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清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農林局新場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威遠 642450)
牛胎衣不下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案
蔣國清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農林局新場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威遠 642450)
威遠縣地處邱林氣候多變,空氣濕度大,養牛戶對如何預防牛胎衣不下的知識缺失、因此當牛發生胎衣不下未及時正確治療結果損失慘重。筆者從事牛凍精輸精工作十幾年、成功治愈胎衣不下的水牛、黃牛、奶牛上百列通過再次凍精輸精懷孕產仔、為養牛戶挽回了損失。筆者將這些病例及治療方案進行梳理和總結,供讀者參考。
牛;胎衣不下;治療
母牛產出胎兒后1~12h內自行排出胎衣,如果12~24h內排出則認為排出遲緩,若分娩后24h仍未排出,則為胎盤滯留或胎衣滯留不下。胎衣不下是母牛產后的一種常見病,正常分娩的母牛有3~12%發生胎盤滯留,異常分娩或生殖道有感染的母牛,20~50%可出現該病。
導致母牛發生胎衣不下,除牛胎盤的特殊構造而較其它家畜多發之外,主要還有兩種原因:
1.1 產后子宮收縮乏力
正常母牛分娩后,由于子宮肌具有一定較強的收縮力,使宮壁變小,絨毛膜的皺壁增大,血管被壓縮、血液供應減少而使腺窩緊張減輕,同時由于胎兒胎盤的血液循環停止,也使絨毛的膨脹壓力降低。因此,使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之間失去了聯系,以致分離而排出。然而,若子宮收縮乏力,則上述過程即告減弱或停止,導致胎兒胎盤收縮與母體胎盤部分地或完全地不能分離而發生滯留。
妊娠后期運動不足,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體質虛弱,以及胎膜積水、胎水過多、雙胎、子宮損傷、難產或過早的助產等,均可引起子宮收縮乏力。酷熱、低氣壓、高濕度等氣候因素,也可助長該病的發生。
1.2 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的愈著
母子胎盤愈著主要由于胎膜和子宮內膜受感染而發生炎癥所致,其結果乃造成胎衣滯留,這種情況更常見于布氏桿菌病的母牛,他不僅發生于流產時的牛,切可發生于正常分娩的母牛。
根據胎衣有無垂于陰門外,分兩種情況。
(1)部分胎衣垂出于陰門外大部分患胎衣不下的母牛,可以看到有臍帶斷端或相當一部分胎膜垂出于陰門外,胎膜表面有大小不同的突出起的暗紅的胎兒胎盤。如果裸露時間較長,垂出于陰門外的胎衣很容易污染,以致腐敗、分解、發生惡臭,并可較快地向產道內另一部分胎衣漫延。由于胎衣腐敗分解與細菌感染并產生大量毒素,由子宮吸收循環到全身,呈現敗血性子宮炎,病牛體溫升高,呆滯,食欲減退或廢絕,泌乳減少或停止。
(2)胎衣不垂于陰門外
有少數母牛,因子宮墮垂于腹腔內或因臍帶斷端過短等原因,致使產后胎衣停滯在子宮內而不懸垂到陰門外;或因一部分被排出后斷離,致另一部分仍然滯留在宮腔內、由于不易為外界污染,所以分解較慢,要經過4~5d后才有分解的胎衣、子葉排出,這時也可能已經受到感染,但表現全身中毒和子宮炎癥比較輕。
胎衣不下容易診斷,但在夜間或野外分娩的母牛,由于胎衣排出后,有時會被遺失或淹沒,從而誤診為胎衣不下,故需通過子宮觸診。分娩超過3d,由于子宮頸閉鎖,不僅不能觸診,亦不能剝離和灌注。因此不論藥物治療還是手術剝離應在18~36h內診療為佳。
