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內蒙古滿洲里021400)
?
茶葉文化生態旅游項目開發研究
張蕓
(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內蒙古滿洲里021400)
摘要:本文從茶葉的角度對生態旅游經濟進行研究,開發茶鄉茶葉文化生態旅游能夠實現茶文化與茶業發展的共贏,并論證了開展茶葉文化生態旅游的可行性,提出在茶葉文化生態旅游開發中不僅要重視茶文化,也要注意保護茶葉生態環境。
關鍵詞:茶文化;生態旅游;項目開發
茶文化生態旅游是指旅游者能夠在不損害茶葉自然環境的發展前提下,認識和體驗茶葉生態環境,了解關于茶葉的相關知識和環保教育,促進茶葉產區的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茶葉文化生態旅游具有文化和生態的特點。
1.1有利于茶鄉經濟持續發展
1.1.1有利于提高茶農經濟收入
我國大部分茶葉產區都分布在山區,由于我國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對于茶區來說,提高收入的渠道之一就是開發茶文化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旅游項目,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鄉村旅游,并取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鄉村生態旅游在旅游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也受到了許多游客的歡迎。
1.1.2有利于解決茶鄉剩余勞動力
當前解決農村發展困境的前提是轉移剩余勞動力,降低農業就業比重。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加上一些企業經營不景氣,對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減弱,導致了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轉移。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不僅能夠給茶鄉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通過短期培訓就能夠上崗工作,有效解決了茶鄉的剩余勞動力。因此,茶文化生態旅游是茶鄉經濟發展的明智之舉,有利于加快第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1.3有利于提高茶鄉人口素質
加強城鄉交流是提高茶鄉人口素質的根本方法之一。因為交流是提高現化文明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交流的壓力下才能使新思想得到滲透和延伸,使傳統農民進入一個現代的環境中,與城市有更親密的接觸。通過發展茶文化生態旅游,打破了茶鄉農民原有的活動范圍,使他們與外來客人有了更多的交流,城市人的先進文化能夠逐漸影響到當地人。此外,茶鄉文化生態旅游是一個服務性行業,當地村民能夠在接觸游客過程中規范服務標準,提高個人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
1.2有利于振興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
1.2.1有利于擺脫茶業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茶葉出口成本不斷增加,導致我國茶葉的市場競爭力逐漸下降,我國一些茶葉企業遭到市場沖擊。如何使中國的傳統文化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已成為當前茶產業發展的重要難題。將茶產業和生態旅游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有效培養茶葉消費,激活市場,而且能夠帶動整個茶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1.2.2有利于傳承和發展傳統茶文化
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是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最好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形式和思想內涵,是集茶道、茶藝、茶禮等的綜合文化形態。在茶產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茶文化中融入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智慧與美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特色。其中的茶詩、茶曲、茶禮等茶文化融入了音樂、舞蹈、歷史、書畫、哲學等學科,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傳統茶文化受到時代發展的制約,仍然面臨著逐漸衰落的問題。茶文化生態旅游能夠為游客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休閑環境,并從中接受深厚的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熏陶,體會茶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底蘊,使茶文化得到有效傳播和推廣。
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能夠有效保護我國的茶文化景觀。茶葉的傳播和發展為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茶馬古道等著名的茶葉遺跡外,還有許多古老的茶文化景觀,這些原生態的文化舊址仍然需要人們不斷地開發和宣傳,這也是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激勵當地政府對這些遺跡進行有效保護。
以信陽茶鄉的茶文化生態旅游作為典型進行分析。
