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秀,易紅玉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部,南昌330006)
?
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圍術期護理
張華秀,易紅玉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部,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探討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圍術期護理方法。方法對30例實施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的椎間盤源性腰痛患者進行詳細術前指導、心理護理及術后功能鍛煉指導等圍術期護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前術后疼痛程度。結果30例患者術后次日均可下床活動,疼痛癥狀在3 d內緩解,術后第4天出院,住院期間無護理并發癥發生。術前VAS評分(6.54±1.23)分,術后為(2.19±0.36)分,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減輕(P<0.05)。結論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是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能明顯減輕或消除臨床癥狀;術前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正確的體位訓練,術后科學、規范的專科護理及功能鍛煉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椎間盤源性腰痛; 經皮穿刺; 射頻; 亞甲藍注射術; 護理
椎間盤源性腰痛是由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導致椎間盤內部化學致痛物質引起竇椎神經刺激所產生的腰痛[1]。近年來椎間盤源性腰痛的發病率呈逐漸增加趨勢,有文獻[2-3]報道,約70%的成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椎間盤源性腰痛[4]。亞甲藍能滅活椎間盤內的神經纖維和受損感受器,降低椎間盤內致痛神經纖維的痛閾,能有效地緩解癥狀,且長期臨床療效穩定[5]。射頻消融聯合椎間盤內亞甲藍注射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方法[6]。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對30例椎間盤源性腰痛患者實施了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治療,經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對其圍術期護理體會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0例椎間盤源性腰痛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齡23~65 歲,平均39.8歲;腰痛時間8個月~10年,平均4年5個月。其中14例為單間隙椎間盤疾病,16例為雙間隙以上椎間盤疾病;L3/4 4例,L4/5 18 例,L5/S1 8例。視覺模擬評分(VAS):中度疼痛(4~6分)19例,重度疼痛或劇痛(7~10分)11例,術前VAS評分平均為(6.54±1.23)分。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治療。患者在DSA臺上取俯臥位,腹下墊軟枕,使腰平直暴露,根據術前X線、CT、MRI影像資料在體表標記,用7號穿刺套管針(長9.7 cm、裸端5 mm)行局部麻醉,于安全三角或小關節內緣入路,達責任間盤內靠近椎體后緣處,注入造影劑0.2~0.5 mL,造影所示影像與MRI所見高信號區相合,造影過程中患者腰部激惹征明顯,注射0.2%亞甲藍0.2~0.5 mL。置入射頻針電極,感覺、運動未誘發出下肢異感及肌肉運動,再給予70 ℃ 30 s×1次,80 ℃ 30 s×1次,90 ℃ 60 s×1次,95 ℃ 90 s×2次連續射頻。
1.3預后
30例患者術后次日均可下床活動,疼痛癥狀在3 d內緩解,術后第4天出院;住院期間無護理并發癥發生。術后VAS評分0分16例,1~3分13例,4~6分1例,平均(2.19±0.36)分;與術前(6.54±1.23)分比較顯著降低(采用配對t檢驗,t=9.96,P<0.05),表明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效果良好。
2護理體會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是項新技術,患者及家屬對手術認識不足,存在思想疑慮。因此,術前責任護士應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耐心與患者及家屬交流,詳細講解手術的方法、優點、配合注意事項,如該手術在局部麻醉、影像下進行,定位精準,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1 d即可起床,創口只是一個針眼等;現身說法,向患者介紹病房該手術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
2.1.2疼痛護理
采用VAS法每日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對重度疼痛患者,采取臥硬板床、脫水消炎止痛等治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聽音樂、聊天、看電視等。
2.1.3體位訓練
術前2 d 協助患者進行手術體位耐受訓練,即協助患者行俯臥位腹下部墊-軟枕腰部過伸訓練,頭偏向一側,雙手向后,持續俯臥1 h以上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2.2術后護理
2.2.1觀察雙下肢感覺和活動情況
術后回病房為患者佩戴好腰圍,密切觀察及評估患者腰腿痛的程度、性質、時間、誘發因素,檢查患者雙下肢的肌力及感覺情況,指導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2.2功能鍛煉
術后當天鼓勵患者床上活動雙下肢,如做直腿抬高試驗、抱腿、蹬腿運動,3~4次·d-1,5~10 min·次-1;術后第1天佩戴腰圍下床適當行走;為促進患者術后脊柱的穩定,防止肌肉疲勞產生酸痛[7],術后第2天適當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如顛腳運動、挺腹運動,3~4次·d-1,10 min·次-1;術后第3天踢腿運動,術后5~7 d采用5點支撐法,2次·d-1,20 min·次-1;術后2周行燕飛法進行鍛煉,2~3次·d-1,30 min·次-1,逐漸增加次數,以減輕炎癥、水腫和粘連,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
2.2.3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進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適量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2.2.4出院指導
全休并相對臥床休息1個月;正確使用腰圍1個月,半年禁止負重,少彎腰,避免外傷、久蹲、久坐;術后繼續進行腰背肌鍛煉,堅持半年以上;性生活應在出院2個月后,且采用患者在下位;3個月后復診,6個月后復查腰椎CT或MRI,隨診1年。
3討論
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減壓聯合亞甲藍注射術是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一種新技術,患者難免擔心手術安全性及治療效果。通過術前的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解除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的顧慮,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患者均能積極主動配合手術、治療及護理。術前體位訓練、疼痛護理,術后密切的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及有效的功能鍛煉,是手術成功和功能恢復的重要保障。本組30例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動,術后4 d均出院。30例病例跟蹤隨訪,患者術后腰痛明顯緩解,術后3個月復查恢復正常,未出現并發癥,因此,有效的圍手術護理對手術療效和患者康復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熊偉,宋健治,肖少雄.椎間盤造影亞甲藍盤內注射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療效分析與探討[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7,15(9):6-8.
[2]楚萬鐘,李曉光,邱思強.椎間盤源性下腰痛[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B):131-133.
[3]Mayer J,Mooney V,Daagenais S.Evidence-informed management of chroniclow back pain with lumbar extensor strengthening exercises[J].Spine J,2008,8(1):96-113.
[4]李德彬,袁凌偉,桂曙光,等.射頻消融聯合椎間盤內亞甲藍注射治療25例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12(1):47.
[5]彭寶淦,候樹勛,聞文,等.椎間盤內亞甲藍注射治療椎間盤源性下腰痛[J].中華醫學雜志,2006,11(8):782-784.
[6]史春茂,王明復,杜明奎.射頻消融加椎間盤內亞甲藍注射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J].醫藥,2010,32(12):1555.
[7]竇永霞,李鳳鳴,楊萍.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分子消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8,29(4):313-314.
(責任編輯:況榮華)
收稿日期:2015-04-13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194(2016)01-0058-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