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紅
【摘要】 目的 分析絕經后婦女宮腔積膿的治療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41例絕經老年婦女宮腔積膿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其病情特點與治療方法。結果 41例患者中接受手術治療者13例, 接受保守治療者28例, 經過相應的治療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9.3±1.6) d。隨訪3個月后, 未見異常或復發患者。結論 絕經后老年婦女宮腔積膿的臨床癥狀并不典型, 超聲檢查對此疾病的診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以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預后。
【關鍵詞】 宮腔積膿;絕經;子宮穿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40
絕經婦女患宮腔積膿后, 其臨床癥狀并不明顯, 且隨著年齡增長, 合并糖尿及高血壓的幾率也逐漸提高, 使宮腔積膿的臨床表現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 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極易發生誤診[1]。本文對本院收治的41例老年婦女宮腔積膿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以探討絕經后婦女宮腔積膿的有效診治方法,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老年宮腔積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54~82歲, 平均年齡(66.2±6.2)歲, 絕經時間7~32年。所有患者均為自然閉經, 合并糖尿病15例, 合并高血壓11例, 合并生殖系統炎癥17例、合并子宮內膜癌6例, 合并子宮穿孔5例, 另外帶有宮內節育環15例。
1. 2 臨床癥狀 41例患者中存在外陰瘙癢以及膿性分泌物增多者19例, 其中3例出現排尿困難;伴有急性腹痛以及發熱者14例;自覺下腹隱痛以及墜脹感者14例。盆腔檢查發現, 陰道黏膜充血者23例;子宮萎縮者12例, 子宮正常者12例, 子宮增大者17例;宮頸口流出膿性分泌物者16例。B超檢查顯示, 宮腔積液量達1~5 mm者7例, 6~10 mm者21例, >10 mm者13例。
1. 3 治療方法[2] 根據超聲結果提示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子宮內膜增厚與宮腔占位情況, 接受分段診刮操作者13例, 其中3例經病理細胞學檢查證實為子宮內膜癌, 在實行全身廣譜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 再行相應的手術治療; 10例經過病理檢驗診斷為子宮內膜炎或宮腔積膿, 采用手術治療, 其中4例由宮腔積膿造成的子宮穿孔, 實行“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治療, 為確診盆腔包塊性質, 對另外2例實施剖腹探查術。對于體內存在節育器者實施取環操作。保守治療28例患者采用低負壓吸引法, 吸出200~800 ml不等的惡性濃稠液體后, 在宮腔內注入適量的甲硝唑溶液, 反復沖洗宮腔。然后, 將三通導尿管放置宮腔內進行引流操作, 并對引流液實施病理細胞學檢查與細菌培養+藥敏實驗。引流操作結束后, 靜脈注射適量的敏感抗生素藥物, 同時每日還要應用16萬U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沖洗宮腔。
1. 4 療效判定標準 ①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內;②行手術治療者, 術后傷口愈合良好;③保守治療者的臨床表現完全消失, 且經相關婦科檢查可判定盆腔與子宮體無壓痛;④血常規與盆腔B超檢查顯示結果正常。
2 結果
41例患者中接受手術治療者13例, 接受保守治療者28例, 經過相應的治療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9.3±1.6) d。隨訪3個月后, 未見異常或復發患者。
3 討論
婦女絕經后, 雌孕激素及卵巢功能逐漸衰弱, 陰道壁也會發生萎縮, 黏膜逐漸變薄, 同時上皮內糖原逐漸減少, 從而使得陰道pH值保持在5.0~7.0, 嗜酸性乳桿菌難以發揮有效地保護作用, 局部抵抗力逐漸衰弱, 從而造成致病菌大規模地繁殖或入侵, 最終引發炎癥[3]。隨著絕經婦女雌激素水平的逐漸降低, 使得宮腔發生萎縮, 進而造成致病菌發生逆行, 出現感染現象, 造成宮頸管閉鎖或粘連, 引發宮腔積膿;除此以外, 由于絕經后的女性發生惡性腫瘤的幾率較高, 極易引發局部病灶感染, 一旦壞死組織將宮腔管阻塞, 就易引發宮腔積膿;且婦女在絕經后宮頸管會逐漸變窄,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子宮的收縮能力, 進而造成宮腔脫落物與分泌物無法順暢地排出, 從而引發宮腔積膿[3]。
在臨床診斷方面, 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 再結合B超檢查與宮腔探查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明確診斷。在宮腔積液的診斷方面, 超聲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而且B超檢查具有敏感性高以及經濟、便捷等優勢。在治療方面, 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保守或手術治療。手術指征主要包括:①宮頸引流不夠充分, 存在殘留及復發可能;②子宮>孕8周;③身體狀況能夠耐受手術。而對于保守治療應注意:①將引流液送至細菌培養+藥敏試驗, 同時還要進行病理細胞學檢查;②引流操作時要盡量保證引流的充分性, 確保引流管留置時間的充足性;③根據超聲結果提示患者是否存在子宮內膜增厚與宮腔占位情況, 而考慮是否對患者進行刮診操作;④術前全身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術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子宮穿孔[4]。醫務人員要積極地對婦女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工作, 使其能夠充分了解相關知識, 做好日常保健;女性要定期進行體檢, 以盡早地發現與治療相關疾病;對于發現患有陰道炎及婦科腫瘤等婦科疾病的女性, 要積極地進行治療;對糖尿病與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進行積極、有效的對癥治療[5]。
總之, 絕經后婦女極易發生宮腔積膿疾病, 做好女性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工作, 引導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積極地治療全身性疾病及其他婦科疾病, 可有效預防宮腔積膿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賈捷秀. 絕經后宮腔積膿的臨床診治分析.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4, 22(5):338-339.
[2] 石磊. 74例子宮積膿患者的治療體會.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11):81-82.
[3] 李秀湘. 老年期婦女子宮積膿23例分析. 臨床醫學, 2014, 34(6): 99-101.
[4] 聶曉晶, 鄒家生. 絕經后婦女宮腔積膿的臨床分析及預防對策.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8):3004-3005.
[5] 關玉靜. 絕經后老年婦女宮腔積膿診治體會.山西醫藥雜志, 2014, 43(3):304-305.
[收稿日期: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