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為進一步加強糧食收購資金籌集和兌付管理,杜絕在糧食收購活動中因資金籌集不到位、兌付不及時等給農民“打白條”現象,國家糧食局近日出臺了《糧食收購資金籌集和兌付管理暫行辦法》。
辦法明確,在政策性糧食收購活動中,承租企業必須派人直接收購、保管,并承擔糧食質量、等級驗收和收購資金兌付等責任。政策性糧食收購資金要封閉運行,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
收儲庫點根據收購發票和結算單等憑證,及時、足額、當場向售糧農民直接兌付糧款,“一手糧、一手錢、現款結算”,嚴禁“打白條”,嚴禁代扣、代繳稅、費和其他款項。
辦法要求,嚴禁假租倉實委托,承租企業不得將政策性糧食收購資金撥付給租賃企業,由其代為支付售糧款。對因假租倉實委托出現擠占挪用、“打白條”等問題的,應追究承租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辦法稱,積極探索發展糧食融資擔保等業務,努力破解基層糧食企業融資困難問題,支持企業增強活力、搞活經營,為保障糧食收購、促進種糧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2015年12月16~17日,國家糧食局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入研究糧食行業進一步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做好“十三五”糧食行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正曉出席會議并講話,黨組成員、副局長鄧亦武主持會議。
任正曉對糧食行業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全面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積極投身長江經濟帶開發建設,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局,為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強有力的糧食安全保障,切實肩負起全面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政治責任和行業使命。二是在推動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進程中,要突出打造糧食行業振興發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新引擎。要努力打造聯通內河、通江達海的長江糧食物流黃金水道,構建雙向水運直達、公鐵水有機結合的糧食物流體系;努力打造東中西互動合作、協調發展的長江糧食產業經濟帶,實現區域內各省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努力打造“東糧西運、西雜東下”的糧食產銷銜接支撐鏈,使東部產區的糧食順利西進,西部地區的優質雜糧行銷東部及全國各地,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糧食部門要遵循中央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部署要求,認真謀劃編制好各自“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推進舉措,并主動對接國家“十三五”糧食行業發展規劃。同時,要加強各省市之間的溝通互動,從區域協調發展和協同效應最大化的大局出發,統籌規劃糧食倉儲、物流、加工和市場建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國家糧食局將切實加強統籌協調,納入行業規劃,全力促進長江經濟帶戰略在糧食行業早落地、見實效。
2015年12月17日,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正曉會見了國家糧食局定點扶貧縣安徽省阜南縣縣委書記崔黎一行,就深入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進行了工作座談,黨組成員、副局長盧景波參加了會見座談。
座談會上,任正曉指出,國家糧食局作為阜南縣對口幫扶單位,將切實履行定點幫扶責任,在全力支持阜南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積極作為。一是盡心而為。以對阜南縣貧困人口的關愛之心,以對阜南縣長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的感恩之心,扎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二是盡力而為。充分發揮糧食部門的行業優勢,支持阜南產糧大縣做強糧食產業經濟,促進貧困農戶增收脫貧。三是盡責而為。國家糧食局一定要把幫扶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實處,盡心竭力地幫助阜南縣貧困人口早日實現精準脫貧。
2015年12月18日,京糧集團以“新鮮好大米,健康放心糧”為主題的“古船”吉林市大米大型專題品鑒推介活動,在京糧廣場物美超市門前火熱進行。
吉林省吉林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全國粳稻核心產區,也是“國家優質粳稻科研創新基地”及“國家優質粳稻原種基地”。吉林市的舒蘭大米、萬昌大米、大荒地大米等分別榮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商標。20133年66月,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吉林市為“中國粳稻貢米之鄉”。
為進一步豐富首都節日市場供應,提升首都市民生活品質,全面落實“首都的米袋子,百姓的放心糧”的職責,讓首都市民第一時間吃上安全放心、營養健康的優質新米,京糧集團繼去年成功引進吉林市大米后,2015年繼續加大與吉林市政府的戰略合作力度,從已有的吉林市長粒香米、吉林市小町米兩款產品增加到九款中高端產品。
據了解,目前京糧集團古船米業已與吉林省7家主要優質糧源生產企業聯盟,結成吉林大米7+1聯盟,并將陸續推出吉林查干湖大米、吉林梅河大米、吉林延吉大米等系列吉林優質大米,保障首都市場大米供應,確保“首都的米袋子,百姓的放心糧”更加安全放心,確保首都百姓餐桌更加豐富多彩。(文/劉博文)
2015年12月20日,甘肅省甘南州放心糧油協會成立大會在合作市召開,標志著甘南州放心糧油協會正式成立。
會議指出,糧食行業是首善行業,是良心事業。放心糧油協會的成立是甘南州糧食行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標志著甘南州放心糧油工程已步入了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的新征程。協會的成立是為了協助糧食主管部門引導并監督甘南的放心糧油經營者做良心店,做人品經營,做廣大消費者最可靠、最安全、最放心的糧油產品。
