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飛,溫莉娜,林永紅,闕祖尚,吳麗萍,柴榮耀(.云和縣林業局,浙江云和 33600; .云和縣元和街道,浙江云和 33600; 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00)
?
7種藥劑防治梨輪紋病、黑星病和黑斑病的效果
葉長飛1,2,溫莉娜1,林永紅2,闕祖尚1,吳麗萍1,柴榮耀3*
(1.云和縣林業局,浙江云和 323600; 2.云和縣元和街道,浙江云和 323600; 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摘 要:用40%福星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50%翠貝干懸浮劑、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種藥劑進行防治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前5種藥劑對梨輪紋病的果防效為89.3%~95.5%;對梨黑星病的葉防效為93.2%~98.4%,果防效為89.2%~96.1%;對梨黑斑病的葉防效為89.8%~96.5%,果防效為92.9%~95.1%,均優于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尤以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0%福星水分散粒劑為佳。
關鍵詞:藥劑;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防治效果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233
云和雪梨是浙江省地方傳統名果,已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雪梨果實脆嫩、果大皮薄、汁液豐富、香甜可口,為盛夏季節解渴佳品。雪梨栽培早已列入云和縣農業的主導產業。隨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等病害普遍發生,危害嚴重,梨樹病害成為制約雪梨產量及品質的重要障礙之一,每年造成雪梨減產約20%,嚴重時病果率超過80%。目前,生產中果農大都用常規殺菌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防治梨樹病害,這些殺菌劑的長期使用易引起病害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下降。為此針對云和雪梨主要常發病害,引進7種藥劑進行了藥劑防治試驗,以期篩選出較好防治藥劑,為生產上科學合理用藥提供依據。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試驗材料
試驗在云和縣元和街道蘇坑村進行。試驗梨園栽培品種為細花雪梨,8年生,近幾年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等病害均有發生。
供試藥劑為40%福星乳油(有效成分40%氟硅唑),美國杜邦公司生產; 10%世高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0%苯醚甲環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 25%阿米西達懸浮劑(有效成分25%嘧菌酯),英國先正達有限公司生產; 50%翠貝干懸浮劑(有效成分50%醚菌酯),德國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有效成分325 g·L-1苯甲·嘧菌酯),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生產;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省鎮江農藥廠生產。施藥藥械為3WD-16型手動背負式自動調速智能型電動噴霧器,噴孔直徑0.7 mm,工作壓力0.2~0.4 MPa。
1.2處理設計
試驗設8個處理:40%福星乳油6 000倍液,10%福星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50%翠貝干懸浮劑3 000倍液,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清水對照(CK)。每小區2株樹,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4月20日開始噴藥,每隔20 d噴1次,共噴藥4次。施藥量以果實稍有液滴流出為度。
1.3防效調查
果實采收前調查發病情況,從每株樹樹冠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隨機調查2~4條新梢上的果實,分別記錄總果數和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病果數,同時從5個方位調查2~4個枝條上的葉片,分別記錄總葉數和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病葉數,分別計算病果率和病葉率,并按下式計算果(葉)防效。
防治效果/% = 100[對照區病果(葉)率-處理病果(葉)率]/對照區病果(葉)率。
2.1對梨輪紋病的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7種藥劑處理的梨輪紋病病果率明顯低于對照。其中10%福星水分散粒劑、40%福星乳油、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50%翠貝干懸浮劑對梨輪紋病的防效均在95%左右,25%阿米西達懸浮劑的防效為89.3%,均優于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的72.0%,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64.9%。

表1 40%福星乳油等7種藥劑對梨樹病害的防治效果
2.2對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7種藥劑處理的梨黑星病的病葉率和病果率明顯低于對照。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0%福星水分散粒劑的葉防效分別為98.4%和98.2%,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40%福星乳油的葉防效分別為95.7%,95.3%和93.2%,均優于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的65.4%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70.5%;對梨黑星病的果防效,以10%福星水分散粒劑、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為最佳,分別為96.1%和96.0%,其他依次為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40%福星乳油,優于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2.3對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7種藥劑處理的梨黑斑病葉率和病果率也明顯低于對照。其中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40%福星乳油、10%福星水分散粒劑的葉防效在96%以上,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的葉防效分別為94.2%,89.8%;對梨黑斑病的果防效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0%福星水分散粒劑分別為95.1%和94.5%,其他依次為40%福星乳油、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也在92%以上。
試驗結果表明,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0%福星水分散粒劑、40%福星乳油、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對梨輪紋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均明顯優于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根據對3種病害的綜合防效,以325 g·L-1阿米妙收懸浮劑、10%福星水分散粒劑為最佳,葉防效和果防效均在95%以上,其他依次為40%福星乳油、50%翠貝干懸浮劑、25%阿米西達懸浮劑;常規藥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防效大多在60%~70%,其防效在生產上不太理想,這可能與藥劑長期施用導致病菌產生抗藥性有關。以上引進的幾種藥劑可作為梨輪紋病、黑星病、黑斑病的生產防治藥劑。為減緩病原菌的抗藥性產生,建議輪換用藥。
參考文獻:
[1]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果樹植保組.杭州地區梨輪紋病的發生規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浙江農業科學,1978 (2):40-45.
[2]邱華根,胡立紅,闕祖尚,等.云和雪梨常見病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06 (7):30-32.
[3]周先章,周利秋.優質無公害蜜梨生產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04 (6):350-351.
[4]梁瑞鄭,宋雅琴,全金成.25%苯醚甲環唑乳油防治梨果實輪紋病藥效試驗[J].南方園藝,2011,22 (2):13-14.
[5]王素俠,陳艷皊,陳昭存.幾種殺菌劑防治梨樹病害試驗初報[J].落葉果樹,2002 (2):13-14.
(責任編輯:張才德)
通信作者:柴榮耀,E-mail:rychai@sina.com。
作者簡介:葉長飛(1965—),男,浙江云和人,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404289829@qq.com。
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特派員項目(2013-2015)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S47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0528-9017(2016)02-0248-02
文獻著錄格式:葉長飛,溫莉娜,林永紅,等.7種藥劑防治梨輪紋病、黑星病和黑斑病的效果[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 (2):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