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英
毛澤東曾講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在其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形成了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風貌,培育出了紅色精神,例如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等。紅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是實現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共產黨歷史征程中熠熠生輝的坐標。
井岡山燃起的星星之火,面臨“敵軍圍困萬千重”,為什么升騰為燎原的熊熊烈火?工農紅軍長征途中,為什么能戰勝敵軍的圍追堵截,越過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貧瘠的黃土高坡上的延安寶塔,為什么成為千萬革命者心中向往的圣地、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西柏坡幾間土屋里,為什么能導演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略決戰的恢弘大劇?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心系著治沙、治水、治堿,為什么能忍受病魔的痛苦甚至在生命彌留時刻,還在勾畫改變蘭考面貌的藍圖?雷鋒作為一個普通士兵,為什么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鐵人王進喜在井噴時刻,為什么能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制伏井噴?“兩彈一星”的元勛們,為什么能毅然回國,隱姓埋名,攻克難關,研制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達到世界先進行列?……這一切均源于共產黨人對祖國、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為此,他們才會矢志不渝奮斗,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不動搖,為國家的繁榮、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精神,即“精氣”“元神”。紅色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氣”“元神”,在構建革命大廈的偉業中,紅色精神就是堅固的頂天支柱。有了這種精神,任何艱難險阻,可以無所畏懼;任何危急關頭,可以挺身而出;任何威逼利誘,可以不為所動;任何荊天棘地,可以奮勇前行。紅色精神是不竭的動力,有了這種動力,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征程中,共產黨人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向著共產主義目標實現,一代接一代地接力前行,永不停步。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奮發進取的開拓精神,不畏艱險、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是共產黨人應該永遠秉承和發揚光大的革命精神。
“土能濁河,而不能濁海;風能拔木,而不能拔山”。紅色精神是什么力量也動搖不了的。紅色精神是前進路上的方向標,縱然狂風迷霧也不會迷失方向;紅色精神是革命航船上的壓艙石,縱然驚濤駭浪也不能動搖航行。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向著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道路上,紅色精神,依然是激勵我們堅定不移地邁向光輝未來的強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