2015年12月2日,2015山西糧食(玉米 小雜糧)產銷銜接會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會議由山西省糧食局、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和中華糧網共同主辦,來自全國糧食行業的2200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郄建偉、田鴻儒出席會議,郄建偉作了講話。他指出,建立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是解決我國糧食產銷區域不平衡、促進全國糧食流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希望與會各方以這個平臺為基礎和契機,共享有效信息,簽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加強項目合作,互利互信,積極建立健全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做好糧食供求平衡工作,促進糧食生產和流通的協調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次產銷銜接會以“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為主題,旨在發揮山西玉米、小雜糧優勢,創新和發展省際間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機制,通過產銷對接、貿易洽談、項目合作等方式,拓展糧食產業發展新空間,實現山西與兄弟省份交流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目標。本次產銷銜接會吸引了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糧食企業,以及山西省內糧食企業參加,涵蓋了糧食生產、倉儲、物流、加工、購銷、貿易等各個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會議共舉辦了5場糧食產銷銜接洽談會,成果豐碩。各省糧食企業共簽訂糧油購銷協議、合同330份,簽約糧油購銷總量123.54億斤。其中調出玉米42.4億斤,調出小雜糧10.8億斤。.8
針對2015年秋糧收購期間連續陰雨等不利天氣因素,江蘇省射陽縣糧食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深入調研,積極引導和發動全縣秋糧托市收購企業,主動服務托市收購,要求各收購企業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添置必要的機械設備,全力幫助糧農增收。
射陽縣是全國產糧大縣之一,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5年秋糧總產量近8080萬噸。秋糧收購期間因天氣連續陰雨等原因,部分糧農水稻谷外糙不同程度超標,不能收購入庫。該縣糧食局想糧農所想,急糧農所急,通過深入調研,實地考察,得知省內有家機械生產廠家生產的風旋振動除雜機能夠解決水稻谷外糙和雜質超標的問題后,動員具備條件的托市收購企業立即訂購該設備,投入服務秋糧托市收購。目前,全縣秋糧托市收購庫點已投入50多萬元,新增6臺套風旋振動除雜機,服務秋糧收購,切實解決了部分水稻谷外糙超標不能入庫的難題。
該縣糧食局想方設法幫助托市收購企業落實設備購置經費,采取“企業自籌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辦法,落實財政資金的比例不低于30%,以解決企業購買設備資金不足的難題。該縣將從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給予購買除雜設備的托市收購企業一定的經費補貼,實行多購多補、少購少補,充分調動糧食企業增加設備投入的積極性。
為充分發揮該除雜機的效用,該縣糧食局專門安排人員負責現場指導,并組織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在農民出售的水稻經處理后,谷外糙指標均可控制在2%以內,雜質指標控制在1%以內,完全達到托市糧收購標準。這種機械的推廣使用將有效解決水稻因谷外糙超標導致收購進度遲緩的問題,既有利于保證托市收購粳稻的入庫質量,又可加快托市糧收購進度,促進秋糧收購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文/何日東)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關于全面落實糧食安全市長責任制的實施意見》,以切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提高本市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自此,北京市糧食安全責任長效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得以鞏固加強。
該《實施意見》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積極落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并結合北京市糧食主銷區特點,首次明確和細化了市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責任、重點工作任務和措施、落實保障措施和加強監督考核等方面內容。
——強化糧食安全意識和責任。主要是明確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區縣政府的糧食安全責任。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責任是:深化糧食產銷合作,提高糧源供應能力;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食流通能力建設;完善糧食市場調控機制,維護糧食市場穩定;落實市級糧食儲備,確保儲備糧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良好、調用高效;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各區縣政府承擔保障本區縣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主要責任是:合理規劃本區縣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布局,提高糧食流通能力;加強糧食市場供求形勢的監測和預警分析,規范糧食市場秩序;加強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建設,健全糧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落實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健全糧食行政執法檢查體系;確保本區縣配套的糧食風險基金及時足額到位;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引導城鄉居民健康消費。在此基礎上,遠郊區縣政府還應承擔以下責任:穩定本區縣糧源供應,維護本區縣糧食市場穩定,管好用好區縣糧食儲備,保護基本農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明確北京市糧食安全重點工作和措施。一是提高糧源供應能力,管好用好地方糧食儲備;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流通能力;三是加強糧食市場調控,保障糧食市場平穩有序;四是強化質量安全治理,確保糧食質量安全;五是堅持改革創新,推動糧食產業升級和健康消費。
——落實保障措施,加強監督考核。市政府將定期組織對區縣政府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進行考核,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揚,對不合格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并追究責任。監督考核的具體工作由市發展改革委、市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