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斌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機械化施工與勞務班組化施工成本,通過對兩種施工模式的成本分析,指出隧道機械化施工具有高效、安全、節能的優點,將是未來隧道工程施工模式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隧道;機械化施工;班組化施工;成本對比
0 前言
兩當至徽縣高速公路試驗段起點位于兩當縣西北側大坡溝內,終點位于徽縣柳林鎮東北側磨溝內,路線全長4.465KM,合同工期42個月,主要工作量為兩當隧道,左線長4210m,右線長4177m,該項目由集團二公司、四公司負責承建,四公司承擔兩當隧道進口端左線2050m、右線2037m施工任務,其中V級圍巖3612m,IV級圍巖475m,左線開挖采用阿特拉斯雙臂鑿巖臺車,噴射砼采用挪曼爾特電-液控濕噴臺車,右線采用傳統勞務班組施工,即左線采用機械化施工,右線采用傳統勞務班組施工,筆者對兩種不同的施工模式施工成本分別進行了對比分析。
1 施工成本對比分析
1.1 人員配置對比
1.1.1 開挖班組
(1)傳統開挖勞務班組人員配置:班組長1名、小班長1名、上臺階司鉆工人12名、下臺階司鉆工人4名,共需配置人員18名。
(2)機械化施工人員配置:班組長1名、鑿巖臺車操作手2名、下臺階司鉆工人3名,共需配置人員6名。開挖班組機械化施工比傳統勞務班組施工節省人員12名,詳見表1。
1.1.2 初襯班組
傳統初襯施工班組共需配置人員28名,機械化施工初襯班組共需配置人員18名,人員配置比傳統勞務班組節省人員10名,詳見表2。
1.1.3 從人員配置結構分析,機械化施工相比傳統勞務班組施工較節省人員22名,人均工資按6500元/月人計算,工期30月,可節約人工費429萬元。
1.2 設備配置對比
1.2.1 開挖班組
左線上導坑配置1臺阿特拉斯雙臂鑿巖臺車、下導坑配置2臺氣腿式鑿巖機、右線配置13臺氣腿式鑿巖機,機械費差額146.7萬元。詳見表3。
1.2.2 初襯班組
左線上導坑噴錨配置挪曼爾特電-液控濕噴臺車1臺、下導坑配置1臺噴錨機、右線配置3臺噴錨機,機械費差額88萬元。詳見表4。
注:挪曼爾特電-液控濕噴臺車購置原價364萬元,按設備折舊攤銷十年計算,月攤銷設備費3萬元.
1.2.3 通過分析機械化施工相比傳統勞務班組施工設備費高出234.7萬元。
1.3 材料費對比
左線采用濕噴砼,右線采用潮噴,兩者施工配合比不同,濕噴砼每方水泥用量比潮噴砼多用19kg,且采用液體速凝劑,濕噴每方材料費比潮噴高出40.1元,噴射砼共計16686m3,濕噴比潮噴材料費高出66.91萬元,詳見表5。
2 結語
通過核算分析,機械化施工相比傳統勞務班組施工人工費可節省429萬元,設備、材料費增加成本301.61萬元,總體計算可節余成本127.39萬元。在施工實踐中證明機械化施工在探索新工藝、新方法,確保施工安全、節約成本方面比傳統的勞務班組化施工有著較大的優勢,將是未來隧道工程施工模式的發展趨勢,今后對于如何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工效,加強工序間的銜接,縮短循環耗時,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還有待于我們繼續總結、研究。
【參考文獻】
[1]韓淑娟.隧道管理經驗之談[J].山西建筑,2012.8(24).
[2]張曉龍.淺論對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的研究[C]//工程技術發展論文集,2015.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