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前言: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受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等多重影響。自中國對外開放以來,中國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發展,中國的世界化發展不僅為中國帶來了經濟的發展與政治地位的提高,隨之而來的還有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沖擊。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的價值觀、生活習慣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異,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進行研究,有助于中國在對外交流中避免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沖突,也有助于認清中華民族的自身文化特點。
中西方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不同,除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帶來的天然差異影響之外,中西方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還受本國的自身發展與世界各國的整體發展的影響。天然的發展因素給了中西方人民不同的體格,膚色和食物,歷史發展的偶然性也對中西方文化的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價值觀、語言、飲食文化、禮儀等各個方面,中西方文化既有一定的統一性,又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1]中西方文化在某一領域的差異并不單單是這一領域上的差異影響的結果,而是中西方國家在各自文化的各個方面的發展相輔相成而造成的,因而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研究,在研究各自領域的不同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文化發展的整體差異。
千百年的文化積淀為中西方人民帶來了不同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價值觀上的差異是文化差異在內在思想上的體現。西方人的價值觀中對于個體發展的觀念根深蒂固,強調個體的差異性,對自我價值與自由的思想觀念極為重視,個人為個人負責,崇拜個人奮斗,因而對自己收獲的成就與贊美毫不掩飾的興奮和自豪。中國人的價值觀則強調社會的統一性,個人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而存在,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因此在個人獲得成就或贊揚時多用謙辭,并不過分的表達喜悅與興奮。
在語言方面,西方人的主要語種是英語,漢語和英語在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上均有一定的差異。漢語的表達方式更傾向于含蓄委婉的表達,在得到表揚時多用謙辭,在表達感謝時的語言方式單一。與中國人的謙虛內斂不同,西方人的表達方式更傾向于直接和熱烈,語言更為辛辣,在接受表揚時、批評、表達感謝等時候,情緒反應更為直觀激烈而帶有感染力。語言作為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體現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除了表達方式與語法結構的不同,語言還能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文明禮儀等方面的差異,如西方人喜歡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中國人則還考慮著語言的得體,西方文化相對來說較為動態和外向而中國文化則相對靜態和內向。[2]
中華文化在飲食上受農耕文化的影響較重,因而在飲食上偏向于素食,烹飪方式多為蒸、煮、炸,同時受傳統中醫學藥食同源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在飲食方面更注重飲食結構的合理性以及飲食對于身體的調節作用,因而中國人的體型較為瘦小。在西方國家,由于飲食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的不同,西方國家更傾向于肉食,烹飪方式多為烤、煎炸、烘焙等,用油多為黃油等動物性油。西方人攝入能量較之于中國人更多,因而在體型上西方人更高大和肥胖,性格上中國人較為儒雅,西方人較為熱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打開國門的同時也直觀地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使得中國對比出了自身在文化層面上的不足,同時加快了國內思想解放的步伐,摒棄傳統觀念中的腐朽落后思想,促進了我國在文化領域的進步。同時,在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對比研究時,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得以展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經過歷史沉積而形成的獨特文化,中國在走出世界的時候,也將中國文化帶向了世界,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崛起中的大國的形象,中國的特色文化的展現在中國的對外交流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即便如此,中國在現階段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行列,西方外來文化的流入,對中國自身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大部分被國人淡忘甚至摒棄的現象十分普遍,盲目的崇洋媚外的思想較為嚴重。西方國家如美國是以宗教立國,國民宗教文化具有十分普遍的影響力,與之對比可以發現,中華文化缺乏民族氣節的普遍適應性,中國特色文化在傳承與發展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中西方文化差異對中國的負面影響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積極提升民族自信力與優化文化傳承方式是緩解負面影響的重要方式。
中國國門的打開,在中國經濟取得了全球化發展、國際政治地位逐漸提升的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文化走出了國門,也面臨著西方各色文化差異的沖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各自國家帶來了不同的行事風格,了解西方文化與中方文化的差異之處,可以幫助中國緩解因文化差異帶來的交流阻礙,避免因文化誤解而造成的沖突。同時有利于中華文化在時代中發展時對外來文化進行理性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中華文化的良性發展。
中西方文化受歷史起源以及所處地理環境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發展特征,在當今時代,受經濟全球化因素的主要影響,中西方文化既有統一之處,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可以幫助中國更好的走向世界,同時也更加明確中華文化對于本國發展的重要性,讓中國在世界形形色色世界文化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獨特性,合理的吸收西方文化的優點,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