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慧敏,邱 珊,劉 錚,姜 娜
(南昌市第九醫院急診科, 南昌 330002)
?
37例急性食物中毒護理體會
涂慧敏,邱珊,劉錚,姜娜
(南昌市第九醫院急診科, 南昌 330002)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綜合應急護理方法。方法對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實施綜合應急護理方案,快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盡早催吐、洗胃及做好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急救護理措施。結果37例患者均在1周內全部治愈出院,無一例患者死亡及出現后遺癥。結論食物中毒多為突發性、群體性,因此在救治時應該全面組織護理工作,盡早催吐、洗胃以減少毒物吸收, 快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同時也要注意患者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等。
關鍵詞:食物中毒; 急診; 護理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后所出現非傳染性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1]。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最為常見是細菌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肉毒桿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往往呈群體性、突發性,發病人數多且有進食同一種或幾種食物史,癥狀特點相似,一旦發生食物中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救治[2]。南昌市第九醫院急診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37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通過及時的搶救和綜合護理,入院1周內患者均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齡8~72歲,平均(37.4±5.3)歲。主要癥狀為進食后1~9 h出現不同程度頭暈、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乏力等,部分患者出現發熱、電解質平衡紊亂和脫水等癥狀,見表1。
治療與預后: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維持有效循環,經及早催吐、洗胃、補液、解毒、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和全面護理后,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均搶救成功,未出現死亡病例,且均未出現后遺癥。12例患者2 d后出院,10例患者3 d后出院,7例患者4 d后出院,4例患者5 d后出院,4例患者6 d后出院。
2護理措施
1)合理分工,提高護士應急護理能力。由于急性食物中毒起病急、病勢兇險,并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甚至導致死亡,并且其多為群發性,所以護士首先要克服了緊張的情緒,做到合理分工,提高應急處事能力,保持頭腦清醒、動作敏捷、忙中有序。同時,必須熟練掌握急救知識和操作護理基本技能,如快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準確應用急救藥品等。
2)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維持有效循環。立即建立靜脈輸液通道是急救的關鍵,保證輸液利尿、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補充血容量等。根據患者的用藥和病情特點,尤其是注意輸液速度。嚴格執行靜脈輸液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急救藥品要切記“三查七對”。加強在輸液過程中巡視,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密切觀察注射部位皮膚有無紅腫,針頭有無脫出、阻塞,輸液器和針頭銜接是否良好,輸液管道有無扭曲、受壓,輸液速度是否適宜,以及觀察輸液瓶內液體量等,及時在輸液卡或護理單上做好記錄[3]。
3)早期、迅速、徹底催吐、洗胃是搶救的關鍵。輕癥患者采用催吐的方法,爭取將尚未吸收的毒物從胃中排出,讓患者每次喝溫開水200~300 mL,用手反復刺激咽喉部以催吐,大多數患者都能按要求執行,個別患者經協助用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后也能催吐;重癥患者采用電動洗胃機反復洗胃,洗胃液以清水為宜,以洗出液無食物殘渣、清澈透明、無異味為標準,力爭徹底清除毒物。在洗胃過程中,一次流入胃內的液體量不超過500 mL,以免引起窒息的危險,應隨時觀察患者面色、呼吸、脈搏和血壓的變化,如患者感到腹部疼痛,灌洗出的液體呈血性或出現休克的現象,應立即停止,通知醫生,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4]。
4)維持基礎生命體征,嚴密監測心率、血壓及尿量的變化。維持患者血壓不低于90/60 mmHg,保證患者各臟器的基本功能。嘔吐時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證呼吸道暢通。給予吸入氧流量為2~3 L·min-1的氧氣,保證氧飽和度正常。在搶救治療中,必須要認真、細致觀察患者意識、面色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時報告醫生,便于贏得救治時間。
5)做好心理護理至關重要。患者發病突然,沒有心理準備,且就診患者集中、場面相對混亂,所以大多數患者有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甚至擔心預后。因此,接診護士在觀察病情的同時,要做好解釋、安慰工作,關心和照顧患者時語言要親切,態度要真誠,服務要細致,用真誠的行動實現護士和患者之間的相互信任,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應該更多耐心講解,使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減輕心理恐懼,使患者情緒穩定,以沉著、冷靜的態度有條不紊的安排搶救治療[5]。
6)合理飲食護理。病情輕者,給予清淡流質、易消化飲食,鼓勵患者口服補液;劇烈嘔吐者,應暫時停止飲食。并要求患者及家屬嚴格遵守,監督患者的飲食方面的配合,隨病情好轉,飲食由少到多,從流質到普食,給予易消化、清淡飲食,并少量多餐。
3討論
急性食物中毒具有群發性、發病急、病情重等特點,筆者體會到在接診患者時,醫護人員均應果斷、迅速的判斷和積極處理,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識和操作技術,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和保護呼吸道通暢是急救的關鍵,保證急救藥品、器械處于應急狀態,為患者贏得生存時機,挽救患者的生命,搶救時才能做到忙而不亂,緊張有序。如搶救護理得當,病死率會大大降低[6]。及時有效而細致入微的護理在搶救急性食物中毒中十分重要,準確及時的觀察病情,可以幫助臨床醫生迅速處置中毒的搶救,同時要尊重、同情、關心、理解患者,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幫助患者克服焦慮情。
現代護理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護理在急救工作中所發揮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求護士在面對不同程度的中毒患者時,要始終做到臨危不亂,切實掌握過硬的護理技能,各項護理操作嫻熟、協調、完整,盡最大努力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在出色完成搶救任務的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讓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本組37例患者在積極搶救及正確的綜合護理下,均得以在1周內痊愈出院,搶救成功率100%,且均未出現任何后遺癥。
參考文獻:
[1]陳灝珠,林果.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62-483.
[2]楊紹基,任紅.傳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8.
[3]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62-163.
[4]陳小玄,周華華.一起誤食油桐子中毒的急救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12,15(10):134.
[5]劉曉虹.護理心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54-62.
[6]牛鴻爽.78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應急護理措施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060-2061.
(責任編輯:況榮華)
收稿日期:2015-04-28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194(2016)01-0067-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