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永
抓內功 強根基 促發展
文/王海永
近年來,隨著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的持續執行、糧食倉儲設施維修改造和信息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基層國有糧食企業在生產經營上實現由保生存到持續盈利態勢的轉變,在倉儲基礎設施上實現由老化陳舊到煥然一新的轉變,企業財力積累不斷增加,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為加快糧食流通業基本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糧食流通工作仍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發展平臺小、規模小、鏈條短,管理跟不上,發展后勁不足,經營管理人才稀缺等方面。筆者就如何不斷消除制約“十三五”時期糧食流通事業發展的障礙,補齊短板,進一步抓內功、強根基、促發展,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當好“領航員”
根據上級規劃要求并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認真扎實編制好本地糧
食安全保障“十三五”發展規劃。認真抓好糧食收儲主業,改進和創新糧食收儲服務方式,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收儲業務,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堅持以“糧安工程”建設為抓手,加快糧食倉儲設施能力建設,形成布局合理、運轉高效、功能齊全、綠色環保的倉儲設施網絡體系。加快推進糧食收購、銷售、應急供應、軍糧供應、放心糧油“五位一體”的糧油流通供應網絡體系。加強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確保監測全覆蓋。通過股權投資、土地置換、產業合作等形式兼并重組,組建糧食集團,實施規?;洜I。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糧食行業發展空間。扶持條件好的糧食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特,做成品牌名牌,形成產業集團。大力推進“互聯網+糧食”,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糧食行業,增強糧食部門調控監管服務的信息化水平。落實好由糧食部門牽頭負責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各項考核工作,將糧食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位。
(二)當好“指揮員”
市、縣兩級糧食行政部門需強化“規范”意識,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專項調研,摸準行業、企業實情,掌握行業發展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分析原因癥結所在。要善于“把脈診斷”,明確本地影響行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共性問題。要善于“開方抓藥”,緊密結合當地實際,立足補齊短板和突破瓶頸,細化工作安排,明確工作標準,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為各地加快實現糧食現代流通業基本現代化畫出時間表和路線圖。
(三)當好“檢查員”
深入推進依法治糧,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推廣隨機抽查,創新糧食流通監管方式,規范糧食市場執法行為,強化糧食經營者自律和社會監督,提高監管效能,激發糧食市場活力。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整治糧食收購活動中打白條、壓級壓價、“人情糧”等違規行為和不正之風,嚴防 “賣糧難”,確保國家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到位。高度關注安全儲糧、行業安全生產等影響社會和行業穩定的安全問題,確保不發生壞糧問題和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加大對各級財政扶持的倉儲項目建設的監察,確保項目在質量、安全、廉潔上不出問題。市、縣兩級糧食行政部門要建立督查調研、情況通報、限期報告、跟蹤問效等制度,完善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工作機制。
(一)強化糧食行政部門“一把手”責任擔當
各地糧食局長作為主政一方糧食行業的“一把手”,擔負著領班子、帶隊伍、抓發展、保穩定的重任,要真正提起氣來,沉下心去,堅持實干,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勇于突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久久為功,馳而不息,一任接著一任干,抓改革促發展。
(二)健全地方糧政管理部門主導下的治理結構
要在保留和完善縣級糧政管理機構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深化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以產權制度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實現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多樣化、形式多樣化,激發企業活力。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通過切實履行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權、職責,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運轉和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大力推進政企分開,讓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全面推行經理人員選聘制度,建立科學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使經理人員的報酬與經營業績掛鉤,使經理人員的行為更加規范。
(三)加強行業人才培養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落實人才興糧戰略,加強行業黨政管理、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行業人的素質,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采取與糧食行業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委托培養、在職培訓等方式,加快培養基層一線緊缺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實施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加大重點人才引進力度。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突出憑實績用干部的鮮明的用人導向,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加大對人才建設的投入力度,搭建人才發展平臺,營造人才集聚環境。
(一)要在提高糧食所所長、糧庫主任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按照一個優秀的所長、庫主任“懂經營、會管理、好品行、有能力”的標準及具備“講修養、做實事、敢擔當、重清廉、講團結”的特質要求,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加強糧食業務學習,不斷提升所長、庫主任能力水平。不斷增強所長、庫主任的掌控力、領導力、執行力、學習力,使其做到敢于擔當、守土有責,堅決守好“安全生產、企業穩定、廉政建設”這一工作底線。堅持講信用、沉下心、能吃苦,熟悉政策背景和市場態勢,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深入細分企業經營各環節的盈利點,掌握新技術,確保企業能夠在競爭中求得突破。
(二)要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因企制策,科學制定企業目標考核、重大事項報告、財務聯審聯簽、會計委派等內部管理制度,全面加強和規范企業用工、分配、財務、統計等制度建設,調動企業抓好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加強企業倉儲規范化管理,做到科學儲糧,推廣節糧減損新設施、新技術和新裝備,大幅度降低糧食損耗。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盤活、變賣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堅持合法經營,倡導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企業凝聚力。
(三)要在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上下功夫
堅持從緊緊扭住市場、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強化企業經營核算、挖掘企業潛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促進企業增收節支等入手,推動效益增長,實現企業從“失血”、“造血”到“積累”的轉變、從“保吃飯”、物化投入到增加“流動性”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好企業資金積累,強化資金管理,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積極探索分配激勵機制,激勵人才干事創業,增強企業競爭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