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 徐海 樊小雪 陳龍正袁希漢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省高效園藝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14)
·良種選育·
新秀1號黃心烏雜交制種技術*
宋波 徐海 樊小雪 陳龍正**袁希漢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省高效園藝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14)
新秀1號黃心烏是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配制的雜種一代烏塌菜新品種。本文介紹了新秀1號的特征特性,并從播種育苗、父母本的定植、田間管理、適時收獲等方面總結了該品種的高產雜交制種技術。
烏塌菜;雜交制種;自交不親和
新秀1號黃心烏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配制的雜種一代烏塌菜新品種,2013年和2014年兩年參加江蘇省種子管理站組織的不結球白菜耐抽薹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結果表明,新秀1號的產量、抗病性、小區整齊度和商品性均表現良好,2015年12月新秀1號黃心烏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定名。新秀1號烏塌菜以品質優、抗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等顯著特點受到普遍歡迎,目前已經在江蘇、河南、安徽等地大面積推廣種植。
該品種為烏塌菜雜種一代,株型緊湊,半塌地,葉片近圓形,外葉皺縮、綠色,有光澤,心葉金黃,葉柄扁平,白色。株高11.0cm,株幅19.1cm,葉片長9.4cm,葉片寬8.8cm,葉柄長4.7cm,葉柄上寬1.8cm,葉柄下寬3.2cm,平均葉片數24.9片,單株重176.6g,667m2產量1978.6kg。耐寒性和抗病性較好,耐抽薹性中等,外觀商品性好,口感好,品質優,適宜江蘇省及類似生態條件地區栽培。
2.1 播種育苗
2.1.1 苗床準備
選擇2~3年未種植白菜類作物的地塊作苗床,要求土壤肥沃、地勢較高、易灌易排、家禽家畜不易進入侵害[1]。苗床面積與制種大田按照1∶10配置。播前翻耕曬垡、整平筑畦,苗床畦寬1.5m左右,畦面土壤耙細疏松,畦間需留寬20cm左右、深10cm以上的排水溝。
2.1.2 播種
蘇皖地區的播種期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緯度高,相應的播期要提前。如在安徽和縣地區適宜播期為10月上旬,而江蘇鹽城地區適宜播期為9月25日左右。由于新秀1號黃心烏的父母本初花期和末花期均一致,故應同期播種,播種密度200g/667m2,均勻撒播后用掃帚輕掃再輔以腳踩,起到鎮壓覆蓋作用,然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利于出苗。
2.1.3 苗期管理
應注意及時間苗,一般間2~3次,留強去弱,促進壯苗。需預防黃曲跳甲和小菜蛾等苗期蟲害。苗齡一般40d左右,壯苗要求:長勢好,葉片數12片左右(葉片≥2cm計算入內),葉色濃綠,無病蟲害。移栽前需要去雜,將不符合父母本典型性狀的混雜株、優勢株、病蟲株、弱株、畸形株去除。
2.2 定植
2.2.1 定植田塊的準備
制種田應與芥菜、油菜、菜薹、大白菜、小白菜等作物嚴格隔離,空間隔離距離一般不得少于1000m。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制種田施復合肥(15∶15∶15)20kg、有機肥1000kg做底肥。定植畦寬2m,畦間開寬20cm左右、深20cm以上的排水溝。定植前2~3d噴施金都爾(先正達)除草劑用于封閉雜草。
2.2.2 適期定植
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選擇下午定植,利于緩苗。父母本按照1∶1定植,先栽母本后栽父本,每畦定植8行。定植行距30cm、株距25cm,每667m2定植650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確保活棵。
2.3 田間管理
2.3.1 水肥管理
活棵后,可趁下雨之前,每667m2追施尿素10kg提苗,促進營養生長。嚴冬時期,要保持土壤有較充足的濕度,避免干凍對種株造成傷害。開春之后,溫度逐漸回升,需及時澆水,以水調肥,促進種株盡快發棵。抽薹期、初花期,葉面噴施0.1%~0.15%硼砂,結合噴施0.5%磷酸二氫鉀,以提高千粒重和結實率;末花期,可噴施0.5%磷酸二氫鉀,延緩葉片衰老。
2.3.2 大田去雜
移栽后至抽薹前,要根據株形、葉形、葉色等多次去雜,同時要及時連根拔出田邊零星的小白菜、大白菜、芥菜等,并及時運出制種田銷毀。
2.3.3 放蜂授粉
花期開始后必須有足夠數量的蜜蜂進行傳粉,以晴天中午在地里聽見嗡嗡響為宜。自然蜂量少時需要引進外來蜂源進行充分授粉,一般要求每667m2再放置1箱蜜蜂。
2.3.4 打樁拉繩
新秀1號黃心烏的莖稈較柔弱,且分枝多,授粉后隨著莢果的膨大,根系和枝條支撐能力不斷下降,容易導致植株倒伏,故開花初期需在2m的小畦四周每隔3~4m打1個木樁,用繩子將小畦四周的種株固定,避免倒伏。
2.3.5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軟腐病、霜霉病和菌核病,蟲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蚜蟲,切忌在花期噴施農藥,宜在花前或花謝后噴施,以免殺死蜜蜂。可用10%吡蟲啉1500倍液或3%啶蟲脒3000倍液防治蚜蟲,用2%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防治小菜蛾,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菌核凈l500~2000倍液防治菌核病。
2.4 適時收獲
新秀1號的正反交差異不大,故父母本可以混收。當終花后30d左右,種株半數種莢黃熟,即可趁清晨潮濕時收割。收割時不能帶根,收后在塑料布或水泥地上脫粒,脫粒后及時晾曬。曬種不宜在水泥地上攤薄曝曬,以免燙傷種胚[2]。如遇連續的陰雨天氣,則需放至避雨的地方,開啟風扇,加大通風力度,同時要翻動積壓的種子,避免種子發熱,影響芽率。要嚴防在脫粒、運輸、精選、晾曬等過程中發生機械混雜。干燥的種子應儲藏于通風、干燥處,以防種子回潮發生霉變而降低發芽率[3]。
[1]張愛玲.濟源市大白菜高產制種技術規程[J].河南農業,2008(11):36.
[2]張德雙,汪維紅,張鳳蘭,等.白菜類蔬菜雜交一代種子生產的新問題[J].中國蔬菜,2013(15):47~49.
[3]徐海,陳龍正,宋波,等.東方18號白菜雄性不育雜交制種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7):138~139.
送出一份愛心收獲明媚陽光
江蘇省農業自主創新項目[CX(13)2004],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1403032),“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012BAD01B01)。
**通訊作者,聯系電話:025-8439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