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縣中原明德小學,河北 邯鄲 056400)
數學課評價就是主體,根據一定的目標(指標和標準),利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客體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評價原指評論貨物的價格,質量好壞等。以后廣泛用作衡量人物或事物的價值。對學生的學習等方面進行評價(簡稱評價),“強力提師能,創建新課堂”“對標先進、提升質量”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駕御“生本教育課堂”的教學能力。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學校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以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為評價對象的教育評價活動,是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育評價活動。其綜合性體現在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包括德、智、體、美、勞等諸多方面)。
評價內容的全程性(指確立—過程——努力——評定)。評價多樣化(指同學——教師——家長——學校等多方面評價結果)。
評價作用:
1.反映學生學習的成就和進步,并能激勵學生學習。
2.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并能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方法就必須“強力提師能,創建新課堂”、“對標先進、提升質量”也就是“生本課堂”。
3.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取長補短。
4.使學生形成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養成和發展。
現在教育理論和兒童心理發展指出:人的智慧是多元的;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后所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要用多元、開放的眼光看世界。從這些理論中得知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各自的優勢和閃亮點。對此應該采用校生、師生、生生、家生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機制。體現一個原則----那就是:“強力提師能,創建新課堂”、“對標先進、提升質量”——“生本教育課堂”、“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從以上所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綜合素質教育評價是一種先進的制度理念。綜合素質評價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評價的重要原則。“面向全體”是相對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行為來說的,指每個學生以均等的發展機會。“全面發展”是對學生來講,從學生個人的角度看,全方位尋找自己的發展區,去發展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以生為本”指教師在多元化的評價中始終遵循學生為先,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評價理念。“因材施教”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規定不同的目標,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德”是人一身中從小養成的。學生正是養成良好品德的基礎時期,所以綜合評價要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的養成培養。
目前學校在評價方面采取了許多新的舉措。“強力提師能,創建新課堂”深入人心。如:從記錄到評語,從形式到方法,從考試到多元評價等。這些方法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操作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思想依舊“流于形式”分數掛帥依然存在。升學評價分數依然突出。下面就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做一點粗淺的探討。
①期末進行的素質評價數學部分由:教師——該生同學——學生本人三方面給出評價,倡導的評價的多元化。卻沒有細致可行的方案出臺,使評價流于形式。
以學生互評為例,僅用一堂課時間,缺乏足夠的素材,憑印象給其他同學評定等級,有的只由教師一人包攬全部。對一個學生數學水平的評價應該像醫生診斷病人病情一樣要全方面了解,才能正確評價。
②學生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的結果沒有真正得到尊重,尚缺乏信度。
對此,要對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學會生互評、生自評逐漸學會能夠客觀公正的去評價。
課堂評價是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狀況的一種及時評價。隨著“強力提師能,創建新課堂”、“對標先進、提升質量”——“生本教育課堂”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懂得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從中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評價在教學中的總結、矯正、促進和成就作用。特別是利用評價激起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作業評價由百分制改為等級制,目的是淡化分數意識。教師批改作業,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考察學生在獲取知識中掌握情況,使教師能正確評價每個學生。
總之,從作業中發掘學生不同領域的長處和閃光點,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作業評價發揮激勵、促進、成就的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始終注重對學生心理、認知習慣發展水平的發現、觀察、研究,積累對學生正確的素質評價方案,能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