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駱 云
?
寧夏中衛至中亞國際貨運班列(中阿號)首發
文圖/駱云

本刊訊:2016年1月28日12時40分,裝載著約2?500多噸貨物的寧夏中衛至中亞國際貨運班列“中阿號”貨運混編列車緩緩駛出中衛迎水橋鐵路編組站。這標志著中衛貨運中心現代化物流走出國門、邁向世界,一個連接中亞五國的鐵路現代化物流圈正在悄然形成。
開通寧夏中衛—中亞“中阿號”國際混編班列,從打造“一帶一路”鐵路運輸大通道入手,充分發揮鐵路低成本、長距離、全天候、高效能和環保優勢,中衛市將以此為契機,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道路連通、貿易互通,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農產品外銷,加快開放步伐,構建中衛與阿拉伯國家快捷大通道和交通物流樞紐,推動產業轉型、經濟社會發展。
據了解,貨運混編貨源主要從寧夏、山東、河南、上海等地通過鐵路集結到中衛迎水橋(貨場)編組站,然后整列發出。貨物主要有寧夏的化工機械設備、鋼球等,外省區的輪胎、煤化工產品、鋼材、日用百貨等,共計49個車皮,總價值500多萬美元。該班列從中衛始發,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至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車站,然后抵達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全程5?935公里,預計每月開行2列至3列,全程運行10天左右,比傳統海運節省20天至30天。
“中阿號”國際貨運班列的常態化運營,必將凸顯寧夏在絲路經濟帶中黃金節點的作用,為中國制造出口和國外大宗產品進口提供更為便捷的陸路大通道,是寧夏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道路連通、貿易暢通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加快寧夏對外開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