據市場和縣域經濟發展需要,構建起初、中、高級相互銜接、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布局結構合理、適應全縣經濟建設需要的職業教育體系。加強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骨干專業建設,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加強涉農專業建設和成人教育統籌,擴大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培訓覆蓋面。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建立完善的資助體系,做到“應補盡補”,解決學生“上得起學”的問題。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在籍學生享受2000元免學費政策,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農藝專業100%的學生和其他專業15%的學生享受國家每人每年1500元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2016年計劃發放戶籍為汪清縣的職業類大專院校貧困學生補助資金60萬元,共計200人,每人3000元。同時,爭取社會人士資助貧困學生,基本解決每一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問題。四是推進高質量民族教育。每年設立朝鮮族教育專項資金30萬元,全部用于朝鮮族學校教師培訓、校舍維修和教育經費等方面。2012年開始,汪清縣落實了朝鮮族普通高中學生免學費政策,同時朝鮮族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一直按高于其他學校的100%來落實。異地新建汪清五中、二中教學樓、宿舍樓、體育館及塑膠運動場和校園附屬設施,新建大興溝鎮、春陽鎮民族特色幼兒園,完成了大興溝鎮中心小學和大興溝鎮朝鮮族學校、春陽鎮中心小學和春陽鎮朝鮮族學校合署辦學工作。本學期,將在春陽鎮民族特色幼兒園、大興溝鎮民族特色幼兒園、汪清縣第四幼兒園、汪清四小校帶園進行學前教育雙語教學試點工作。
(一)加強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建設。認真落實國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對全縣鄉村學校教師在職稱評聘、工資、福利、退休退養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傾斜,尤其向鄉(鎮)教師及老教師傾斜;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標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準,為全縣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發放生活補助。目前,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已按照180元、240元、300元、360元標準補發(自2015年1月起);按照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的管理體制,采取定期交流、學區管理、學校聯盟、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重點推動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鄉(鎮)范圍內重點推動中心學校教師到村小學、教學點交流輪崗;落實好省市教育部門關于選派一定數量的城區優秀教師到農村開展不少于2學年的支教、對在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在評選表彰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的鼓勵政策。今年選聘的特崗教師全部分配到汪清縣最偏遠的農村任教;為貧困村幼兒園每班配備足夠的專任老師,落實省里通過民生實事招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和“三支一扶”項目、培訓轉崗等方式配備農村幼兒教師,逐年解決農村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防止新的代課教師群體出現,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需求。
(二)加強農村貧困生資助工作。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義務段貧困學生補助資金10萬元,其中小學每人標準為100元,初中每人標準150元。貧困住宿生補助資金16萬元,小學每人標準1000元,初中每人標準1250元。落實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政策。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學生進行資助,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在實現貧困村家庭經濟困難高中學生應助盡助的基礎上,引導各類企業、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捐資助學行動,逐步擴大普通高中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面。對貧困村當年被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錄取的貧困家庭大學生辦理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實行財政全額貼息,貸款額度為每生每學年不超過8000元,確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貧困大學新生都能順利入學、安心上學。截止到目前,捐資助學共計64人,涉及金額16萬元;助學貸款共計168人,涉及金額134.4萬元。
(三)加強農村學校教學設備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投入資金1907.4萬元,為義務教育學校配備音體美衛器材,更新標準化學生桌椅1500套,補充492臺計算機設備,維修改建實驗室16個、微機室13個,補充圖書82718冊。目前,汪清縣中小學有實驗室和美術、音樂、體育、衛生等功能教室202個,高中通用技術實驗室3個,總面積9234.1平方米;實驗室及各專業教室儀器、設備裝備總價值6797萬元,圖書43.62萬冊,生均圖書32.03冊。此外,2016年~2018年全縣擬計劃新增資金1121萬元,用于補充中小學教學裝備。其中2016年新增611萬元、2017年新增403.9萬元、2018年新增106萬元。
(四)加強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000萬元的汪清一小教學樓項目已開工建設;復興小學、天橋嶺鎮一小教學樓竣工投入使用;投入610萬元新建大興溝鎮中心小學、羅子溝鎮中心小學人工草坪運動場、投入960萬元新建百草溝鎮一小等8所學校風雨操場等項目;投入700萬元用于新建復興鎮、春陽鎮教師周轉房,總面積2800平方米;投入300萬元,完成9所學校“煤改電”取暖工程;投入300萬元,對20所學校室外旱廁改造水沖式廁所和室內廁所;投入3556萬元對33所學校和5個教學點進行維修和改造;投入185萬元用于義務教育學校針對“一校一品”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投入150余萬元用于各義務教育學校綠化、美化工作。用于學校標準化建設資金已近億元,全縣各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達到省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