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伏(長沙)
?
很日常的玲子
◆劉鴻伏(長沙)

畫家周玲子
周玲子,湖南省畫院專職畫家、學術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湖南省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女畫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常委。
很多年前見到玲子,她正和她的先生李鶴松在戀愛,她質樸得就像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身上散發著安靜、平和、恬淡的氣息,眼神清澈如同一個孩子。鶴松告訴我,玲子是畫畫的。我當時有些驚訝:這個畫畫的玲子這么樸素,不染一絲紅塵,跟別的文藝范的年輕人完全不一樣嘛。
很多年過去,玲子還是那個玲子,依然質樸而且恬靜,眼神清澈沒有塵埃。可如今的玲子已經在畫界有了不小的知名度,是省畫院的專職畫家且兼著省青年美協主席、省美協主席團委員等職務。她的畫受人喜愛,一畫難求了。然而,玲子和鶴松似乎永遠停留在很多年前的時空里,畫家玲子依然很日常。鶴松經常駕著車,在后備箱裝了帳篷,兩個人隨走隨停,散漫且快樂地到處看些風景,吃點不同口味的土菜,感受些不同于鬧市的清新與驚喜。前幾年駕車去了西藏,玲子寫了些隨感,那些文字幽遠、細密、精致,純凈到透明,對,就是這種感覺。玲子和鶴松對于生活與生存有著相同的體悟和認識,他們很接近生活的本質及生存的真諦: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能發現美和快樂,并充分享受這種快樂。
我經常笑他們“小資”,能將日常的點滴變成好心情。到溪里抓魚,在菜園摘菜,爬山,挖土,駕船,旅行,讀書,畫畫,吃茶,做飯,會朋友……兩人總是形影不離,有滋有味,仿佛他們前世就是伴侶,恩愛而且浪漫。不過,玲子和鶴松的“小資”更接近自然,更具親和力。這一點,我特別羨慕他們。
不久前,鶴松在安化老家修了一座新房子,在二樓為玲子造了一間大畫室。那畫室四周裝著玻璃,明亮、舒適。畫室外有一個闊大的木頭圍廊。無論在畫室和圍廊,玲子都能看到遠處起伏的青山和縹緲的云霧,看到忙碌的農人和碧綠的田壟,看到飛鳥與流霞。那種鄉間恬靜、平和的景致,正好契合了主人的內心。鶴松是這世間最能讀懂玲子的人了。其實,玲子在城里還有畫室的,她很安靜地在畫室里畫她的畫,畫累了,就回到很日常的玲子。日常的玲子,洗菜,做飯,孝敬公婆,深愛自己的先生和孩子,穿著樸素的衣裳,有時讀書,有時弄幾個瓷缽種點花花草草。玲子只有在她的畫室時才會是一個“畫家的玲子”。她能讀懂許多人讀不懂的自然界的一些東西、歷史深處的一些奧秘和世間許多被忽視的事物,她能讀出它們的本質,并且用一些閑散的線條和朦朧的色彩不經意地表述它們。許多時候,那些畫作接近完美。
我和鶴松、玲子經常在安化老家游走過一些不起眼的小村、小鎮,他們的快樂和一些妙不可言的好山水,帶給我紅塵以外的感動與愉悅。我和玲子、鶴松有過一個約定,要駕一條木船,溯資江而上,在透明的水上和透明的天空下來一次漫游,我寫詩,玲子畫畫,鶴松喝酒。
資江是我們三個人的母親河,玲子出生在上游的邵陽,我和鶴松出生在下游安化的同一個小鎮。居山者樂,臨水者智,自然的啟示如神啟,也許親近自然,熱愛生活,才能抵達藝術不朽的內核!
很日常的玲子,也是很自然的玲子啊!

記憶之家園 國畫 周玲子

記憶之蝶 國畫 周玲子

記憶之生長 國畫 周玲子

記憶之回眸 國畫 周玲子記憶之幽谷 國畫 周玲子

局部圖記憶之水國畫 周玲子

臨風之一 國畫 周玲子

記憶之流水 國畫 周玲子

夢境之午后 國畫 周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