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春,孫兆隆,吳 迪
(1.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繼續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130028;2.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資產處,吉林 長春130028)
?
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視域下的人才培養
郭萬春1,孫兆隆1,吳 迪2
(1.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繼續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130028;2.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資產處,吉林 長春130028)
根據吉林省自學考試綜合改革指導方案,依托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圍繞學業綜合評估、綜合素質培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等人才培養目標,統籌和整合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學習方式靈活、學習資源豐富、考評體系科學、服務體系健全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體系,推動高職高專自學考試人才培養模式邁向一個新臺階。
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人才培養;多元化評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歷經風雨的“勇士”,總是在不斷改革中前行,在不斷求存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在不斷提高學生人才培養水平中集聚智慧,現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培育了無數人才,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國際經濟格局的大變化、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不斷持續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調整,倒逼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才培養作出重大調整和改進。自學考試的發展趨勢、參照體系、培養目標、服務對象等產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教育理念、考試手段、評價方式和管理體系已經滯后。另外,隨著普通高等學校的連年擴招、網絡遠程教育的異軍崛起、廣播電視教育的開放化、獲得獨立頒發學歷證書資格民辦高校的不斷增加,造成生源這杯大羹在不斷分流。面對人們學習需求的日趨多樣化、個性化和生源減少、競爭日益激烈等發展現狀,高職高專自學考試應依托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主動順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科學把握發展方向,改進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改革評價方式和手段,方能走出內憂外患的困境。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是傳統自學考試助學組織的繼承與升級,是經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批準成立的,主要是履行和規范、提升自學考試教育職能和服務水平,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特點,能夠整合先進的教育資源,以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為其鮮明特征。
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的建立改革了以往以考前輔導為主、以獲得自考學歷文憑為目標的助學模式,更加關注考生整個學習過程,注重調動考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自學考試助學功能,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為考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服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人才的全面培養。
高職高專院校是自學考試“專升本”的“主戰場”。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的建立改變了傳統專業課程的考核方式,將過程性評價、課程實踐、國家考試有機結合,不僅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職業技能的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此,應側重于以下人才培養途徑。
(一)樹立教育與考試并重觀
以往的自學考試歸根到底還是以學歷教育為主,以終結性考試為中心,忽視了教育教學的真諦,束縛了考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這種以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漸落后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經濟不斷換檔、企業不斷轉型、技術不斷升級、社會不斷發展的新態勢下,自學考試的內涵建設顯得格外重要。我們要注重人才培養,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教育和考試并重。
1.鼓勵考生自主學習
自學考試學心服務中心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認識到自學考試的內涵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其宗旨是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塑造品格,而不是單純為了獲得一紙文憑。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考試大綱所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把握知識點的整體脈絡,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為有效地開展各項助學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2.發揮自學考試的教育的功能
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完善的教育計劃,設計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師應當充分履行教育者的職責,讓教師作為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在課堂教學、課后實踐等各環節中都得以彰顯,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不斷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3.重視自學考試的實施過程
國家統一組織的自學考試雖然不能全面系統地對一個學生作出科學、合理、公平、公證的評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大綱所要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學生應調整好心態,認真學習,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有專業知識,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抓好自學考試的每一個重要環節。
