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群 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
圖像配準中的特征分類和評價
趙夫群 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文章摘要】
圖像配準一直是圖像處理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針對基于特征的圖像配準,本文首先對常見的點特征、線段特征、曲線與輪廓特征、封閉區域特征、矩不變特征和混合特征等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應用實例;然后提出了特征的幾個評價標準,即重復率、顯著性、數量性、準確性和高效性。圖像配準技術日趨成熟,今后其理論發展會更加完善,應用前景更加廣闊。
【關鍵詞】
圖像配準;角點;輪廓特征;重復率
圖像配準就是將同一場景(或物體)在不同時刻或視角下,經由相同或者不同成像設備得到的,位于不同坐標系下的圖像變換到同一坐標系的過程。目前,基于特征的圖像配準的應用范圍較廣,研究較多。該配準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特征選擇與提取、特征匹配、幾何變換模型的選取與參變量的估計、圖像重新采樣與變換等。這些共同特征主要包括點特征、線段特征、曲線與輪廓特征、封閉區域特征、矩不變特征和混合特征等。與其它方法相比,基于特征的圖像配準方法具有計算復雜度低、魯棒性強、能夠適用于部分存在復雜幾何變形圖像之間的配準等優點。
由于圖像中的特征豐富多樣,因此產生了多種基于不同特征的配準方法,其中經常使用的特征有:點、線、邊緣、輪廓、閉合區域、矩不變量、重心等。下面我們對這些特征做一些簡要的介紹。
1.1點特征
點特征是圖像的一種重要的局部特征之一,其主要采用的是圖像中的邊緣點、直線的交點、角點、高曲率的點以及極值點等。比較經典的特征點提取算法主要有Harris 角點檢測算法、SUSAN 算法和DoG 算法等。
在基于點特征的圖像配準方法中,Zhang,H.等將ICP策略引入到圖像配準算法中,通過優化兩對特征點集間的距離函數,最終實現特征點集間的匹配。王青松等提出了一種改進的Harris特征點提取算法,并將其應用于紋理頻繁影響區的特征提取。劉冬秋等提出了一種改進的ICP算法,并將其應用到雕像數據的精確配準中。
1.2線段特征
直線段也是圖像中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文獻[3-4]中,作者成功地利用圖像中提取直線段,實現了圖像間的配準。
1.3曲線與輪廓特征
很多時候,場景圖像中都包含有豐富的曲線和輪廓信息,曲線和輪廓相對于其它特征來說對噪聲和光線變化的魯棒性都較高,從匹配曲線和輪廓中計算幾何變換參變量的值也比較容易,因此基于曲線和輪廓的圖像配準方法在圖像配準領域內被廣泛使用。
近年來,隨著圖像分割、特征檢測等技術的發展,曲線和輪廓檢測技術已逐漸成熟。目前曲線和輪廓的檢測算法包括:Canny邊緣提取算子、拉普拉斯一高斯算子(LoG)、基于一階或二階差分的曲線檢測算法、區域增長、圖像分割方法。Govindu等采用輪廓上點的切線斜率來表示物體輪廓,通過比較輪廓邊緣的分布確定變換參數。Li,H.andManjunath等通過物體的輪廓實現了圖像的配準。郭寶云等在常用的多特征提取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附加約束條件的零件輪廓線的多特征提取方法。
1.4封閉區域特征
Goshtasby等人最早應用分割區域方法來配準圖像,他們實現配準的控制點是封閉區域的重心。何芳芳等[提出了一種基于圖像區域特征的模糊熵差景像匹配新算法。李建更等提出了一種通過提取參考區域光照陰影及其輪廓幾何特征的方法,解決了探測器在行星表面精確著陸的問題。
1.5矩不變量特征
矩不變量是從這些區域中計算出的具有對平移、旋轉和縮放不變性的描述子。根據不同階的矩,可以組合出具有不同不變性的各種矩不變量。胡大可等提出了基于矩不變量的二位圖像序列動態特征抽取方法,實現了用計算機自動識別人體關節點的目標。黃義仿等提出了一種基于小波分析和矩不變量的量化特征提取新方法,解決了旋轉機械智能診斷中缺少量化特征值的問題。
1.6混合特征
通常,在很多圖像中往往是同時包含有多種可以利用的特征,利用幾種特征的組合,可以有效彌補單一特征的缺點并充分利用它們的長處。結合相似度量函數,圖像的灰度信息可以準確無誤地驗證曲線匹配的正確性,從而提高基于特征的圖像匹配的魯棒性和穩定性。Johnson等提出利用特征點和灰度值信息結合進行圖像配準的方法。Mista等提出利用特征點和曲線結合的方法來實現圖像配準。
基于特征的圖像配準的關鍵在于特征的選取,選取特征的好壞也直接決定著圖像配準的成敗。通過對眾多特征檢測算法的總結發現,一種好的特征應該具備以下性質:
(1)重復率:重復率是指在不同條件下拍攝的同一目標或者場景的多幅圖像中,能夠同時被檢測到的特征占全部檢測出特征的比率。重復率越高,圖像配準的魯棒性和穩定性越高,反之魯棒性和穩定性就越差。
(2)顯著性:也叫獨特性,是指所選擇的配準特征在基準圖像和浮動準圖像中應該都是顯著的對象,易于檢測,并且有穩定可靠的提取算法。
(3)數量性:特征點的數量應該是豐富的,這樣有利于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對所需的特征點數量進行調整,而且特征點的分布應該能夠反映圖像的內容,從而能夠從它們的對應關系中有效地估算出所選幾何變換模型的參數。
(4)準確性:檢測到的特征點應該在位置、尺度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不同圖像對應特征點之間的位置偏差不能太大,這直接關系到利用這些特征計算出的幾何變換模型參變量的值的正確性及圖像配準所能達到的精度。
(5)高效性:一幅圖像的特征數目可能很多,所以更加需要一個高效的描述符,即描述符特征向量的維數應盡可能低,而描述符要有顯著的可區分性,特征點檢測的時間不能太長,遙盡量滿足實時性的要求。
針對基于特征的圖像配準方法,本文主要綜述了點特征、線段特征、曲線與輪廓特征、封閉區域特征、矩不變特征以及混合特征等幾種主要特征,對于一些其他的特征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而且,隨著某些具體應用對各種性能指標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圖像配準技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如何提高圖像配準的精度,如何改善圖像配準算法的運算效率、穩定性、魯棒性和可靠性等。有些問題雖然已經有了較多的解決方案,但仍需進一步的發展完善。
【作者簡介】
趙夫群,女,漢族,生于1982.8,籍貫山東臨沂,咸陽師范學院講師,西北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三維模型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