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藥安全混用和使用關鍵技術
農藥應用是果樹、蔬菜栽培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強化農藥安全混用和使用關鍵技術,對于提高果樹、蔬菜的增產增收,意義重大。
1.1農藥混用嚴禁降低農藥中各有效成分的化學穩(wěn)定性?;煊棉r藥后導致各個有效成分發(fā)生化學變化是進行農藥混用的大忌。一旦出現(xiàn)農藥混合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情形,就會導致作物出現(xiàn)嚴重的藥害現(xiàn)象。舉例說明,比如生產上常用的波爾多液與生產上常用的石硫合劑就堅決不能混用,一旦混用,不僅僅使藥效降低,還會發(fā)生藥害,給果樹、蔬菜生產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多年的實踐證明,石硫合劑不能與松脂合劑、有機汞類農藥、重金屬農藥等都混用。此外,具有酸堿兩性的兩種農藥嚴格限制混用;嚴禁將含有酯、酰胺等結構的農藥與堿性農藥實施混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脂或酰胺的水解程度,以防導致藥效失效。值得一提的是,含硫類的殺菌劑如代森鋅、福美雙等要嚴格禁止與敵百蟲、久效磷等殺蟲劑混用。
1.2農藥混用時嚴禁破壞原藥劑的藥理性能。進行農藥混用,如若兩種乳油進行混用,原農藥的乳化性、分散性、濕潤性等不能受到破壞。兩種可濕性粉劑進行搭配混用,其原農藥的懸浮率、濕潤性、展著性不能降低。究其原因,就是不僅要保持好原藥效的功能,同時也有效的防止農藥因混用使農藥的物理性能變化而導致失效、減效甚至造成藥害。
1.3農藥混用時必須確保混用后農藥的安全性。農藥混用時必須確?;煊煤蟛划a生藥害等一些嚴重的反作用,是必須保證的。比如有機磷殺蟲劑與敵稗農藥就必須嚴禁進行混用,混用后會使蔬菜、果樹產生藥害。要保證混用后具有絕對的安全性能。農藥混用后要確保不會產生毒素,對人類及畜類的安全性要有絕對的保證。
1.4農藥混用時必須保證農藥的合理性。農藥混用時必須保證農藥的合理性,主要是指品種間的搭配要盡可能合理。如防除蔬菜園田的禾本科雜草,拿捕凈、蓋草任何一種農藥就可以達到防除的效果,若兩者再進行混配,藥劑穩(wěn)定性無可挑剔,但是,卻不能增加藥效,同時防治范圍也沒有擴大,所以進行混用是畫蛇添足。另外,農藥的混用要講究成本核算?;煊煤蟮霓r藥要比單一用藥成本要降低。
2.1要嚴格控制混用的農藥品種數(shù)量。通常情況下,進行混合的農藥品種類型最多不要超過3~4種。3種以上的農藥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的危險性會大幅度增加,混用后農藥減效、失效或產生藥害危險性就會加大。
2.2農藥混用后噴施要均勻一致,速配速用。農藥進行混用后,進行噴施要均勻周到全面。大多數(shù)農藥具有內吸性的殺蟲劑、殺菌劑等等,都以果樹或者蔬菜的下部向上部傳導為主,向下傳導的極為少見。所以,噴藥時必須做到細致、均勻、周到,嚴格禁止重噴,努力做到不漏噴。不僅如此,混合后的農藥混配后要盡快用完,做到隨配隨用。在較短的時間內盡量噴藥完畢。
2.3農藥混用時堅持輪換用藥和適時用藥。有害生物產生較強的抗藥性就是因為單一長期施用一種農藥不進行輪換,輪換用藥可延緩、控制、防御、降低有害生物抗藥性的產生。所以,在進行農藥混用后,必要的、合理的輪換使用不同種類的農藥可以大大降低、延緩有害生物的抗藥性的產生,如此,可以大大提高農藥使用年限和壽命。此外,有害生物的不同發(fā)育階段,對農藥的抗藥性不盡相同。如若進行適時用藥,可達到“藥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在防治果樹與蔬菜的病害時,盡量在有害病原菌的萌發(fā)階段、病原菌孢子抗藥性減弱階段進行用藥。在防治果蔬與蔬菜的蟲害時,要大大提倡在蟲害的3齡前進行防治,在防治果樹與蔬菜的草害時,在雜草萌芽階段和初生階段,因為草害此時對藥劑較敏感,因此同樣的用藥效果絕非一樣。所以,在使用農藥時要根據(jù)病害、蟲害、草害發(fā)生的程度與消長動態(tài)調查和預測預報結果,適時、及時、合理的噴藥進行防治。
2.4果樹蔬菜花期、采摘前嚴禁噴藥和任意加大藥量濃度。果樹和蔬菜的花期,不僅自身嬌嫩,并且對農藥的敏感度也隨之加大,此時若進行噴藥,極易發(fā)生果樹蔬菜藥害。與此同時,果樹蔬菜采摘前用藥,農藥在果實、蔬菜上會產生殘留,導致人員食后中毒,應在果樹、蔬菜采收、收獲前與農藥噴施之間有一個安全的間隔期,而間隔期的長短要因果樹蔬菜樹種、品種、藥劑的不同而不同。除此之外,隨意加大用藥量,不僅增加投入成本,還會使果樹蔬菜產生藥害,增加果樹、蔬菜果實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量,危及人身健康。
122500遼寧省凌源市果蠶技術推廣站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