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華
(四川省屏山縣屏山鎮人民政府,四川 屏山 645350)
?
淺談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吳成華
(四川省屏山縣屏山鎮人民政府,四川 屏山 645350)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政府對旅游業持續支持、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已經成為繼住房、汽車消費之后的新的消費熱點,旅游業已成為國民支柱性產業。屏山縣發展農業生態旅游觀光,農業與旅游有機結合,實現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本文介紹了屏山縣發展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的有利條件,分析了屏山縣發展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發展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提出相應對策。
屏山鎮;農業;生態旅游
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位于新縣城岷江北岸,轄屏山鎮涼壩、王場、莊子、永康等4個村,幅員面積31.11km2,覆蓋人口10588人,耕地面積705.87hm2,森林覆蓋率達35%。區內資源豐富,現有高標準茶園733.33hm2,面積為333.33hm2的油樟場1個,庫容154萬m3的五指水庫(雷家溝水庫)1座。2015年投入3000萬對該園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配套設施等進行了升級打造,現規劃投入10334.2萬元,用于茶園、油樟園、漁業、農家樂等產業發展,包括農房風貌改造,莊子村茶葉展示館、停車場、公廁、垃圾箱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村級公路、機耕生產路、便民路等基礎設施配套,以進一步完善園區各項功能。
1.1區位條件
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位于屏山新縣城的屏山鎮,距宜賓市城區23km,距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46km,屬宜賓“半小時核心經濟圈”和“成渝兩小時經濟圈”,具有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獨特的區位優勢。
1.2交通現狀
水陸交通便捷,水運有岷江河黃金水道,陸運有已經建成的沿江一級宜屏快速通道23km直達宜賓,即將建成的 “宜賓-樂山”高速公路連接線和成貴高鐵屏山站,區內村道四通八達,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形成了鐵路、公路、航運的立體交通網絡。
1.3資源條件
項目區為河谷壩地及淺丘陵地帶,最低海拔276m,最高海拔1190m。氣候溫和(年平均日照時數1120~1140h,年平均氣溫20℃),無霜期在320d以上,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1200mm)。區內旅游資源豐富,現有極具開發價值的小(一)型五指水庫(雷家溝水庫)和劉家大院的休閑垂釣園區;有高標準早春茶園面積達733.33hm2的萬畝早春茶園區,實現茶葉“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目標;有面積達733.33hm2的缸坪油樟場,屬宜賓“油樟王國”的一部分,農業生態旅游資源豐富。
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發展雖然擁有很多自然資源優勢,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主要表現為:
2.1發展規劃起步較遲,定位不高
自“屏山縣2015年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統攬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綜合示范區項目”建設以來,屏山鎮才正式提出農業生態旅游發展計劃——《屏山鎮江北農旅觀光示范園發展規劃》。屏山鎮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定位為基礎性休閑觀光及一般的鄉土農情體驗,缺乏參與性和互動性,缺乏充分的市場分析及目標市場研究,很難形成旅游品牌效益。
2.2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專業人才匱乏
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區群眾素質較低,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及農業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缺乏。
2.3基礎設施等旅游綜合配套體系不健全
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園區的休閑、度假、購物、娛樂、餐飲等設施配套不到位,交通設施還不夠完善,接待能力差。
2.4項目建設資金不足,未有效捆綁整合使用其他資金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要有資金保障,屏山縣江北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建設投資主要由政府投資,投資渠道單一且資金嚴重不足。截止目前,2015年僅投資0.3億元用于現代農業集中示范項目建設。資金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的建設進度。
3.1政府推動,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高起點宣傳打造旅游品牌
規劃是農業生態旅游建設的基礎,是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和指導、調控農業生態旅游建設的重要依據。建設農業生態旅游,應制定起點高、定位準的高質量規劃。針對屏山縣城周邊缺少休閑場所,生態旅游資源建豐富的特點,建議以五指水庫以及萬畝早春茶基地和缸坪油樟場為核心區,集中升級開發打造4A級鄉村旅游景點,進一步宣傳具有屏山濃郁地方特色的早茶文化和旅游資源。采取制作高規格宣傳短片方式,通過電視、廣播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以及旅行社、廣大市民等,多方位、多渠道宣傳屏山早春茶園、香樟樹林、五指水庫、紅楓林道等生態旅游資源以及特色生態產品、旅游線路、深度體驗游、價格優惠等,讓更多人了解屏山、走進屏山、愛上屏山。積極探索“互聯網+開心農場”、戶外拓展、露營體驗等互動參與式旅游產品,聚集人氣,留住游客,提升屏山旅游競爭力,努力打造一個高規格的農業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景區。
3.2注重園區群眾素質提高和職工培訓及專業人才的引進,加強人員管理
第一,通過開辦學習班、技術培訓等方式免費對園區群眾開展技能、技術和文化培訓,普遍提高群眾素質。第二,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餐飲服務、住宿接待、對外宣傳等基本技能職業培訓,進一步增強農業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農業生態旅游人員服務能力和素質。第三,引進專業人才,確保農業旅游項目建設的技術指導服務和運營管理。
3.3統籌項目建設,加強農業旅游觀光園內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設施建設
建議在充分調研、合理規劃、科學決策的基礎上,結合新農村建設、扶貧、交通、農業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生態旅游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為提升農業生態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一是進一步改善園區內部交通環境,形成村與村之間相通的交通網絡,實現區內各旅游景點整合利用,優化旅游線路。二是積極培植發展特色突出的星級農家樂、漁家樂等,合理配置鄉村酒店和特色鄉村賓館,確保園區接待能力。
4.1要全方位推進招商引資
采取會展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辦法,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擴寬融資渠道。
4.2要加大對上爭取
積極爭取省市縣政府以及旅游、文化(文物)、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在項目、資金、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確保農業旅游開發建設資金及時到位,農業旅游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2016-7-14
吳成華(1975-),男,農藝師,現就職于屏山縣屏山鎮政府。E-mail:616907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