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要:交互藝術中區域文化的視覺表達是跨學科的文化藝術研究,包容了人文、信息技術、藝術設計等元素。本文從交互藝術的概念和設計入手,討論了區域文化在交互藝術中的應用和區域文化的視覺延伸。
關鍵詞:區域文化;交互藝術;視覺延伸
前言
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點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以山川水土等資源作為調節,展現了我國豐富的地域文化內容。作為文化中堅實的一部分,區域文化廣泛應用于藝術品的包裝設計封。交互藝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態,用計算機、電子傳感裝置等設備承載藝術行為和思想,以互動的形式展現出交互藝術所要達到的不同效果的美甚至是對于人性的理解和思考。藝術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上層建筑,不可避免地會融入一些地方性的文化元素,這些區域文化通常能夠賦予交互藝術以獨特的吸引力,讓數字化的交互藝術融入人情味道,讓藝術作品的視覺效果富有高度區別性的地方特色且更具親和力的藝術表現力。
一、交互藝術
(一)概念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技術正在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準確而高效的便捷服務,交互藝術是一種新興的藝術類別,不同于傳統的藝術家創作觀眾欣賞的么模式,交互藝術通常會讓觀眾參與進藝術作品的創作之中,通過讓觀眾和裝置、自己互動達到藝術創作所預期的一個整體效果。交互藝術的靈感來自于行為藝術,技術支持則是現代科技——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傳輸設備、顯示設備等等,交互藝術按照設計的思維和理念靈活選擇應用裝置,讓交互藝術更具吸引力和現代感,同時交互藝術的互動性往往可以吸引年齡層次更廣泛的人群關注到藝術的形式,進而了解交互藝術索要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思想。
(二)交互藝術作品的創作理念
交互藝術的創作出發點往往是多方面的,但表達一定情感和傳承一定文化的目的往往是藝術家均想要通過交互藝術作品而傳遞給觀眾的信息。創作理念往往是創作藝術作品的出發點以及貫穿始終的重心思想,往往能夠代表一位藝術家或者一個藝術創作團隊的終身追求。以作品《風》為例,觀眾所看到的的是不同的金屬制品,但藝術家所想要表達的是這些藝術制品所帶來的聲音美的體驗,該團隊的創作理念是對于美好聲音的追求和表達,而風這一種聲音用金屬的介質往往能夠更清晰的表達出來,同時該團隊運用多種代指聲音的美好圖案作為金屬器材所運用的元素,讓整個觀眾單看作品未聞其聲就能一定程度上理解作品的創作方向。
二、區域文化
(一)區域文化分析
不同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經過歷時長河的千年滋養,逐漸形成了具有明顯異質性的文化形態,這種異質性往往帶有明顯的地理位置痕跡的差異化文化就是區域文化。不同區域文化所展現出來的內容往往是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沒有固定的概念外延,我國主要的較大區域文化外延有江淮文化、徽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河洛文化、嶺南文化、滿洲文化等等,由此可見區域文化往往有著明顯的傳統文化傾向性,以楚文化為例,楚文化的分布包括湖北、湖南、安徽以及降息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而安徽和湖南湖北則是楚文化的重心區域,該區域從上古時期就有了三苗文化的區域文化基礎,隨著歷史上數次民族大遷徙及帝都的難移,令其形成特有的中原文化和蠻夷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特征,且文化風格偏向浪漫神奇。
(二)區域文化的特點及藝術應用
區域文化從共性上來看,有著三個共通的特點,首先是同源性,所有的文化都有著共通的源源:中原文化,不同的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其次是原創性,正是文化的原創性才有了區域文化百花齊放的差異性特征;最后是包容性;包容性讓中原文化和當地文化能夠融合在一起,同時吸取文化的變遷特征,逐漸形成現代人們所熟悉的不同的文化形態。區域文化廣泛應用于藝術當中,以繪畫為例,我國有大量畫家繪制了以區域文化特點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展現了我國獨特的地域人文風貌;歌曲往往也是廣為流傳的藝術形式之一,湖北的龍船調是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民間歌曲,經過宋祖英、彭麗媛等民歌藝術大師們的演繹,龍船調走出湖北,在神洲大陸上廣為流傳。
(三)區域文化的應用意義
文化的存在離不開地方文化的傳承,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交通運輸的日趨便捷,區域文化的異質性正在逐漸消失,首當其沖是地方民俗文化,例如剪紙、畫門神、畫年畫等,由于社會文化的日趨西化以及印刷制品技藝的發展,年輕人大多對自身所處區域的民俗文化了解不深,更遑論傳承和發展,許多民間傳統藝術家往往無法找到藝術的繼承人。發展區域文化正是為了保存文化的多樣性,運用多種藝術形式和技術手段,吸取和保留區域文化中的精華部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獨特的地域文化,用不同的形式保存歷史的印記。以陜西“老腔”藝術為例,在陜南地區,掌握老腔藝術技巧的大多為中老年人,年輕人忙于生計,傳承的困難很大,歌手譚維維在自己創作的歌曲中運用到了“老腔”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區域文化的美及傳承困境。
