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馮偉 郭軼男作者單位:110031 沈陽,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
姜黃素對膿毒癥肺損傷病人血清IL-6和IL-8表達的影響
陳璐 馮偉 郭軼男
作者單位:110031 沈陽,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摘要】目的 觀察姜黃素對膿毒癥肺損傷病人血清IL-6和IL-8表達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52例膿毒癥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姜黃素膠囊,連續治療1周。比較兩組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變化。結果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達水平在治療后第7日時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達水平降低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姜黃素能夠顯著降低膿毒癥肺損傷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達。
【關鍵詞】膿毒癥;急性肺損傷;姜黃素;白介素-6;白介素-8
膿毒癥病情兇險,死亡率高。研究發現,膿毒癥相關急性肺損傷有大量的炎癥介質、炎性細胞的參與,導致肺內過度、失控的炎性反應,而這種復雜的病理變化密切相關,互相產生、互相激發或抑制,使機體處于一個惡性循環中,最終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生[1-2]。本研究旨在觀察姜黃素對膿毒癥肺損傷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表達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52例膿毒癥病人,診斷均符合《2001年國際膿毒癥定義會議關于膿毒癥診斷的新標準》[3]。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齡28~67歲,平均(36.59±5.26)歲。所有病人均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參照《2012 SSC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國際指南》,對兩組病人的血壓、血糖等進行控制,采取輔助通氣治療。對照組病人給予氫化可的松200 mg/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姜黃素膠囊(每粒膠囊約含姜黃素50 mg),1粒/次,2次/d,連續治療1周[4]。
1.3 檢測方法 清晨留取兩組病人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10 mL,然后離心取血清,保存于-80℃深凍冰箱備用。兩組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測定血清IL-6和IL-8的含量。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2.2 IL-6和IL-8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達水平在治療后第7日時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達水平降低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IL-6和IL-8水平比較(ng/L)
膿毒癥即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是重癥醫學領域的難點和熱點,死亡率高。在膿毒癥的發病過程中,肺組織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器官之一,在膿毒癥并發的多器官損傷中,急性肺損傷出現最早,發生率也最高,也是加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如何控制和治療膿毒癥相關的急性肺損傷具有重要意義。
IL-6是具有多種功能的細胞因子,能夠與諸多細胞因子相互作用,啟動一系列的信號轉導機制,構成復雜的細胞因子網絡,并在炎癥反應機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研究發現,膿毒癥病人血清IL-6水平顯著升高[7]。IL-8是一種多源性的炎性因子,具有趨化作用,能夠激活和趨化中性粒細胞,促使中性粒細胞脫顆粒,同時釋放溶酶體酶和超氧化物。另外,IL-8還可以強烈趨化嗜堿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在炎癥反應導致的組織損傷中發揮重要作用。
姜黃素是一種從姜黃、郁金等植物根以及塊莖處提取出的黃色酚類化合物,其原先是一種天然色素調味品,但經大量研究發現該物質具有降血脂的功效。研究發現,姜黃素具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而且不良反應小,毒性低。通過臨床試驗發現,姜黃素的抗炎效果與甾體藥物(吲哚美辛)和非甾體類的藥物(保泰松)相似,其抗炎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炎癥介質,如環氧合酶(COX-1、COX-2)、腫瘤壞死因子α與核轉錄因子κB等來實現的。但是,姜黃素是否能夠通過調節IL-6和IL-8來減輕膿毒癥引起的炎性損傷尚不清楚。
本研究發現,經過治療后兩組病人的血清IL-6和IL-8的含量均顯著降低,觀察組病人的含量更低。這說明隨著病情的好轉,IL-6和IL-8水平均下降,從側面證明姜黃素通過調節IL-6和IL-8來減輕膿毒癥引起的炎性損傷。這也為臨床應用姜黃素治療膿毒癥肺損傷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Fuller BM, Mohrn M, Dettmer M, et al. Mechanial ventilation and acute lung injur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n observation study[J]. Acad Emerg Med, 2013, 20(7): 659-669.
[2] 白靜慧,朱相宇,丁環.白楊素對大鼠膿毒癥相關急性肺損傷的作用和可能機制[J].解剖科學進展,2015,21(2):117-120.
[3] 姚詠明,盛志勇,林洪遠,等.2001年國際膿毒癥定義會議關于膿毒癥診斷的新標準[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6,18(11):645-645.
[4] 張立華,張鐵麟,杜金,等.姜黃素對膿毒癥肺損傷患者血清NT-pro-BNP、IL-6、IL-10及肺功能影響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7):89-91.
[5] Riker RR, Shehabi Y, Bokesch PM, et al. Dexmedetomidine vs midazolam for sedation of critically in patients: A Randomized Trial[J]. J AMA, 2009, 301(5): 489-499.
[6] Smeenk JT, Wijdenes J, Aarden I. A Prostaglandin-E2is a potentin-hibitor of human interleuk in 12 production[J]. Exp Med, 2005, 181(2): 775.
[7] 唐晉,陳雪梅,彭超華,等.血必凈注射液聯合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膿毒癥的效果及對血清IL-6、TNF-α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7):3283-3285.
歡迎廣大讀者、作者來信交流!!!
臨床經驗薈萃
(收稿日期:2015-12-15)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3-0048-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3.024
【中圖分類號】R59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