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赫琳;編者:葉繼舟
?
中國語情月報2016年4月號
主編:赫琳;編者:葉繼舟
4月是一個萬象更新的季節。語言資源保護穩步推進,首檔“保護非物質文化明星動員”節目開播,首家語言博物館揭牌。播音員念“六安”為“liu 安”引發爭議,正反雙方擺出文獻材料論證,讀音標準問題成熱點。掃除“語言垃圾”的呼聲日漸高漲。我們特將4月語情擇要選編如下,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語言資源保護穩步推進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本月啟動了貴州、天津兩個省份,遼寧、山東的語保工程建設亦有序開展;湘鄂豫皖贛冀六省電視臺齊力打造首檔“保護非物質文化明星動員”節目,我國首家語言博物館在廣西賀州揭牌,語言資源保護得到了各方支持。
1.六省電視臺齊力打造首檔保護非物質文化明星動員節目
(來源:新浪湖南,4月3日)
2.貴州省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楊茜,中新網,4月7日;語信司,4月8日)
3.首家語言博物館在賀州揭牌
(來源:駱怡,《廣西日報》4月16日)
4.語信司赴遼寧調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情況
(來源:語信司,4月18日)
5.山東省40個方言調查點列入國家語保工程
(來源: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4月27日)
6.天津市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來源:《今晚報》4月27日;語信司,4月28日)
(二)播音員念“六安”為“liu安”引發爭議
1.人民日報官微發起投票,超八成網友支持“六安”念作“六(lù)安”
(來源:鐘煜豪、張家然、蔣子文,澎湃新聞,4月29日)
2.播音員念“六安”為“liu安”,拿《現代漢語詞典》證明發音正確(來源:央廣網,4月30日)
3.論“六安”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源:謝偉鋒,荊楚網,4月30日)
1.《格薩爾》說唱有望實現語音自動識別
(來源:廖云路,《西藏日報》4月4日)
2.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漢語拼寫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來源:徐川山,《語言文字周報》4月6日)
3.中紀委:將“副職”叫成“正職”是語言賄賂
(來源:陳軍,《中國紀檢監察報》4月6日)
4.北外與首都機場簽署多語言服務共建協議
(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4月14日)
5.首款蒙古語語音識別合成系統問世
(來源:胡左,《科技日報》4月16日)
6.《新華字典》獲吉尼斯記錄將加注網絡語推出手機版
(來源:京華,《海南日報》4月18日)
7.《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第三輯)》全球首發
(來源:陳鵬、李瑞娜,《光明日報》4月18日)
8.壯語廣播劇《山歌》與聽眾見面
(來源:龍王,《廣西日報》4月20日)
9.印尼舉辦“開放與交流”華文教育主題座談會
(來源:李瀟,中國僑網,4月21日)
10.法律語言研究要立足實踐
(來源:潘玥斐,《中國社會科學報》4月22日)
11.市中法駐村工作隊組織開展藏漢“雙語”學習活動
(來源:群宗,《拉薩晚報》4月26日)
12.中國翻譯協會“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主題講座在京舉辦
(來源:中國譯協網,4月26日)
13.國臺辦:繼續推動和深化兩岸語言文字交流合作
(來源:羅旭,《光明日報》4月27日)
14.“普通話審音原則制定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通過專家鑒定
(來源:語信司,4月27日)
15.《中國企業“走出去”語言服務藍皮書》發布會暨語言服務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來源:中國譯協網,4月27日)
16.掃除“語言垃圾”得有鐵掃帚
(來源:張音、于洋、吳姍,《人民日報》4月28日)
17.2016京交會語言服務版塊聚焦“一帶一路”與語言服務的機遇和挑戰
(來源:許允兵,中國網,4月28日)
18.教育部語信司與武漢大學簽約共建語情研究中心
(來源:明海英,中國社會科學網,4月28日)
19.四川方言電影登陸網絡引熱議
(來源:常雄飛,《四川日報》4月29日)
20.“和”成為“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29日)
21.2016年度國家語委科研機構工作會議在武漢大學召開
(來源:國家語委科研機構秘書處,4月29日)
22.語文是決定你一輩子的事
(來源:陳平原,《解放日報》4月29日)
(赫琳 葉繼舟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430072)
說明:限于篇幅,本刊擇要選取新聞標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