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道萍
作者單位:860000 西藏 林芝,林芝地區人民醫院傳染科
?
林芝地區肺結核發病情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韓道萍
作者單位:860000 西藏 林芝,林芝地區人民醫院傳染科
【摘要】目的 探討西藏林芝地區肺結核的發病情況及其相關因素,為肺結核的防治提供參考。方法 統計林芝地區人民醫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確診肺結核住院病人例數,對肺結核相關資料進行描述性流行病學統計分析,探討肺結核的流行趨勢及影響肺結核發病的相關因素。結果2005—2010年,肺結核發病例數70~77例,2011年84例、2012年93例、2013年127例、2014年139例,提示近3年肺結核的發病呈明顯增長趨勢。肺結核的發病以男性為主,發病年齡集中在16~55歲,多為外出務工人員,部分人員合并嚴重吸煙、吸毒等不良行為。發病人群中以初治為主,但近年復治及難治性肺結核例數明顯增多。結論 近年來,林芝地區肺結核的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應繼續加強肺結核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重視治療過程的宣教;增強病人的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提高醫務人員對難治性肺結核的診治水平,積極防治耐藥病例。
【關鍵詞】肺結核;發病率;發病因素;林芝;流行病學
結核病是長期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1]。我國是結核病患病大國,活動性肺結核患病人數達2 500萬,近年來發病呈上升趨勢[2]。西藏是肺結核高發區,各地均有肺結核發病。我科是林芝地區結核病定點診療機構,通過10年的觀察發現,結核病感染人數逐年增加,耐藥率也逐年增加,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為了解林芝地區肺結核發病率升高的相關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結核病疫情發展趨勢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現將林芝地區肺結核發病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1.1 資料來源 我科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住院病例登記信息。
1.2 方法 按照《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方案、臨床觀察、登記、轉卡、統計要求,根據我科肺結核住院病人情況進行流行病學分析。
2.1 結核病發病情況 2005—2014年,共接診登記活動性結核病人862例,其中2005年70例、2006 年71例、2007年72例、2008年54例、2009年77例、2010年75例、2011年84例、2012年93例、2013年127例、2014年139例。結核病發病人數2005—2010年差別不大,2011—2014年呈逐年增高趨勢;2008年發病人數明顯減少,不排除統計誤差;近3年結核病發病率上升趨勢明顯。
2.2 結核病性別分布 2005年男44例、女26例,2006年男56例、女15例,2007年男44例、女28例,2008年男36例、女18例,2009年男48例、女29例,2010年男50例、女25例,2011年男47例、女37例,2012年男43例、女50例,2013年男78例、女49例,2014年男75例、女64例。
2.3 地區分布 林芝縣377例、米林縣73例、朗縣49例、工布江達縣81例、波密縣135例、察隅縣67例、墨脫縣80例。
2.4 年齡分布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年齡分布見表1。
2.5 肺結核病人初治、復治、難治狀況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初治、復治、難治性狀況見表2。
2.6 肺結核病人合并癥及嗜好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合并癥及嗜好情況見表3。

表1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年齡分布 (例)

表2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初治、復治、難治性狀況 (例)

