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軍紅 湛江市霞山區設計室 廣東湛江 524005
?
探討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文/凌軍紅 湛江市霞山區設計室 廣東湛江 524005
【摘要】隨著構建和諧社會腳步的不斷加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并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在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方面,人們更加注重尊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本文主要從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概述、總體設計、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方面,對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的相關問題做了探討。并以某市龍湖水晶酈城小區的園林綠化為例,對該問題作了進一步論述。
【關鍵詞】人與自然和諧;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對凈化空氣、改善環境質量及促進生態平衡等有著重要作用。住宅小區在園林綠化設計的質量是小區建筑整體質量的衡量標準之一。在當前開發商及業主對小區園林綠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地趨勢中。因此在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自然規律為設計前提,實現天人合一的設計效果,如此才能保證生態平衡及長期的環境效益。尤其是當今社會,由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而設計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小區園林綠化則是實現這一愿望的有效途徑。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從宏觀方面來說,和諧社會是實現整個國家的和諧;從微觀方面來說,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都要實現和諧。其中實現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人與自然和諧,屬于和諧社會微觀層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就是要將“以人為本”作為設計宗旨,同時將鄉土化、生態化、景觀化及功能化作為設計方向,對各種植物進行科學配置,在保證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既保證小區各種可用空間的獨立性及功能的齊全性,又使小區的生態平衡得到保證,最終使小區的居住環境達到最優的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基本要求是尊重自然、地形和諧、景觀和諧、綠化設計的風格與建筑的總體風格和諧等。
⒈尊重自然保持生態平衡
住宅小區在進行綠化設計時,不能過分注重眼前的短期效果,而是要以長期的生態環境為重。具體來說,就是要尊重自然,以當地的生態平衡為基礎,多種植本地樹木,以此為基礎進行小區的綠化設計,保證當地生態平衡。例如廣東省為了制造熱帶濱海景觀,在許多地方種植棕櫚科樹木。結果這些樹木引來大量害蟲,但這些害蟲并不是本土生長,缺乏天敵,因此泛濫成災。不僅使棕櫚樹遭到嚴重程度的破壞,而且使得管理者不得不使用帶有毒性的農藥進行消滅,造成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尊重自然是住宅小區進行園林綠化設計的前提和基礎。
就是要以當地的生態系統及環境為基礎,積極運用生態學原理及相關知識,進行小區的綠化設計,保證當地生態平衡。在進行設計時,按照生物循環、競爭以及植物的他感作用等生態學原理,將各種灌木、喬木、藤本植物等在同一個群落中進行配置,使各種植物的濃密、層次等與自身特性相適應,從而使植物對空氣、陽光、水及肥料等的吸收更加充分,對生態環境平衡起到更有效的保護作用。例如位于沿海地帶、臺風多發區的住宅區,要多種植抗風能力較強的高大植被;在水源較少、靠近沙漠的住宅區,要多種植保持水土、根系較深的植物,從而達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⒉使小區的地形和諧
所謂地形和諧,就是綠化設計與小區地形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都相互協調,達到點、線、面的有機結合。住宅小區水平方向的綠化地帶主要有道路、草坪及一些活動場地等;垂直方向的綠化地帶主要有屋頂、陽臺、圍墻以及圍欄等。在進行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時,要將水平綠化與垂直綠化結合起來,對喬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攀爬植物等進行錯落搭配,形成多層次的搭配結構。具體來說,水平方面,道路兩邊主要種植喬木、灌木及一些低矮植物,住宅之間的綠地則使用喬木及灌木,形成隔離性較好的綠色屏障;垂直方面,屋頂適宜種植生命力較強、對抗惡劣天氣能力較強、外形低矮的攀爬類植物,陽臺多使用花卉。總之就是將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結合起來,使小區的綠化達到降噪、吸塵、降溫的作用,從而使小區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宜人。
⒊使小區的景觀和諧
所謂景觀和諧,是指小區綠化的各類景觀之間相得益彰,比例協調。小區綠化的景觀一般包括硬質景觀及軟質景觀。硬質景觀主要有亭臺橋廊、假山雕石等有具體形態的裝飾品。軟質景觀則是指綠化使用的所有植被花卉等。要使硬質景觀與軟質景觀達到和諧,首先必須使二者的比例協調。在保證觀賞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硬質景觀數量,增加軟質景觀的數量,使綠化能夠最大程度的起到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其次,在軟質景觀的設計方面,要選擇環境凈化功能較強、壽命較長、沒有飛絮及花粉污染、病蟲害較少的植物。
