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五個國土”建設
謝占敏
當前,河南省內鄉縣國土資源局為適應新常態、新要求,用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管理思路,改革用人機制,轉換工作重心,創新工作方法,改進服務方式,以實際行動落實“五個國土”建設。
創新發展是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在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方略已深化到基層,而基層重在持續創新。內鄉縣國土資源局為促進改革國土和激發工作動力,創新三個轉變。一是轉變管理思路,推進共同治理。在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土地整治、礦產資源整合管理、地災防治、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等方面由過去“一家管、大家用”向“大家管、大家用”轉變。二是轉變思維方式,突出問題導向。直面問題是勇氣,解決問題是水平。內鄉縣國土資源局敢于正視存在的問題,面對復雜難題和“死疙瘩”:一看法律和政策允許不允許,不允許的理直氣壯地拒絕,絕不擅闖雷區;二是在政策沒有堵死路子的情況下,獨辟蹊徑地把事情辦成而且辦得又快又好;三是轉變用人機制,突出競爭優勢。
協調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國家、社會需要開放,一個單位、一個系統同樣也要開放。內鄉縣國土資源局為增強開放國土和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內外協調、內外公開。一是主動加強公、檢、法、紀檢等部門聯動間的溝通與協調,改變以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案件查處難、移交難、執行難的問題。二是向社會公開國土資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崗位清單,公開限期辦理承諾和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強化班子成員間分工協作,決不能把分兵把口作為推諉扯皮的借口,確保國土資源各項工作整個鏈條上每一環都不脫節,從而提效率,擴效能。
強化責任國土、用法治守土盡責。一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利用每年地球日、土地日、法制日,開展宣傳活動,對公眾進行普法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法制氛圍。二是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將縣政府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管護量目標落實到鄉村兩級,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下降。三是靠法治權威,及時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依法拆除違法建筑,恢復耕地原貌。四是依法依規關閉取締無證采礦點和非法采礦企業。內鄉國土人,用不怕、不推、不拖的責任擔當,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保護“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開放發展是解決內外發展聯動的問題。知不難,行不易。再美好的藍圖如果不狠抓落實,終是鏡花水月。內鄉縣國土資源局為落實安全國土建設,狠抓四項工作。一是做好依法行政,規范權力,完善民主決策機制,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做好廉潔從政教育永遠在路上活動,在明確責任清單、權力清單中嚴于律己。三是上好警示教育課,不定時主動邀請公、檢、法部門結合國土資源部門的實際案例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警示教育。四是主動請示做好監督,對重大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局領導積極主動請示縣紀委監察部門予以配合查處,對國土部門是否依法行政,是否盡職履職到位給予全程監督。
共享發展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在深化改革、保護資源、合理利用、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以共享發展理念引領全局發展,讓全局干部職工享受到社會發展得來的實惠福利,讓幫扶對象享受到國土資源發展帶來的實惠,用實實在在的業績獲得社會對國土資源事業的支持。一是爭創縣、市級文明單位。二是做好內鄉縣瓦亭鎮春景村精準幫扶工作,做到結對幫扶到位和硬件建設幫扶到位。從2015年開始,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先后給春景村村部新蓋了十二間辦公用房,并配備了桌椅,對村部進行了整體綠化,現在村部面貌煥然一新,為辦事群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三是提升干部職工精神文明素質,做好國土文化建設。圍繞提高團隊意識和提升隊伍素質能力,開展多項活動,讓全局干部職工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素質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單位:河南省內鄉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