表3 2005—2014年肺結核病人合并癥及嗜好情況 (例)
林芝地區肺結核全年各季度均有發病,但冬春季交替時發病人數較其他季節增多。結核病的初始癥狀與感冒癥狀極為相似,容易被忽視,從而導致密切接觸者疏于防范而被感染發病。男性發病多于女性,這可能與男性在家庭和社會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生活習慣(如飲酒、吸煙、熬夜)、生活壓力等有關。發病主要集中在16~54歲青壯年,<15歲患病人數相對較少,這可能與按時接種卡介苗、生活條件提高有關。隨著林芝地區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流動人口增加,傳染源接觸范圍增大,導致結核病的感染幾率增加,這類人群流動性大,是肺結核防控的重點人群,職業以農民工為主,凸顯了流動人口的這一特點[3]。
肺結核的地區分布明顯不同,人口較多及經濟相對較好的地區,如林芝地區就醫條件、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高,接受結核病防治知識機會較大,但同時外出務工人口數量及外來務工人口數量也相對較多,流動人口增加,導致肺結核傳播速度加快[4]。而朗縣距離山南地區較近,結核病感染病人多前往山南地區就醫,因此,在本研究中表現出發病人數較少。當然,存在病人直接在當地防疫站領取抗結核病藥物治療的情況,尚無法統計其數量。
肺結核病復發、難治病例數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1—2014年。分析其原因,病人的文化程度、治療史與耐藥的發生有一定關系[5-6]。近年來,林芝地區建立了大量的私立醫院,為爭搶病人,私自收治結核病病人,但抗結核治療不規范,常采用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藥物使用不合理,造成藥物治療劑量不足,更換或濫用二線藥物,也是導致結核病復發率上升的原因之一。結核病的管理不規范,發現病人時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使傳染源傳播擴散,是導致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部分病人因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因此不能進行正常的抗結核治療,治療依從性受到很大影響,病人不能堅持完成規定療程的治療,成為影響治愈率的主要因素。部分偏遠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病人就醫意識薄弱或經濟困難等原因,不能完成足療程的治療;有些病人病情稍有好轉,但監督力度不夠而自行停藥引起復發。本研究同時發現,住院治療的結核病病人中以結核性胸膜炎增加為主,具體原因尚需進一步探討;住院病人的治療療程逐漸延長,可能與難治性肺結核有關。
部分肺結核病人合并嚴重肺部疾病或有不良嗜好,如支氣管擴張、嚴重嗜煙,可增加肺結核的患病率。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疾病破壞肺組織結構;嗜煙容易合并慢性支氣管炎,容易致廣泛的肺葉受累,病變使肺功能受損,導致復治病例增多,耐藥率升高,抗結核治療療效差[7]。同時,吸毒等不良嗜好及合并嚴重免疫缺陷疾病,均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減弱,使結核病感染率明顯升高[8]。
難治性肺結核是結核病治療的一大難題。近年來,耐多藥肺結核、纖維空洞型肺結核、肺毀損等疾病,導致病人機體的局部血運差,藥物達不到有效抑菌濃度,影響結核病的治療效果。肝炎、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易并發肺結核[9]。部分肺結核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藥物毒性(中毒性肝炎)及藥物過敏而中斷治療。我科于2013年5月開始應用疾控中心發放的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治療肺結核,臨床觀察發現,此藥引起藥物性肝炎的例數有所增加,發生尿酸異常者較散裝藥的比例高。
本研究中,肺結核涂陽例數2005—2006年較高,2007年之后基本平衡,治愈率有所提高,可能與隨著林芝地區結核病防治規劃工作的開展,結核病病人能夠得到及時發現、治療規范化、傳染病登記規范化、出院記錄完善化,以及對基層醫務人員培訓力度的提高和對發病率的重視程度提高等有關。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林芝地區肺結核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有:①農村地區交通閉塞影響及時就醫;②流動人口增加,導致監管困難,加速了肺結核的傳播;③肺結核耐藥率增加快治愈率下降,傳染源增加,傳播加快。肺結核的發病特點:發病人群集中在16~55歲男性青壯年,職業以外出務工、農民工為主,說明今后應該將此類人群列為肺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點[10]。應繼續加強肺結核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重視治療過程的宣教;增強病人的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提高對難治性肺結核的診治水平,積極防治耐藥病例。
參考文獻:
[1] 王隴德.結核病防治[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肺結核診斷標準[J].結核病健康教育,2008,17(1):7-9.
[3] 安燕生,張立興,屠德華.流動(非北京市戶籍)人口對北京市結核病流行的影響[J].中國防癆雜志,2004,26(6):319-323.
[4] 李玲,許琳,王蕓,等.云南省肺結核患者發現及治療轉歸情況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2,26(12):1072-1074.
[5] 多麗娜,王婷婷,宋興勃,等.分子線性探針技術分析四川地區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情況[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1,31(5):822-824.
[6] 趙玉玲,楊洪毅,馬曉光,等.河南省多藥耐藥結核分枝桿菌對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135-4137.
[7] 顧玉虹,王娟,李德憲.肺結核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5):555-557.
[8] 魏成翠,劉阿玲,賈琳.沈陽地區肺結核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況調查[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5):691-692.
[9] 王海東,謝艷光,閆光錄,等.耐多藥肺結核相關因素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11,33(2):109-112.
[10] 王志堅,朱濤,陳小軍,等.丹陽市2009—2012年外來人口肺結核監測結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19):57-59.
特 別 關 注
收稿日期:(2015-08-24)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1-0020-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1.010
【中圖分類號】R5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