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第三中學,廣西 桂平 537200)
所謂課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利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課程內容,從而得到發展。因此,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主要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價值觀三個指標之間的綜合發展。所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收獲、得到提高和進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知識認知方面,學生完成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少至多的過程;另一個是在情感方面,學生對于授業內容越來越喜歡、越來越感興趣。一般來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學生是否對課堂內容感興趣、是否具有自主性以及是否掌握學習的方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雖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表現的層次和方面各不相同,但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指標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生是否得到了進步或發展。對于學生來說,進步不僅體現在對知識的掌握方面,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也需要通過個性化的思維過程來加深理解。掌握了理論知識還需要將知識轉化為解題的技能,這只能通過不斷的訓練,但是這種訓練對于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會造成壓抑感甚至傷害。因此,把握好訓練的分寸尤為重要。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終目的是不斷提高學生的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短期發展和長期發展。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應當既促進學生的短期發展,也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短期發展,而忽視了對學生而言更為重要的長期發展。
論語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習歷史的學生來說,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關注、認同和理解歷史知識。正因如此,在高中歷史課堂是,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高中的歷史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的導入語應該簡單明了,選擇學生生活中能夠遇到的事,當然,最好是學生熟悉的并且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學生對于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對于課堂教學來說便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興趣,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的循循善誘也就有了極大地好奇。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課堂的相關內容,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使學生從聽眾轉變為主動討論,主動學習。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極大的影響。而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1 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和積極的情緒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常常起著引導作用,教師的授課語言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幽默風趣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一般更為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教師的教學情緒會感染周圍學生的學習情緒,積極的教學情緒,能夠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吸引學生仔細聆聽課堂內容。
1.2 利用課本插圖,增強直觀性
高中歷史教材中有很多簡潔的插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課本插圖、地圖以及代表人物的畫像,通過查閱資料進行豐富,來幫助學生解決死記硬背歷史知識的難題。同時,圖片可以更加直觀的將文字轉化,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加學生的記憶。
1.3 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歷史學科具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過去性。但是這些過去的東西有明確的時間、地點、過程、人物和背景。由此可見,歷史不應該是僅僅以文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更應該是立體的、生動的。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創設情境,可以將歷史事件和人物從想象中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歷史、接受歷史。
新課改更加注重提高知識的實際運用。因此在高中的歷史課堂上,應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從而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同時教授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這也是課堂有效性的另一個體現?!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學生不應該僅僅在死記硬背,更應該懂得的是思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般要依靠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樂于思考、積極討論。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過查閱資料、深刻思考,對于學生來說,是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而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沒有結論或結論模糊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進行探討和分析,這對學生來說,能夠不斷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教學不應當僅僅是語言、文字的傳遞,更應當是通過教師本身的能力向學生傳授言語技能。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為了提高考試成績,教師常常將側重點放在歷史知識的教學上,而不注重于向學生教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隨著教育理念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應該由以往的“以本為本”轉向新課標下的“以用為本”。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應該著重于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樣才能真正的將學生變為學習的主體,才能將知識轉變為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尤為重要的,教師的教學能力、視野和知識面對于學生的影響極其重大。一名高中歷史教師,不但應該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充電,也應該增加自己的知識范圍,開闊自己的視野。從實際出發,走出課堂,走進社會,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并尋找能夠引發學生研究和討論的資源。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應該包括個人魅力,高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人格魅力有著極強的辨識能力,風度翩翩、處事優雅的教師是吸引學生目光的。而對于教師來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比較容易獲得學生的崇拜,得到學生的認可。從學生的普遍想心理來說,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老師所教授的課程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也是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方式之一。
而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一定要培養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成為“樂之者”,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走近歷史。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授學生以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通過不斷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方式。最后,依靠教師“學富五車”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行為中,變被動為主動。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