⒋綠化設計的風格與建筑的總體風格和諧
綠化風格與建筑的總體風格協調是對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基本要求,且在設計的初期階段,要以此為前提和基礎進行設計。具體來說,就是綠化設計既要滿足業主的審美需求,又要具有自身的特色,還要與建筑的總體風格相協調。目前的住宅小區一般都是線條簡潔、顏色淡雅、美觀經濟但又不失大氣的現代風格,因此在綠化設計方面,也要體現出這一特色。
以我國某市的龍湖水晶酈城住宅小區為例。該小區占地約30萬m2,建筑面積約80萬m2,綠化面積約20萬m2,宏偉的建筑外布滿郁郁蔥蔥的植物,使得整個建筑群呈現出“大手筆、大視角、大自然”的現代簡約主義時尚風格。
該小區被城市干道劃分為幾個部分,因此形成了幾個規模較小且相互獨立的居住區域。受這一特點的影響,各個區域的綠化位于住宅用地的中央,形成綠化活動中心。在環境景觀設計方面,首先,由于該小區被分割為幾個獨立的區域,各區域的綠化設計既相互獨立,同時也相互聯系,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景觀綠化體系。其次,在設計中將地表設計與其他設計相結合。地表設計以原本的地形為基礎,最終形成了水體、臺地、圓形廣場、帶狀圖案、坡道、臺階等基礎景觀。同時還有灌木、廣場、花圃、私家花園以及照明設施等。再次,本小區在植物景觀的選擇方面,以本地區的自然氣候及生態環境為前提,多選擇了耐高溫能力較強的土生植物,使得植物較大程度的發揮了對空氣的調節作用。最后,在植物景觀的設計方面,遵循的是綠色大背景原則。本小區中大面積草坪的數量較多,同時花圃、箱形蔟狀綠化、灌木等與之結合,使得小區原有地形的秩序感被打破,形成新的、疏密有致的綠化格局。從顯性層面來看,本小區在綠化設計上達到了地形和諧、景觀和諧以及景觀風格與建筑風格和諧的要求。圖1為龍湖水晶酈城的綠化一角圖。
圖1 龍湖水晶酈城綠化一角圖
⒈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以人為本的建筑原則
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是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首要原則。因此,在綠化設計方面首先要考慮當地的生態平衡,保證樹種、植被等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對于生態環境較為特殊地區要區別對待,中職適合本地氣候及自然條件的植物。其次,在肥料的使用方面,要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量,以此來減少土壤板結,促進水分滲透,最終促進植物生長。
以人為本是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首要原則。因此,在綠化設計方面首先要考慮的是綠化的實用性和舒適度。而以建筑物為主體方面,所有設施都應該以建筑物為中心進行設計,設施在顏色、比例、風格等方面都應該和主體建筑相協調。
⒉對小區環境進行綠化及優化的原則
綠化具有兩個功能,一是使人們的休閑活動范圍擴大,優化生活環境,二是對住宅區的環境起到凈化作用,綠化室外環境。要實現園林景觀設計對環境的綠化及優化作用,就必須在設計階段進行統一規劃,根據植物的特性進行配置,同時還要注意綠化的藝術性,從而為業主營造舒適的居住及休閑環境。
⒊景觀小品具有藝術性原則
景觀小品在外形方面色彩多樣、形態各異,既具有實用功能,又具有審美功能。因此在設計時要注意景觀小品與其他植物、主建筑之間的協調。同時遵循美學原則,使景觀小品的最終設計具有美學價值和藝術性。
⒋使用科技手段提高設計質量的原則
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在綠化設計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科技手段不僅使園林綠化設計的難度逐漸減小,而且也使綠化的美觀程度相應增加。無論是宏觀的綠化設計系統方面、綠化的整體空間布局方面,還是微觀的具體布置方面,科技手段都遠遠先進于傳統的人工手法。因此在園林綠化設計方面,要與科技手段相結合,減小設計難度,提高設計質量。
成功的園林綠化設計,是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用時將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結果。它不僅能夠達到改善環境質量、維持生態平衡及滿足人們休憩需求的目的,而且能夠使整個住宅區充滿自然氣息與人文氣息。人與自然和諧的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就屬于這樣一種健康、綠色、環保的園林設計方式。它以人為本的設計、尊重自然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文化的強調以及對景觀要素的融合,具備諸多值得深入思考及借鑒的優秀要素。在和諧社會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在園林綠化設計方面,也要堅定不移的走人與自然和諧的道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提高園林綠化設計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金鑫.城市住宅小區綠化設計初探[J].天津農業科學,2011,(3).
[2]曾冠文.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3]贠新春.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原則方法探索[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9).
[4]孫勝利.淺談如何搞好城市居住小區的園林規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
[5]張旭升,簡東.淺析水體景觀設計在綠色生態住宅小區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4,(12).
[6]朱偉華,陳德華.家園花園樂園——淺談深圳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J].中國園林,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