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云
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創新嘗試
李冬云
本文分析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創設愉快氛圍,開展積極有效的方法,改進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語言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筆者從事高職英語教育多年,在如何創新高職英語教學方法方面有一些思考和嘗試。
高職英語 情感 興趣 全面發展
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教學的前提。教師要以平等、民主的態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老師、尊重老師,使學生由喜歡英語老師而喜歡學習英語,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條件,又是一種催化。高職學生的文化課普遍基礎薄弱,多數學生因英語底子薄、學習能力弱,進而對英語的學習缺失信心,從而影響整個學習階段目標的實現,因此在英語學習上容易產生自卑,沮喪,厭惡心理。而作為教師,要在關愛學生上做好文章。在課堂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存在很復雜的人際關系。一次課堂上提問一位男生時,他直接說:“老師,不要和我講英語,我聽不懂,也學不會?!蔽倚χ埶?。課間與他交流,告訴我他這輩子都學不會英語。我問:“是學了,學不會,還是不學,才不會”。他低頭不語。通過交流與鼓勵,他轉變了態度,以后的課堂上我請他完成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增強他的自信心。在進行英語教學實踐時,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效果。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心理測試表明,視聽所獲取的信息占90%以上。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能把英語學習的情景設計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意,能調動學生的視聽器官,讓學生直接感受,從而激起情感,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圖、文、聲、像并茂,形式活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各種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
高職學生處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長發育漸趨成熟和穩定時期,他們多數會通過社會生活體驗以及網絡、影視、書籍的教育,具備一定思想和信仰、開始追求成功、希望得到所在群體的認同、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教師要盡可能采取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的教學策略,因勢利導。
在教學中,首先要善于趣味導課,引人入勝。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風趣的開場,生動的故事,好聽的歌曲,走紅的電影等等,都會不由自主地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音樂,是高職學生這個年齡的普遍特點,而多數英文歌曲都嵌入了友情、親情、愛情、勵志、信念、懷舊等主題,既是好的專業教材、也是好的人文熏陶。
再有,通過一些游戲開展英語教學,寓教于樂。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例如,在教授被動語態時,請學生通過開門,關門的動作,來對比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不同表達形式。
報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動機是自主學習的源泉和原動力,興趣是間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兩者是自主學習策略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當學生對所學材料產生濃厚興趣時,就能集中注意力,充分發揮潛能,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意志。我布置學生課后閱讀英文報刊,如:《21世紀學生英文報》內容豐富,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話題和文章:愛好體育的男孩子可以讀到自己崇拜的體育明星的成長歷程和最新信息,喜愛歌星明星的女孩兒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偶像的近況和娛樂新聞,開朗而關心時事的同學可以隨時了解世界上發生的變化和精辟的分析,讀報不再是一種學習任務,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按照自己的需求設計活動并踴躍參與活動,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一些研究表明,當今的語言教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有些情感態度,如學習動機、興趣、自信心,不僅與學習有密切的關系,而且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因此,傳授知識點的同時,教學目標不能囿于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使得他們會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豐富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內在的素質培養。許多學生很快就把所學的知識忘個干凈,并沒有轉化為自身的內功。我在教學中,注重書本知識與其他知識的結合,一堂英語課涉及到的知識往往會有文學的、社會的、政治的、倫理的等等。講課中,多以見聞、生活、感悟等為引例,幫助消化課內知識。教會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規律,拓展能力。在上課時,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來工作,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關注他們每一步成長,積極為學生營造舒適安全的學習空間,從而讓學生從學習實踐中獲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