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琛,林速容
(1.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英語系,福建 福州 350202;2.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公共基礎部,福建 福州350101)
?
基于多維視角的英語語言學研究
張佳琛1,林速容2
(1.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英語系,福建 福州 350202;2.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公共基礎部,福建 福州350101)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英語作為世界交流所必須的語言,其地位越發重要。在這種趨勢下,語言學家從新的角度對英語語言學進行研究。本文指出英語語言學研究的必然性與可行性,認為英語語言學的研究可以從哲學、文化、政治等角度進行多維化分析,從而使國人更深層地理解和運用英語語言學。
多維視角;英語;語言學
英語語言學在語言學分類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論哪個國家、哪個地區,語言均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工具。目前,隨著我國國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邁出國界,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化魅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需要人們對它進行多方面的探討與研究,同時也要把語言這門學科同其他一些學科聯系起來分析研究,包括人文背景、環境的影響等方面,也就是要找出研究英語語言學的各個視角,對英語語言學進行多維分析。
語言是思維的一種表達方式,是人類認識世界并對世界進行理解的表達工具[1]。它是人類思想與文化的記載,其存在價值與人類的文明息息相關。語言本身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用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表達人們對世界的看法。20世紀起,英語語言逐漸取代法語,成為國際交流的首席語言。英語語言學的豐富與發展是國際間交流與應用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傳統上認為,現代英語語言學研究始于20世紀初索緒爾出版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它為英語語言學流派的形成起奠定作用。1957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打破了英語語言學研究的局限,提出語言能力應該是語言學研究的對象,把對語言學的關注點轉移到語言知識與運用上。自此,各種語言學派從不同的方面探索語言之奧秘,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不斷的拓展。
語言學的發展與每個國家自身的歷史傳統、生活環境、人文風俗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英語在各國的不斷流行,英語學習逐漸得到更多的重視。如今,隨著人們學習英語熱潮的興起,出現了一些具有中國本土的英語,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人山人海)”等類似的中國式英語。這些表達方式并不符合英語語言習慣,然而,隨著這種語言方式的擴大與發展,類似中式英語表達逐漸興起,部分已被收錄在《牛津大辭典》中,這可以稱得上是英語語言的的一種變革與進步[2]。
英語語言學本身的發展與社會環境、人文風俗等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3]。離開社會、風俗等大環境,語言學就可能會逐漸走向滅亡,并最終消失。因此,語言研究者們從多維視角對英語語言研究有其必然性與可行性。
(一)多維視角研究英語語言學的必然性
在人類發展史上,正是由于語言的出現,人類的發展才有了很大的進步。語言的出現,讓人類得以通過語言來自由地交流思想、分享知識。同時,人類的不斷溝通與交流,使語言學能夠不斷發展起來。由此可以看出語言學這一學科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的語言有很多種,英語可以算得上是一門全球化流行的語言。隨著我國的國門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英語,英語語言被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目前針對英語語言學的學術性研究變得越來越廣泛[4]。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雖然很多學者研究英語語言學,但并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究其原因是其對英語語言學的研究角度較為狹窄。事實上,隨著發展,英語語言學科一方面分化為更多的內部學科;另一方面,與其他不同的學科進行廣泛的融合,互相影響,形成了眾多的邊緣學科。因此,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對英語語言學進行研究,放寬研究范圍。
(二)多維視角研究英語語言學的可行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豐富、信息瞬息萬變的環境中。隨著周圍環境的不斷變化,每個人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能,才能在這個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如今各種知識在一定意義上都存在著相關性與交叉點,或多或少地有所聯系。在此種大環境下,英語語言學也涉及其中,在各個方面有所應用英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中隨處可見。因此,對于英語語言學這一學科,應從各個方面、多維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尤其是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各類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愈加密切,英語語言學在時代的發展下也逐漸與其他學科進行縱向的延伸交叉。多維角度下的英語語言研究,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從哲學角度分析英語語言學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哲學性,語言學同樣蘊含一定的哲學理念。語言所反映的是說話人的情感和思想,是人們進行情感表達的一種工具。哲學蘊含著人和事物之間的各種關聯,同樣,語言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們若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么便可以基于哲學的角度去研究英語語言學[5]。對英語語言這一學科的研究,從哲學的角度去研究它,能從其中獲得許多啟發,形成一種對英語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英語語言學的研究范疇是很大的,同樣的語言放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反之,不一樣的語言,在某些環境下也能夠表達相同的思想。這體現出了語言學的哲學聯系性。
(二)從文化性的角度分析英語語言學
語言屬于文化的產物。不同的文化背景會產生不同的語言產物,這都與各自的文化背景有著深切的關系。就英語語言的研究而言,語言學的發展可以比喻成一種文化的交流過程。任何一種學科,語言學都是其中的關鍵點,任何學科都必須通過語言來表達和記錄,語言學是其他學科發展的關鍵所在[6]。從文化的角度分析語言學科,可以發現語言學本身與文化之間的某些深刻聯系,這種聯系反映了語言學與文化背景之間的一種細微關系,而這種關系的背后也涉及很多其他的學科分支。
在對英語語言學的研究過程中,會逐漸發現其與文化背景之間的聯系。因而,可以通過對西方國家的各種文化歷史進行研究,將西方國家的文化歷史與我國的一些文化習俗、人文環境等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相似之處,發現不同點,這對英語語言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義的[7]。在對語言學的研究過程中,可以發現文化與一個語言的發展變遷過程有著很緊密的聯系。
(三)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英語語言學
通過對英語語言學的研究可以發現,英語語言學本身與政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8]。例如,在西方國家的某些外交場合中,一些發言所涉及的語言學知識便與政治方面存在關聯;政治家們往往并不會用很明確的語言去表達對某一事件的態度看法,而是采取一些模棱兩可的語言方式,體現出其圓滑的外交態度等,這些也說明英語語言學與政治之間的關聯。
[1]高建丁.跨學科視角下的英語語言學研究[J].校園英語(上旬),2015(3):193-193.
[2]李一.基于多維視角下的英語語言學研究[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5(9):36.
[3]陶健超.多維視角下的英語語言學[J].山海經(故事),2015(11):46-46.
[4]惠欽源.英語語言學研究的多維視角[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9):130-132.
[5]孫渝紅.語言教育與國家戰略——多維視角下的美國語言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6]焦新平.多維視角下的美國英語粗鄙化趨勢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3):15-18.
[7]張敏.芻議思考英語語言學研究的多維視角[J].現代交際,2014(9):35-35.
[8]惠欽源.英語語言學研究的多維視角[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9):130-132.
A Study of English Lingu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
ZHANG Jia-chen1, LIN Su-rong2
(1.Department of English, Fuzhou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Fujian 350202, China;2. Department of Basic Subjects, Fujian Health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1,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English has become a necess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world. In this trend, linguists make further research on English linguistics from new aspect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nglish linguistics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at the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multi-dimension perspectives like philosoph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is way, it will help Chinese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English linguistics.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English; linguistics
2016-05-23
張佳琛(1978- ),女,副教授,從事英語語言學、翻譯學研究;林速容(1971- ),女,副教授,從事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研究。
H0
A
2095-7602(2016)09-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