3.1 要在安靜清潔的環境下分娩,防止應激反應
(1)合理調配日糧營養,每天有充足的運動,防止母牛過分瘦弱或肥胖。(2)及時治療生殖道炎癥。(3)預防流產和早產。(4)合理干奶。
3.2 藥物療法
筆者在20多年獸醫治療工作中、針對牛胎衣不下采用了許多種治療方案、通過長期治療記錄和總結、將治療效果最好的藥物與手術剝離的治療方案簡紹如下,當牛產下牛犢12h胎衣不下用藥物治療:肌注催產素10ml(100單位)中藥;黃芪60g、黨參60g、當歸100g、川芎100g、桃仁90g、紅花90g、益母草100g、三棱90g、峨術90g、瞿麥90g、肉桂50g、牛膝50g、乳香50g、赤勺50g、香附100g打粉或傲水一次灌服一般用藥后6~12h胎衣排出以上是一千斤牛的用量、根據牛體重適當加減。
肉牛體尺體重計算
(1)適用范圍肉牛及肉牛育肥期間的任何時間。
(2)體尺測量工具軟尺和測杖。
(3)測定及計算方法:由于肉牛、育肥牛體膘體況不同,測得數據后要采用不同的系數進行校正(適合外來品種牛和改良牛)。
1)育肥牛
計算方法一:體重(千克)=胸圍長度(厘米)的平方×體斜長(厘米)×87.5
計算方法二:體重(千克)=胸圍長度(厘米)的平方×體斜長(厘米)÷10800
2)未育肥牛
計算方法一:體重(千克)=胸圍長度(厘米)的平方×體斜長(厘米)÷11420
計算方法二:體重(千克)=體直長(厘米)×胸圍(厘米)×系數÷100
系數:肉用牛的系數為2.5,兼用牛的系數為2.25。
3)適合中國黃牛體尺計算體重的方法
體重(千克)=胸圍長度(厘米)的平方×體斜長(厘米)÷估測系數
估測系數:6月齡牛犢12500,18月齡牛12000。
3.3 手術剝離
用藥后未排出手術剝離。

圖1 衣剝離方法
胎衣手術剝離是利用手指強制性地使密切嵌接的母子胎盤不借助于藥物的輔助作用而使之脫離。手術者應根據季節、氣候條件及患牛全身狀況,在產后18~36h進行,過早的剝離是硬性剝離。與手術剝離不符,會遭致強烈的努責,母子胎盤結合緊密而剝離和較多斷離在母體胎盤小竇中,甚至個別胎兒胎盤容易殘留,附著在母體胎盤上,能繼發子宮內膜炎。過遲亦可能由于宮頸已縮,以致手臂無法進入宮內,從而喪失剝離條件。
術前,需保定患牛,以繩帶接扎尾部拉向體側。陰門及周圍應嚴格消毒、術者戴上長臂手套或赤壁,按外科手術要求消毒,并涂少許消毒油脂,做到無菌操作。

圖2 胎衣剝離方法
手術剝離時以既不使胎兒胎盤有任何殘留,又不使母牛胎盤有任何損傷為原則。術者以一手握住陰門外的胎衣,稍用力向外牽拉,然后術臂徐徐沿胎膜摸住子葉基部,然后向胎盤發動,以無名指、小指和掌心夾住胎兒胎盤周圍的絨毛膜,約成一束,然后以拇指幫助固定子葉,以食、中兩指剝離開母子胎盤相互結合周緣,剝離半周以上后,食、中兩指纏繞該胎盤周圍的絨毛膜以扭轉胎兒胎盤,亦可用食指和中指挾住胎盤周圍絨毛膜成一束,以拇指剝離開母子胎盤相互結合的周緣,剝離半周后,手向手背則反轉以扭轉絨毛膜,使絨毛以小竇中拔出與母體胎盤分離。
胎衣剝離后,應再進行全面檢查,以面遺漏胎衣,然后用中藥;黃芪60g、黨參60g、當歸100g、川芎100g、桃仁90g、紅花90g、益母草100g、三棱90g、峨術90g、瞿麥90g、肉桂50g、牛膝50g、乳香50g、赤勺50g、香附100g打粉或傲水一次灌服,通過治療發情配孕率達90%以上。
[1] 靳國旺,蔡敏.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雜志,2012,31(6):135.
[2] 吳結革,茆達干.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其治療[J].中國奶牛,2002,(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