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紅
(新疆農業大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52)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劉春紅
(新疆農業大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52)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位于新疆天山以北,已形成“農、林、牧、生態旅游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高效、高產循環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通過分析該場的循環農業模式,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發展農業,能有效地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研究分析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位于新疆天山以北,是集良種繁育、畜牧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試驗場,擁有土地近1萬畝,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玉米秸稈占農作物秸稈資源總量的80%;小麥秸稈占秸稈總量的16%;蔬菜秸稈占秸稈總量的4%。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結構如下: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占總量的20%;秸稈丟棄不用、田間焚燒占總量的5%;秸稈飼料化利用占總量的60%;秸稈肥料化利用占總量7%;秸稈其他用量占總量的8%。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位于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北郊,已形成“農、林、牧、生態旅游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高效、高產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1.1微觀層面
以農戶為主體的經營模式。通過專業的技術人員組織和引導,采用科學的生產技術達到節藥,節肥等,帶動周邊農戶內部實施小范圍的循環農業,減少廢棄物,提高資源的利用,形成農戶微循環農業的經營模式。
1.2中觀層面
生態循環型模式。以生產“有機、健康”農畜產品作為指導思想,由傳統的農戶家庭式種植與養殖結合轉化為規模化、專業化地種養結合,通過種養生態結合,能規模化地解決秸稈浪費和污染問題以及實現飼草、肥料的良性循環。
1.3宏觀層面
第一、二、三產業循環型模式。通過調整循環農業運行過程中養殖、種業、服務、農產品加工之間以及與第二、三產業之間的產業鏈關系,采用合理的生態設計理念調整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規模,使農業產業優化升級,構建起區域性的循環農業產業圈。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循環農業模式的基本原理是以農業種植為核心,以種植產生的秸稈廢棄物,壓制青貯飼味牛羊,用牛羊產生的糞便,回歸種植區作為再循環。循環系統內主要有兩條循環鏈條:一是主鏈,即“牛→農業種植→牛”,此鏈條將種植與養殖通過種養連接起來;二是支鏈,即“牛羊糞→堆肥→種植”,該鏈條解決了秸稈廢棄物及畜禽糞便的浪費問題,以及種植有機肥源的問題,達到了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目的。
3.1“農—林—牧”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3.1.1農田的生態環境改善 全面實施滴灌節水技術,對農田進行規劃設計,鋪設節水設備,對農田進行林網化的改造,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3.1.2調整種植業結構 通過合理的設計,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種植出來的農產品既能適應當地市場需求,也能達到養殖業發展所需原料的需求。
3.1.3林地種養生態工程 在林地里面放養各種家禽動物,輔以人工飼養,以生產出更為優質、綠色安全的多類家禽產品。3.1.4建立示范養殖小區 以場區內生產的優質秸稈,養殖應當以牛羊養殖為主,加上同等相應規模的飼草生產基地,生產出優質的畜產品。
3.2都市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利用位于烏魯木齊城郊的優越地理優勢,結合高效的種植技術,采用循環農業生產基地的形式,形成集農、牧、加工、生態旅游為一體的都市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運用綠色健康的理念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實現農業生產的無害化和全過程的清潔生產,實施全過程的有機生產,發展龍頭企業,樹立綠色品牌,推進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
根據都市目前的休閑需求打造出優美的環境,努力創造“花園式”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生活、居住。
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近三年的經濟發展水平持續穩定的增長,農業生產總值增長15%,農業生產結構趨于合理,生產總值中二、三產業所占比例逐漸加大。2013年生產總值一、二、三產業生產所占比例為65%、7%和28%,2015年調整為60%、8%和32%。另外每年利用自產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1000~1400畝,每畝施用有機肥4~6立方米。同時,每年進行秸稈還田2000畝。通過幾年來施用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土壤有機質從2000年的14.97克/公斤提升到2012年的18.79克/公斤,有機質含量提升25.5%。
[1]張俊飚.生態產業鏈與生態價值鏈整合中的循環農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劉詠梅,黃寶連,米松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循環農業的優勢、約束及思路[J].農村經濟,2011(07):103-107.
[3]錢淑瓊,張方方,吳亞琪,賈佳,單勝道.浙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3):16314-16317.
[4]浙江省農業信息網.關于印發《浙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EB/OL].(2012-03-27)[2013-01-25]. http://www.zjagri.gov.cn/html/nykj/stxh View/164349.html.
[5]人民網.國務院通過《“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EB/OL].2012-12-13[2013-1-22].http://politics.people.com. cn/n/2012/1213/c70731-19889132.html.
[6]黃沖平,顧益康.浙江省高效生態農業面臨的問題和發展理念[J]浙江農業科學,2008(04):381-384.
F272.92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20.003
劉春紅,本科學歷,新疆農業大學,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農村區域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