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毅
【摘 要】本文介紹了“物聯網”含義,物聯網在農業上的應用,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物聯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做好我國農業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物聯網;農業應用;問題;對策
很多人對物聯網這一新興事物可能并不了解,但物聯網技術已經逐漸發展起來,我帶著憧憬的心情對物聯網技術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對我國農業物聯網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并以此文進行簡要的探討。
1 什么是物聯網
簡單地說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狹義的物聯網是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和信息交換,廣義的物聯網不僅包含物與物的信息交換,還包括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廣泛的連接和信息交換。當前物聯網被稱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已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科技制高點。201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2600多億元,2012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650億元,增長38.6%。
2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
近年來,農業生產領域物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環節:
1)種植、養殖方面:主要是農業生產環境信息監測與調控,就是在溫室大棚、養殖池及養殖場內布置溫度、濕度、PH值、CO2濃度等傳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統,使農業人員可隨時通過手機、電腦掌握各項指標,并隨時調控灌溉、保溫等基礎設施,從而使動植物更好生長提供便利條件,真正實現“在家也能種田和養殖”。
2)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方面: 通過集成應用電子標簽、條碼技術、傳感器網絡、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等實現農產品質量跟蹤和溯源,從而實現農產品在“產地-道口-批發市場-零售賣場”等整個供應鏈的全過程質量追溯,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3)農產品儲運環節:而物聯網技術可通過各個分散的傳感器實時監測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等參數,實現倉庫或保鮮庫環境以及儲運過程中的動態實時監測,保證農產品品質,減少經濟損失。
3 目前物聯網在我國農業發展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物聯網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多數應用還處于試驗示范階段,農業物聯網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農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及行業標準化方面問題。農業物聯網技術還不夠成熟穩定,目前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大量技術問題急需解決。比如設備性能遠遠低于應用預期,傳感器精確度、靈敏性不夠高,網絡節點在能量、計算、存儲及通信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等。另外在技術標準安全性協議、IP地址、終端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行業標準化方面問題。
2)國家及各農業主體對農業物聯網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我國農業物聯網產業起步較晚,設備購置成本高,一次性投入資金較大,加之農業附加值較低、生產周期較長、投入產出比值低等限制因素,致使政府社會及農業主體對農業物聯網建設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
3)我國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駕馭農業物聯網發展的能力不強。農業物聯網是一種復雜的、跨行業的高科技產業,需要新型的知識農民作為基礎,現階段我國農業基本上還處于傳統的農戶零散作業狀態,規?;潭鹊?,大多不適于機械化作業,種植成本較高,勞動條件差,導致農村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勞動力寧愿進城打工掙錢也不愿留在農村務農。目前從事農業的大多是年齡較大、科技文化素質較低的低學歷農民,對于農業物聯網的概念一些人認識還不深, 甚至一些農業干部,政府部門還處于觀望之中,還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這對于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制約因素。
4)我國農業物聯網設備概念性產品多,產品產業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設備主要產自高校院所的實驗室,概念性產品多,實際產業化率不高,且實驗室理論研究與農業實際應用差異較大,物聯網設備還不夠接“地氣”,在滿足農民使用需求方面還需繼續探索。
4 關于做好我國農業物聯網發展的對策
4.1 加快完善農業物聯網關鍵技術和農業物聯網標準規范體系
我國在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方面存在缺失,只有極少數企業擁有物聯網核心技術。物聯網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少且多以實用新型專利為主,發明專利數量較少。國家要大力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強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創新,解決農業物聯網自組織網絡和農業物聯網感知節點合理部署等共性問題,建立符合我國農業應用需求的農業物聯網基礎軟件平臺和應用服務系統,為農業物聯網技術產品系統集成、批量生產、大規模應用提供技術支撐。標準化部門要牽頭制定物聯網農業行業應用標準,制定農業物聯網相關技術規范體系,指導全國農業物聯網技術協調發展。
4.2 加大農業物聯網投入力度,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但農業具有基礎薄弱、投資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風險大等缺點,造成農民無力或不愿投資建設農業物聯網設施。建議政府將農業物聯網建設納入財政統一補貼項目范圍,鼓勵金融部門為農業物聯網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積極引導科研院所和農業企業參與農業物聯網項目建設,創建政府主導、政企聯動、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農業物聯網應用發展模式,完善農業物聯網應用產業技術鏈,為我國農業物聯網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3 大力提高農民科學技術文化素質
現階段小農經濟的存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村勞動者科技意識差、文化素質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因此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已成為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為此要開展好農村科技遠程教育,農業技校教育,新型農民學校教育以及科技下鄉活動,只有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切實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才能讓他們盡快轉變觀念,接受農業物聯網這個新興事物,為農業物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4.4 加速提高農業物聯網產品產業化水平
農業物聯網要想加快建設,在我國現階段農業物聯網水平必須用現代產業體來系提升,大力加強科研院所創新能力,提高“產學研”一體化水平。加快農業物聯網設備產品成果轉化率,政府要及早把農業物聯網設備納入農機補貼范圍。要用更加智能操作簡便的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來代替人工,農業物聯網設備必須向低成本、自適應、高可靠、微功耗的方向發展。
總之,物聯網技術正在飛速發展,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未來農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提高農民收入、增強食品安全、實現農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