三、區域文化在交互藝術中的視覺延伸
(一)區域文化元素
在交互藝術的視覺設計當中,主要應用的區域文化的元素有兩大類,首先是文化符號,包括剪紙、皮影、建筑、服飾、傳統紋樣、雕塑、圖騰等等具有地域文化特點的文化符號,例如皮影是中國傳統的地方性的藝術形式,如山東、湖南等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皮影戲,皮影作為一種瀕臨失傳的傳統藝術形式,很多藝術工作者都將目光聚焦此上,作品《中國皮影戲》用flash網絡交互的形式展現皮影特色,傳承中華文化。其次是民俗元素的應用,民俗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切面,有著歷史、地域、文化的諸多承載,通過交互藝術形式,將民俗用一種交互的形式呈現出來,讓觀眾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操作看到民俗文化的發展變遷及及特定情況下的民俗形態,從而體會到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區域文化情懷endprint
民族文化往往承載著厚重的民族情懷,不同的區域文化情懷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對龍舟文化的視覺演繹就是在寄托一種中南地區的民俗鄉愁和對為國投江的屈原的追思;敦煌壁畫的在線交互演繹則是以藝術的形式來保護傳承另一種藝術,有著對佛教文化和中華傳統藝術的敬重之情;而多數情況下,區域文化的情懷都是積極而歡快的,以至于呈現在交互藝術作品當中后,給觀眾的視覺體驗也是積極而歡快的,例如交互作品《稻田》中展現的是投射出來的大片蓮葉,隨著觀眾的步伐,錦鯉也時來嬉戲,不免讓人想起樂府中的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富有江南地區的文化趣味。生活中最為常用的交互藝術史手機交互藝術,各類商業手機應用在推出地方特色產品時往往會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交互藝術視覺設計,吸引同地區人的情感共鳴及未踏足該區域受眾的好奇情緒。
(三)發展
交互藝術應用區域文化后,其視覺延伸的發展方向是多樣化的,從交互藝術本身的角度來看,區域文化能夠為交互藝術提供更為縱深和寬廣的藝術視覺范圍,為交互藝術提供更多具有生命力和表現力的元素及靈感;從交互藝術所帶來的影響來看,區域文化應用于交互藝術后,能夠為觀眾的視覺帶來更加富有沖擊力的體驗,讓藝術作品和觀眾產生情感的共鳴,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交互藝術的獨特實現方式也讓一千個受眾心中有著數千個區域文化的視覺留存。不可否認,區域文化對于交互藝術的視覺延伸有著巨大的作用,對于藝術作品的傳播和影響力的擴展也有著推動和引導的作用,但同時筆者認為交互藝術的視覺延伸和區域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兩個范疇,交互藝術的視覺延伸能夠為區域文化帶來更多的影響力,并能夠一定程度上吸引藝術家以同種或他種的藝術形式對區域文化進行傳播和保護,引導觀眾關注區域文化,為區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藝術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四、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廣博而厚重的傳統文化是由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有機組合而形成的。交互藝術基于電子信息技術和傳感技術、投影技術等技術來表達,是充滿現代感的藝術形式,交互藝術在發展初期注重未來感,但隨著中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崛起,更多的藝術家將創作的目光投在了傳統文化的領域,而區域文化則是挖掘靈感與創意的沃土。筆者認為,區域文化在交互藝術中的視覺延伸關鍵是對文化的傳承以及對文化承載情感的表達,為本文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分析交互藝術的獨特視覺延伸,分析交互藝術更深層次的意義和作用,以期為后來的交互藝術作品提供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張偉,陳扣洋.高職藝術設計與區域內民間美術“汲取與反哺”交互作用研究——以鹽城及周邊地區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3,(09)
[2]耿涵.觀看延伸——藝術的視覺化實踐略論[J].創意設計源,2015,(03)
[3]周玉基,景懷宇,張宇彤.視覺傳達設計在交互式展示設計中的定位思考[J].藝術評論,2011,(11)
[4]陸小彪.中國傳統藝術理念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延伸[J].銅陵學院學報,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