2.1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河南信陽是茶文化生態旅游的代表地區,這里公路、鐵路四通八達。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許多農村地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通訊電力設施的建立,使不同地區形成了一個全面互通的網絡地帶。信陽電力通訊施也十分發達,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
2.2茶葉品牌規模突出
信陽茶鄉生態條件優越,曾連續多年舉辦了茶葉節,其中的信陽毛尖被授予中國名茶稱號。信陽茶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較高,不僅樹立了品牌,而且市場也拓展到海內外。信陽茶區中有連片的茶園,近年來,新茶園的發展速度較快,信陽已經成為國內著名的名茶生產基地,茶產業化規模水平不斷提升。茶葉已經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
2.3茶葉與文化名勝古跡的聯系密切
信陽的茶葉文化旅游與其它旅游有著密切的關系,使信陽的文化生態旅游更具規模化發展。信陽的旅游資源很豐富,其中著名的云中公園雞公山,山間風景秀麗,樓臺瀑布、奇峰怪石數不勝數,各種景點近百處,其中還存活著明代的茶樹。此外,信陽縣的南灣湖也是旅游的絕佳去處,這里群山環繞,風光旖旎,周邊還散布著著名的茶山,與周邊景色融為一體。不僅如此,信陽還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八月桂花遍地開》等革命歌曲被廣泛傳唱。信陽的革命歷史遺址多達479處,而許多文化歷史足跡都在茶林附近,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優化組合,使茶葉文化生態旅游更具民族傳統特色。
茶葉是茶鄉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的出發點,沒有茶葉和茶文化,就不可能實現茶文化生態旅游,也就無法體現茶葉文化生態旅游的藝術內涵,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重點正是茶文化的開發。
3.1做大做強茶葉品牌
茶葉來自于大自然,是綠色生態產品。在茶葉未來的發展方向中,要充分把握茶葉的綠色生態優勢,研發綠色茶產品,以生態環保為理念,建立茶葉綠色生態基地。政府也要出臺相關措施,加大綠色技術推廣,打造綠色產業,做好綠色無公害茶產品的認證和推廣工作。此外,要加強茶品牌的經營管理能力,扶持茶葉企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做大做強茶葉龍頭企業。推行質量認證制度,嚴把茶葉質量標準,樹立茶葉品牌,同時鼓勵茶葉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各種茶文化展銷活動,開設茶葉經營品牌店,通過各種媒體對茶品牌進行宣傳和推廣。
3.2深度挖掘特色茶文化
深度挖掘特色茶文化是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茶產業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在古代鄉村,隨處可見茶館招牌,但如今,鄉村已經很難見到各種極具特色的茶文化內容了。因此,要充分挖掘茶葉背后的茶文化特色,成立專業的機構對著名的茶山、茶景典故和傳說等進行挖掘,只有深入到民間進行仔細的調查和考證,對與茶葉相關的旅游文化進行調查,才能設計更好的旅游線路,使游客在快樂旅游的同時獲得更深刻的文化體驗。同時,深度挖掘茶文化中的茶藝、茶道等特色藝術,也對促進茶文化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茶文化中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藝術內涵,茶藝是指泡茶品茶的技藝,只有泡好茶才能品好茶,從品茶中能夠感悟茶道精神。只有認真地研究茶藝、茶道等茶文化,通過舉辦茶藝表演活動,創造一批現代茶歌、茶舞,并建設茶樓、茶園等休閑設施,讓人們能夠在這里感受茶文化的藝術魅力,提升藝術享受,獲得精神的愉悅,更進一步促進茶文化傳承發展。
4.1加強游客的環保意識
茶文化生態旅游是旅游與生態的結合。但是在茶文化生態旅游中的從業者卻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環保意識不強。因此,在進行文化生態旅游宣傳時,要樹立生態保護的思想,對與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相關人員進行生態教育,將茶葉生態環境保護作為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形象。
4.2防止茶葉旅游資源的盲目開發
我國許多地方政府沒有進行深入的調研究和論證就盲目進行旅游資源開發,造成了許多寶貴的旅游資源被破壞。因此,在茶葉生態旅游區要盡量減少娛樂場所、賓館、餐館和機動車輛,防止過多的人工設施建造,保證茶葉自然景區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4.3加強茶葉生態環境監測
在我國許多環境保護區內,并沒有專門的環境監測儀器。因此,一些保護區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現象。由于茶葉對生態環境有較高的要求,為了使茶文化生態旅游得到良性發展,茶葉旅游區應當建立環境監測系統,及時對區域內的環境進行監控評價,將游客數量控制在茶葉生態環境的能力范圍以內。
參考文獻
[1]尹少華,鄧德勝,文建林.鄉村旅游及其發展對策的探討[J].林業經濟問題,2002(5):264-267.
[2]鄢和琳.開發茶業人文生態旅游的探討[J].生態經濟,2002(9):55-58.
[3]姜含春,桂燕玲.我國茶業的持續發展與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4(5):67-69.
[4]汝百樂,徐友.云南茶文化旅游開發初探[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61-65
作者簡介:張蕓(1985-),女,內蒙古滿洲里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