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徐廣忠 見習記者/何沂霓
因經濟糾紛被攔路扣車受害人要求搶劫罪立案未果
本刊記者/徐廣忠 見習記者/何沂霓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的何振忠向本刊反映,他應約去河北省遷安市辦事,車輛行駛到遷安市彭店子鄉時,被三輛車圍住,車上下來付友等10多個人對他進行毆打,隨后扣留了他的奧迪車。在處理此事中,當地警方以“沒有犯罪事實不構成犯罪”為由不予立案。
據了解,何振忠和付友曾有生意合作,付友以何振忠欠款為由扣留車輛,何振忠則認為付友屬于攔路搶劫,而且經濟糾紛應該和刑事案件分開,要求公安部門立案處理,并向多個部門反映,至今沒有結果。
何振忠告訴《人民法治》記者,2011年12月15日,他與司機駕駛奧迪車在遷安市彭店子鄉公路上,被付友帶人將其包圍并進行毆打,何振忠在現場撥打110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后,將何振忠帶往當地派出所。何振忠要求民警將攔車人員和車輛全部帶回派出所,遭到民警拒絕。
何振忠稱,他做完筆錄后,接到司機謝崇民的電話,告知奧迪轎車被付友等人搶走。何振忠隨即向派出所民警報案,卻被告知搶車事大,歸刑警隊負責,后刑警隊又將此事推給了派出所。他和家人多次要求警方對此事立案,但直到一年以后,遷安市公安局才交給何振忠一份不予立案的通知書,理由為“沒有犯罪事實發生,不構成犯罪”。隨后,何振忠提出復議,結果仍是“維持原不予立案決定”。
時至今日,該事件已經過去5年,何振忠控告付友搶劫汽車案仍然未獲得河北遷安警方的立案。其間,何振忠多次向遷安市和河北省相關部門反映。
對此,何振忠認為,即使有經濟糾紛,也應該和刑事案件分開,付友搶了他的車,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另外當地公安部門一年后才下達不予立案通知書。
而對于扣留何振忠奧迪車一事,付友也有自己的理由。據付友在信訪材料中介紹,他和何振忠兩人在2009年合伙經營篩選鋼廠廢鋼渣,雙方口頭約定其中4000車廢鋼渣屬于付友所有,折合人民幣48萬元,但何振忠不讓其處理,導致付友損失60多萬。付友為了促使何振忠及早解決,將何振忠轎車扣留。
2014年4月,遷安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曾對何振忠妻子進行信訪回訪,回訪材料表明,彭子店鄉派出所民警因何振忠與付友之間存在經濟糾紛,未予立案。遷安市刑警二中隊工作人員建議當事人雙方通過訴訟途徑解決糾紛,但何振忠執意要求公安機關按搶劫罪立案偵查。付友也多次以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為由向省市政府部門上訪。遷安市人民檢察院了解后認為二人確有經濟糾紛,根據現有材料,還不能確定雙方是否存在債務問題,所以偵查機關不予立案并無不妥。
對此,何振忠認為,有經濟糾紛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并不能隨意搶奪他人財產,公安機關應該保護公民的個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