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10000)鄺麗萍 盧海偉 謝建萍
細菌感染是由于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后并在人體血液循環系統中生長繁殖的疾病,細菌在血液循環系統內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毒素和代謝產物,進而引發全身性的炎性感染癥狀,是引發高燒、寒戰、皮疹、關節痛、肝脾腫等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1]。近年來針對細菌感染的臨床診斷研究,國內外臨床學者做出了許多分析研究,并認為血液標記物能夠作為診斷細菌感染的主要判定因子,對檢驗細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有很大幫助,其中中性粒細胞CD64、C-反應蛋白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大血液標記物[2]。本文采用meta分析CD64、C-反應蛋白兩種血液標記物在診斷細菌感染方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現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中性粒細胞CD64”、“C-反應蛋白”、“細菌感染”“靈敏度”、“特異性”等為關鍵詞,檢索EMBASE、pubmed、中國知網、維普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等中外數據庫,收集這些數據庫自建庫至2015年中有關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的臨床研究文獻。文獻入選標準:①與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文獻;②研究以細菌感染為標本進行檢測的病例;③實驗組采用CD64作為檢測細菌感染靈敏度和特異性的檢測指標,對照組采用C-反應蛋白為檢測指標。
1.2 方法 將收集來的符合條件的文獻仔細閱讀,評估納入研究偏倚的風險性,抽取兩位評價者進行獨立質量評估,采用隨機平均分配方法。以meta分析要求檢索原始文獻的質量,對符合要求的文獻做meta分析,計算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優勢比,評估兩種檢測指標的特異性和敏感度。
1.3 統計學分析 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采用m e t a分析法分析,數據統計使用RevMan4.2進行統計學分析,一致性檢驗采用x2檢驗,當I2≥50%表示異質性可接受,I2≤25%可使用固定模型分析,25%≤I2≤50%可使用隨機效應模型。
2.1 檢索結果和質量評估結果分析 以“中性粒細胞CD64”、“C-反應蛋白”、“細菌感染”“靈敏度”、“特異性”等為關鍵詞,檢索EMBASE、pubmed、中國知網、維普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等中外數據庫,初步檢索結果:Cochrane Libary檢索文獻425篇,EMBASE檢索文獻12篇,pubmed檢索文獻235篇,而中國知網、維普網等沒有相關文獻。對初步檢索的資料進一步細化分析,檢索出符合備選標準的文獻共8篇,臨床診斷陽性病例共548例,臨床診斷陰性的總病例數712例。根據質量評估標準,在兩位資深評價者對符合標準的8篇文獻進行質量評估,質量等級為B級。
2.2 Meta分析 在對比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過程中,臨床診斷陽性病例共548例,實驗組真陽性病例436例,對照組真陽性325例,根據Meta分析得出I2=71.6%,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得出[OR=2.78,95%CI(1.58,4.93)],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CD64在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明顯優于C-反應蛋白(P<0.05)。
在對比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過程中,臨床診斷陰性的總病例數712例,其中實驗組真陰性病例636例,對照組真陰性622例,根據Meta分析得出I2=50.6%,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得出[OR=0.78,95%CI(0.58,0.93)],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在診斷細菌感染的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
細菌感染會引發全身性的炎性感染癥狀,是導致高燒、寒戰、皮疹、關節痛、肝脾腫等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3]。很多致病細菌有遷移性,會導致病灶遷移,引發感染性休克。細菌感染多發生于老人、兒童、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嚴重者會引發敗血癥或膿毒血癥。中性粒細胞CD64是一種分布在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抗原遞呈細胞表面的細胞種類,受到細胞因子的調節作用明顯[4]。該細胞親和性強,在中性粒細胞表面呈現低水平表達,但是在細菌細胞及其代謝物中會短時間上調,是診斷細菌感染的重要血液標記物。C-反應蛋白常用于各種炎癥反應、壞死組織、組織損傷等病情評估和療效考核過程中,臨床診斷價值較高[5][6]。CD64和C-反應蛋白二者在診斷細菌感染中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對比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過程中,臨床診斷陽性病例共548例,實驗組真陽性病例436例,對照組真陽性325例,根據Meta分析得出I2=71.6%,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得出[OR=2.78,95%CI(1.58,4.93)],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CD64的在診斷細菌感染的靈敏度明顯優于C-反應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比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診斷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過程中,臨床診斷陰性的總病例數712例,其中實驗組真陰性病例636例,對照組真陰性622例,根據Meta分析得出I2=50.6%,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得出[OR=0.78,95%CI(0.58,0.93)],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CD64和C-反應蛋白在診斷細菌感染的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綜上所述,在診斷細菌感染中,CD64的敏感性優于C-反應蛋白,二者診斷細菌感染的特異性效果相當,無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