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對于投資者而言,網貸營銷背后風險仍存,不容忽視。今年投資P2P更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分析能力,不能一味地偏聽偏信,失去自我判斷的能力
今年以來,網貸行業發展面臨多種變局。曾經的“高息”逐漸下調,近期的問題平臺暴露出諸多問題,“國資系”P2P平臺遭國資委排查,銀行資金存管的步伐也已放緩。在多變的行業環境中,網貸投資者在今年的變局中如何獲得穩定的收益?
自《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布,監管部門以及網貸平臺都面臨著緊迫的過渡期整改壓力。多位第三方分析人士認為,在整改期內不少違法違規平臺容易鋌而走險,投資者在投資時務必更加小心謹慎。這個時間段內,資金安全更為重要,一旦渡過平臺整改的脆弱期,網貸投資的好時代就將真正來臨。
降息背后“資產荒”
網貸行業在中國興起之初,超過30%的收益讓眾多投資人“前赴后繼”。從歷史數據來看,2013年7月,P2P行業綜合收益為24%-36%,2015年12月,P2P行業收益降至12.45%,兩年的時間,行業跌幅超過一半。而到了2016年,多數主流的P2P平臺綜合收益率都降到了10%左右。
在投資者紛紛抱怨P2P平臺降息的同時,多位網貸平臺的運營者則向《投資者報》記者“訴苦”:“投資者既不滿降息,又總問我們什么時候有標的可以投。最近的標的確實比較少,有時候他們想搶都搶不到。”平臺兩端的抱怨折射出網貸行業“資產荒”的嚴峻。
事實上,在P2P平臺大量涌現的2015年,優質債權資產就成為各平臺爭奪的中心,它們都在創新各種手段,開發出專屬于自己的優質資產。但從2015年末開始,“資產荒”就成為各大P2P平臺都頭疼的問題。猴年開年不久,央行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對于網貸平臺而言更是加劇了“資產荒”。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1.86%,與1月份12.18%相比,環比下降0.32%。業內人士認為,未來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仍然有下降的壓力。建議投資者適當調低收益預期,對以“高息”進行宣傳的平臺要警惕。
“國資系”疑被濫用
近日,國資委召集部分“國資系”P2P網貸平臺負責人進京開座談會。會上提出,以“國資系”為標簽的網貸平臺迅速發展,但部分網貸平臺濫用“國資系”過度營銷潛藏金融風險,暴露的問題不斷增多。
實際上,“國資系”平臺陷入壞賬、違約等風波是常有的事。近日,就有消息稱,國資系平臺安心金融疑似跑路。此前,安心金融也在其官網強調了央企背景,并稱平臺是由央企中航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參股設立的專業P2C平臺,是具備央企背景的創新互聯網金融平臺。
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澄清了與安心金融并無股權聯系,且已對其追責。并且,安心金融的平臺運營主體北京紫御乾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7日被列入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下發的經營異常名錄決定書。記者撥打其官網預留的客服電話試圖求證,不過截至發稿時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目前,全國“國資系”網貸平臺共有70多家。那么投資者選擇時該如何辨別呢?業內人士則建議,投資者在看到平臺宣傳時,可通過查詢公開信息和工商資料來確認相關平臺的國資背景情況。
透過包裝看平臺
用“國資系”包裝實力,用明星代言吸引用戶,P2P平臺在獲客時不遺余力。明星通常有廣泛的知名度,在為網貸平臺代言時會獲得用戶的留意。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因為平臺有了代言,會給投資者塑造一個“有XX在,無意外”的感覺。
記者調查多家P2P平臺宣傳信息時發現,一般平臺也會把官員視察的消息放在平臺顯眼的位置。在投資者傳統的觀念里,官員來視察P2P平臺,往往會給人一種很靠譜的感覺,甚至有的平臺還會蹭視察。據融360資料顯示,之前有一個問題平臺,把官員去該平臺工作園區考察對外宣傳成考察了該平臺。
更為普遍的也是P2P平臺最善于運用的,就是利用官方媒體的報道進行廣泛宣傳。官方媒體給人的感覺當然是不一般的,如果是官方媒體給某家P2P做出了報道,該家P2P平臺則會借機進行大規模宣傳。
此外,請經濟學家為自家P2P平臺代言的現象也經常見諸報紙與網絡。很多投資者都有自己信服的經濟學家,由經濟學家站臺某P2P平臺,能提升該平臺的形象。但平臺一旦出事,該專家有可能像宋鴻兵一樣被投資者圍攻。
融360分析師認為,P2P營銷主要是看誰更能讓人覺得可信,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人。然而,光環掩蓋不了風險。不管是代言還是站臺,這都只是P2P平臺營銷的一種手段,是一種錦上添花,網貸的風險依然存在,不容忽視。對于投資者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分析能力,不能一味地偏聽偏信,失去自我判斷的能力,畢竟之前爆雷的平臺中,有代言的并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