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昊
加強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化幫教預防體系
文/路昊
青少年的成長需要長期、持續、有效的關注,需要依靠區域聯動來實現。在2012年后,檢察機關自行開展未成年人犯罪幫教預防的舊方式亟待改變,相關精神也要求成體系地開展這項工作:要加強與綜治、共青團、機關工委、婦聯、民政、社工管理、學校、社區、企業等方面的聯系配合,整合社會能量,促進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犯罪預防幫教社會化、一體化體系建設。
北京市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理論和實務經驗的雙重支持下,已經走上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未成年人這個特殊群體的道路上。近3年來,探討社會化框架下檢察機關如何加強與共青團、婦聯、學校、社區、社工管理、企業等多方面的聯系配合,將未檢職能深入社會綜合治理,實現對涉訴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無縫銜接,一直是石景山院的研究課題。
社會化幫教預防體系的探索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舊的幫教方式主要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方面是結合辦理的案件,對涉案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進行釋法說理、言談教育,對發案的學校不定期地講授法制課程;另一方面,通過面向社會進行未成年人專題性的法制宣傳,如制作以遠離毒品、預防性侵害等主題的展板和宣傳手冊。舊方式的特點是以單獨開展幫教預防工作為主,這是區域各政法單位的通行做法,工作形式較為單一、覆蓋范圍較為狹小,取得的成效也有限。
石景山區檢察院在大力轉變觀念的前提下,增加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方式,如將分散的法制副校長工作統一到未檢處管理,以便于及時高效地將預防教育工作送入學校。在院內設置未成年人普法宣傳長廊、心理疏導室、談話室,建設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而新方式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自2012年至2014年間,推進了區域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化幫教預防體系的建設:我區的良好條件和特點是區檢察機關、各政法機關和共青團石景山區委在承載未成年人保護預防、幫教矯治工作上具有多方面、多層次的交匯,經過共同探索發現區域政法單位聯動,以共青團組織開創的“社區青年匯”為重要依托,愛心企業、培訓學校共同參與。以區檢察院對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制度的調研成果為基礎,2014年9月建立了“石景山區未成年人青春護航基地”,基地重點對四類涉訴未成年人開展考察幫教工作。這種多家政法單位依據職責、共同參與,協力搭建基地平臺,進而創設出區域特有的社會化幫教預防體系,這也是比較成功的經驗。以基地建設為中心的新模式,憑借區域聯動的社會化方式突破了舊方式,呈現出數量和范圍由小向大、幫教預防方式由單一向多元、獨立開展向聯合開展轉變的新特點。
剛剛提到基地考察幫教的四類涉訴未成年人,其中包括檢察機關作相對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處理的兩類案件(另外兩類為法院判處短期實刑或判處緩、管、免的未成年人)。與附條件不起訴相比,相對不起訴具有終止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能使涉訴未成年人及早從訴訟中解脫出來,但涉訴未成年人僅僅及早從訴訟中解脫出來是否能夠與其健康復歸社會成正比關系,是值得深思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把一定條件的相對不起訴納入幫教范圍的原因之一。
“幫、感、學、工、矯、察”的效果
基地主要圍繞“幫、感、學、工、矯、察”六字對涉訴未成年人開展3個月至一年的考察幫教工作。“幫”是由專職社工一對一負責幫教考察對象;“感”是通過“社區青年匯”學習類和社會實踐類活動,讓考察對象在做志愿者的過程中感受社會關懷,體驗奉獻精神;“學”是對有學業需求的考察對象幫助其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美容理發、烹飪安裝等社會專業工作技能;“工”是對有就業需求的考察對象,安排其進入指定企業工作,幫助其掌握生存技能;“矯”則由區檢察院、法院對考察對象開展心理咨詢和矯正工作;“察”是由考察幫教工作小組出具考察幫教意見,為移送單位作出最終處理提供依據。截止到2015年7月,基地成立尚未滿一年的時間,我院移送了5名附條件不起訴、2名相對不起訴,法院移送了3名未成年人到基地進行考察幫教。在幫教過程中,“社區青年匯”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其是共青團組織指導,街道社區、熱心青少年事務的單位和組織共同發起建立,是聯系、凝聚、服務社區青少年的陣地,所以,從不缺少優秀的青年和豐富的活動。例如,共青團石景山區委已建立的“社區青年匯”有13家,共青團北京市委已建立的市級“社區青年匯”有500余家,覆蓋全市各個區縣,且均具有固定的活動場所、穩定的青少年群體、健康向上的活動和確定的協調聯絡員。
進一步完善的改革建議
雖然司法實務中受到附條件不起訴適用標準尚在探索的限制,實際作出的數量低于理論數量,但不可否認的是,檢察機關兩種不起訴處理的空間還很大,而基地建成后對于非本市戶籍的涉訴未成年人也具備了不起訴處理考察幫教的條件,相對應的需要受到社會化幫教預防的未成年人群就是一個較大的群體。同時,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北京市未檢工作一直在向更加專業化的道路上前行,2015年上半年,我們又和北京市慈善義工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也將其作為一個考察幫教平臺,從地域上進一步擴充了幫教的方式和內容。同樣的,基地的構建、協會的合作,也都是市檢院“新起點揚帆”觀護基地的有益補充。
(作者系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未檢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