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旱育秧技術要點
水稻旱育秧是在水稻育秧過程中避免水層、保持土壤濕潤、接近旱地條件下培育壯秧的一項新技術,具有提高秧苗素質、返青快、分蘗強、節約秧田、節省灌溉水和勞動力的優點。
播種前20~25 d,按腐熟的農家肥10 kg、草木灰50 kg、細沙土50 kg、復合肥1 kg的比例進行營養土配制,充分拌勻拌潮,噴施殺菌劑(多菌靈、敵克松)后蓋膜發酵漚制,用于苗床土或覆蓋用土。
根據生產情況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抗病品種。
選擇向陽背風、排灌良好、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松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的旱地作苗床地。
苗床土最適pH值為4.5~5.5,苗床土偏堿性時,必須要進行土壤調酸。平整田塊開墑清溝后進行苗床調酸、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可用50 g硫磺粉撒施進行土壤調酸,床土消毒每平方米用70%敵克松2.5 g,兌水1.5 kg噴施或澆施。
5.1 溫度管理。播種至出苗,密封薄膜保溫,最適溫度為30℃~32℃,苗床上約4 cm處溫度高于35℃時,揭開兩頭地膜降溫。出苗至2葉1心時適溫為21℃,高于25℃時應通風降溫;3葉1心以后,膜內溫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揭膜煉苗。5.2肥水管理。播種前25 d,每平方米施腐熟的農家肥10 kg和復合肥100 g,并將所施肥料與10 ~15 cm深的表土攪拌均勻。播種至出苗,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至2葉1心看墑面情況適當施肥澆水,一般每平方米施尿素20 g,施后立即澆清水。3葉1心時結合揭膜施肥澆水,每平方米施尿素30 g,保持土壤濕潤,預防青枯病。3葉1心后控水促根,看苗情適當澆水。移栽前一天澆1次透水,以利扯秧。
5.3 病蟲害防治。蟲害重點防治地下害蟲和水稻螟蟲。病害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和稻瘟病。地下害蟲的防治可用辛硫磷、地蟲凈等農藥;螟蟲的防治可用殺蟲雙、氯氰菊酯等農藥。1葉1心時用敵克松兌水澆根或噴施可防立枯病,用三環唑、丙環唑噴霧可防稻苗瘟病。
秧齡35~40 d、苗高20~25 cm時進行大田淺水淺插移栽,切忌深插,以插穩不倒苗為宜。
674205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雷樹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