(二)樹立實踐與理論并重觀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職業型、技能型、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以往的助學考試考核一般以筆試為主,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同時,由于受到教學環境、教育教學資源的限制,大多數助學單位很難像普通高等院校一樣統一組織學生去參加實踐、掛職鍛煉、頂崗實習等實踐活動,學生就業面臨重重困難。因此,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教育優勢,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在教育目標上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關注結果”轉向“關注過程”;在教學設計上由“傳授知識”轉向“探究知識”,由“實踐教學”轉向“頂崗實習”,達到實踐與理論并重。
(三)樹立多元化評價與一元化評價并重觀
長期以來,自學考試一直實施的是以終結性考試為主體的一元化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雖然在歷史上曾經起過一定的作用,對考生自學能力的提高、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應試能力的培養等都起過重要作用,但不足是應試教育傾向較嚴重。一方面,僅憑借一張試卷很難對學生作出較為客觀、公平、科學、準確的判斷,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另一方面,受考生心理素質、備考準備情況、考試環境等偶然因素的影響,考生的考試成績與實際知識掌握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影響了綜合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為此,建立自學考試多元化評價體系,改變原有以課程考試成績為主的單一評定方式,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是自學考試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
自學考試在實現多元化評價時,更重視對學生的全面考核,凡是有價值的學習活動都在考核評價之列。高職高專全日制助學評價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傳統的國家自學考試中心組織的終結性考試,另一部分是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是實現自學考試評價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分為全日制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和網絡助學模式下的過程性評價。
1.全日制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
全日制自學考試過程性評價主要考核平時表現、平時作業和平時測驗等。
(1)平時表現成績評定標準。平時表現除認真聽課外,更側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主要是對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校規校紀,積極向上、樂于學習等方面的考核。此外,還考核學生出勤情況。學生到課率是考核學生平時出勤的重要依據,根據簽到表統計的簽到次數核定該生當學期該科次的出勤率,作為出勤評價考核的依據。
(2)平時作業成績評定標準。平時作業要考核課堂筆記記錄情況以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記錄課堂筆記主要是為了復習和鞏固當天課上所講的重要知識,要求按課程次數記錄。作業內容完成后,授課教師不定期檢查;課后作業主要包括授課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卷、課后實踐活動等。作業要求學生及時上交,經老師核定成績后計入該生當學期該科次的平時作業成績。
(3)平時測驗成績評定標準。平時測驗成績由兩次小測驗組成,一次在課程進程的中間部分舉行,一次在課程進程結束后舉行。通過小測驗,考核學生一段時間內對所學知識的熟悉及掌握程度,查漏補缺。測驗試卷模擬考試真題,百分制,60分及格,按一定比例折算后計入該生當學期該科次平時測驗成績。
2.網絡助學模式下的過程性評價
課程學業綜合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對網絡助學平臺的使用情況,如考核學生對網絡助學平臺提供的課件學習次數、學習時間,考核知識點測驗和階段測驗是否完成、網上作業是否認真做、有沒有進行學習交流與師生互動、有沒有參與班級活動和進行問題討論、綜合測驗是否按期完成等。
通過自學考試終結性考核及伴隨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使自學考試評價更全面、更科學。
(四)樹立學歷教育與終身教育并重觀
法國當代著名成人教育家朗格朗的主要終身教育思想之一是:在當今世界那種擁有一種知識或技能后可以終身享用的觀念已經過時。教育不再是單純地獲得知識,而在于促進個人的發展。因此,教育應伴隨人的一生,并隨著個體的逐漸成長而不斷更新。終身教育在人的一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各階段不同教育的總和,是連續的、統一的、不可或缺的,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自學考試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及終身教育的一個階段,應把終身教育思想貫穿到教育實踐中,在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過程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由于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以往不同階段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已經不適合當今飛速發展的世界,因此必須更新知識,以獲得新的適應社會的能力。高職高專自學考試不僅要為廣大學生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更要教會學生掌握自我學習的好方法,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使其掌握可持性發展的能力。
[1]林蘋,陳靜科.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作用及其改革[J].成人教育,2008(6).
[2]李盛聰,焦冰清.我國自學考試社會助學的角色與價值研究[J].成人教育,2010(2).
[3]翟光輝.高等教自學考試社會助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1.
[4]常利杰.基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的學習服務中心建設與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5]劉娟.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問題及發展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12.
2016-05-27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基于高職高專自學考試學習服務中心助學模式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GJX2015C116)。
郭萬春(1972- ),女,副研究員,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孫兆隆(1979- ),男,助教,從事會計研究;吳迪(1986- ),男,講師,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726.9
A
2095-7602(2016)09-0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