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譚躍
?
我國開始實施嫦娥-4任務—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首次征集探月載荷創意
本刊記者 譚躍
2016年1月傳來好消息:嫦娥-4任務已經通過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審議,正式開始實施,預計2018年發射,并開展“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
在嫦娥-3任務圓滿實現探月工程二期目標后,2014年6月,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決定,由國防科技工業局組織開展嫦娥-4任務實施方案調整的論證工作。作為嫦娥-3的備份,嫦娥-4探測器和運載火箭正樣產品已經基本齊套?;诋a品投產的實際情況,對如何用好嫦娥-4產品,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按照“激發探索熱情、鼓勵大眾創新、面向社會開放、開展國際合作”的指導思想,組織了深入論證。
為體現原創性及科學價值,經過反復比較,最終確定嫦娥-4著陸器和巡視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并增加中繼衛星在地月拉格朗日引力平衡2點(L2點)進行中繼通信的實施方案。經過競爭擇優,論證和確定了中繼衛星研制方案和責任單位;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遴選確定了科學探測有效載荷。實施方案經過各方充分協商,已通過了綜合評估。
嫦娥-4有望實現三大“壯舉”: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造訪月球背面;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月中繼通信;為科學工作者提供月球背面空間科學研究平臺,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它還將為深空探測領域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積累重要經驗。
1)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通過實施嫦娥-3任務,我國已經具備開展月球背面探測的科學和技術基礎,并形成了主要產品,而美國、歐洲航天局等其他航天大國和空間組織的相關探測項目尚處在論證階段。因此抓住當前機遇,盡快啟動實施嫦娥-4任務,可有望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實現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由追隨到引領的跨越。
2)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地月L2點是地月系統引力平衡點之一,始終對月球背面和地球同時可見。在這一位置開展月球背面著陸器、巡視器與地球測控站、數據接收站之間的測控、數傳中繼,將有力保障工程任務順利實施,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同時獲取相關科學探測數據。
3)有望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嫦娥-4可為我國科學工作者提供難得的空間科學研究平臺。利用月球背面屏蔽地球無線電干擾的獨特條件,嫦娥-4可開展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從而有望填補國際空白。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殼巖石的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征調查,能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于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4)將為深空探測領域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積累重要經驗。在選擇中繼星的整星方案和研制定點單位時,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邀請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單位參與競爭擇優,這在深空探測領域尚屬首次,邁出了軍民融合機制創新和面向社會開放的堅實一步。2015年初,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向國際社會發布了科學載荷合作意向書,與近10個有參與意向的國家或航天組織取得了聯系,并開展了多輪協調。此舉有望在嫦娥-4上搭載1~2臺國際載荷,將其打造成提升中國航天影響力和領導地位的國際合作平臺。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說:“我國已具備開展月球背面探測的科學和技術基礎,其他航天大國和空間組織的相關探測項目尚在論證階段。嫦娥-4任務的實施,有助于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實現由追隨到引領的跨越?!?/p>
為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號召,充分發揮探月工程的牽引帶動作用,廣泛激發大、中學生和科技愛好者的探索熱情,鼓勵公眾參加科學創新活動,國防科技工業局領導提出,針對嫦娥-4和月球探測后續任務,力爭開放部分資源,搭載由公眾創意設計的載荷,并向公眾演示載荷在探測器上工作的情況。該提議得到了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的一致同意,決定聯合主辦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在進一步提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程社會效益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
為此,國防科技工業局經研究委托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航天基金會共同承辦這次征集活動。6個承辦單位經多方調研、集中策劃,形成了涵蓋征集活動目標、范圍、周期、流程、規則的策劃方案。
2016年1月14日,“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劉繼忠主任宣布征集活動全面啟動,征集活動面向全國的大、中學生,以及科技愛好者。活動主要為月球探測任務征集創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工作在著陸器、巡視器和中繼衛星上,用于探測活動、科學實驗或技術試驗的載荷創意。
征集流程如下:
1)截至2016年3月31日,參加活動的團隊提交創意設計方案。
2)2016年3月31日-4月30日,活動專家委員會對方案的創新性、科普效果、可實現性進行初選評估,遴選出部分優秀方案。

啟動“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
3)5月1日-5月15日,對于通過初選的方案,由指定專家對團隊進行指導,共同完善方案,并再次提交。
4)5月15日-5月31日,專家委員會進行終選評審,遴選出優勝者。
如果工程各項條件允許,優選創意方案將交由有資質的研制單位研制,并搭載在嫦娥-4落月探測器上。其他優秀方案將被納入科普載荷創意方案數據庫,供后續月球探測任務參考、選用。
在本次發布會的同時,活動通知已經發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以及教育廳(教委)、共青團中央、科協、教育部和工信部所屬學校、中國科學院各院所及所屬學校。
為了便于廣大學生群體、社會創業團隊和眾多科技愛好者參加,承辦單位還制作了活動說明手冊,提供月表環境、建議約束條件等簡單背景知識,并在本次活動的官方網站(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站,www.clep.org.cn)上發布了活動通知和說明手冊,并動態更新有關信息。
參賽者需在活動截止日期前提交紙質版或電子版創意設計建議書(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即可)。如采用紙質版,請寄送至“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2號核建大廈10層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郵編100037)”,并于郵封表面注明“載荷創意設計征集”字樣。如采用電子版,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clep@cnsa.gov.cn郵箱,郵件標題注明“載荷創意設計征集”字樣。
另外,據劉繼忠主任透露,嫦娥-5月球采樣返回探測器也已完成方案和初樣研制,已于2015年底轉入正樣研制階段,目前進展順利。
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