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朱孝華
【摘要】 目的 分析情志護理改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 按照完全抽樣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情志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于對照組, 舒張壓、收縮壓較對照組低,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采取情志護理, 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效果顯著。
【關鍵詞】 情志護理;老年高血壓病;不良情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86
由于高血壓病病程長, 多數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 使患者血壓控制不佳。在中醫看來, 高血壓病與患者情志失調密切相關。中醫情志護理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原則[1], 針對患者情志變化采取的針對性預防措施。現作者以60例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情志護理,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于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本院就診, 與世界衛生組織[2]中高血壓診斷標準相符;未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者;精神正常, 無認知障礙、老年癡呆者;其中男76例, 女44例;年齡55~86歲, 平均年齡(66.5±11.3)歲;病程3~20年, 平均病程(11.3±2.7)年;按照完全抽樣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 患者入院就診時, 需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及時采取健康宣教, 基本講解高血壓病相關知識, 叮囑患者遵醫囑合理用藥, 不要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根據患者飲食情況, 注意低脂、低鹽、清淡飲食, 加強血壓監測力度, 適宜運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情志護理, 具體包括:①情志疏導。護理人員需耐心聽取患者主訴, 指導患者靜臥、靜坐, 除去思想雜念, 保持清凈。同時掌握患者病情及不良情緒出現原因, 通過言語開導, 使患者能夠正確認知高血壓病相關知識, 掌握血壓控制方法, 安慰、鼓勵、支持、關心、尊重患者, 幫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 克服不良情緒。②情志相勝法。根據五行相克法, 即喜勝憂(悲), 憂(悲)勝怒, 怒勝思, 思勝恐, 恐勝喜, 利用多種情緒調節、控制、克服患者多種情緒, 使患者可保持輕松、樂觀、平靜的思想情緒, 以此穩定血壓。③移情易性法。護理人員需鼓勵患者多參加社區活動, 轉移患者注意力, 幫助患者消除焦慮、抑郁情緒。同時通過音樂療法, 根據患者疾病類型采取適宜音樂, 如肝陽上亢者選擇微調音樂, 肝腎陰虛者采取語調水性音樂, 通過輕柔、舒緩、緩慢的音樂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3] 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估時, 采取SAS和SDS, 每個量表總分為100分, 當量表分數≥52分時, 則存在焦慮、抑郁情緒。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變化對比 觀察組護理前SAS評分為(68.9±11.5)分, SDS評分為(69.0±12.4)分, 護理后SAS評分為(20.0±8.4)分, SDS評分為(21.8±9.4)分;對照組護理前SAS評分為(69.0±12.1)分, SDS評分為(68.7±13.5)分, 護理后SAS評分為(48.9±12.0)分, SDS評分為(46.9±13.5)分;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及組間護理后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控制情況對比 觀察組護理前舒張壓為(148±12)mm Hg(1 mm Hg=0.133 kPa), 收縮壓為(101±9)mm Hg, 護理后舒張壓為(116±11)mm Hg, 收縮壓為(75±9)mm Hg;對照組護理前舒張壓為(147±10)mm Hg, 收縮壓為(102±10)mm Hg, 護理后舒張壓為(126±10)mm Hg, 收縮壓為(91±8)mm Hg;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及組間護理后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高血壓病是臨床常見慢性終身性疾病, 發病率高, 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4]。近年來, 隨著高血壓臨床研究日漸深入, 發現高血壓病屬于身心性疾病, 患者情志因素與該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高血壓病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 且性格內向, 情緒容易波動, 與周圍人際關系敏感, 伴偏執行為, 而患者長期不良情緒則會增加患者血壓。同時, 若患者交感神經長期興奮, 則會導致腎小球動脈強烈收縮, 致高血壓病形成。尤其對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來說, 患者更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 其血壓控制不佳。因此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需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 使患者掌握基本知識, 通過情志護理干預, 以此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提高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在此次研究中, 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舒張壓、收縮壓較對照組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看出, 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采取情志護理干預, 重視患者情緒變化, 通過幫助患者舒緩情志、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以此提高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在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采取情志護理干預時, 需掌握患者情緒變化、內心動態, 分析患者不良情緒出現的原因, 以此通過情志護理干預, 使患者負面情緒能得以有效疏解。而護理人員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能夠熟練運用各種護理服務技巧, 觀察并掌握患者內心動態, 采取必要情志護理, 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 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采取情志護理, 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血壓控制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陳雪華, 鄭良姬, 陳鳳.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醫情志護理干預療效觀察.福建中醫藥, 2010, 41(5):60-61.
[2] 徐旭, 馬紅梅, 張爽.中醫情志護理在社區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健康促進的干預及應用.中國中醫急癥, 2013, 22(8):1452-1453.
[3] 樊曉林.中醫情志護理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5):641-642.
[4] 李瓊華.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45例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20):112.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