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夏壽江
(1.四川省渠縣豐樂鄉農技站,四川 渠縣 635208;2.四川省渠縣農科所,四川 渠縣 635200)
?
渠縣超級雜交中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高產栽培技術
何建明1,夏壽江2
(1.四川省渠縣豐樂鄉農技站,四川 渠縣 635208;2.四川省渠縣農科所,四川 渠縣 635200)
摘要:2014年渠縣豐樂鄉躍寨村種植7.07hm2超級雜交稻,攻關片平均單產712kg/667m2,攻關田塊最高單產達824kg/667m2,帶動全縣推廣Y兩優1號等達2666.67hm2,水稻平均增產150kg/667m2,增加總產6000t,為渠縣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超級雜交中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栽培技術
渠縣豐樂鄉躍寨村地處四川省川東渠江河畔,位于30°38′~31°16′N,106°58′~101°15E,海拔300m左右。渠縣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春季回暖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伏旱。7月中旬起,伏旱高溫天氣頻繁,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炎熱干旱高峰期,極端高溫達40℃以上。
水稻生產是渠縣農業的支柱產業,常年種植水稻面積35.33萬hm2。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縣推廣三系雜交稻,但產量始終徘徊在400kg/667m2左右。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在耕地減少的情況下,只有提高單產才能穩定總產,增加農民收入。為此,渠縣農科所牽頭制定了渠縣超級雜交中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栽培技術實施方案,2013年,躍寨村3個組48戶,面積5.93hm2,平均單產682kg/667m2;2014年躍寨村3個組51戶,面積7.07hm2,平均單產712kg/667m2。201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連續高溫伏旱,時間長達15d以上,此時正是水稻抽穗揚花階段,使水稻受到了一定的影響。8月22日,經省、市、縣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驗收,最高產量達824kg/667m2,平均712kg/667m2。全縣推廣Y兩優1號面積2667hm2,平均增產150kg/667m2,增產水稻6000t,按稻谷市場價2.7元/kg計算,增加農民收入1820萬元。
通過2年的“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實施,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渠縣超級雜交中稻Y兩優1號高產栽培技術,為渠縣水稻提高單產,穩定總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1選用良種
Y兩優1號是超高產、耐肥、抗倒伏、多抗、米質優的優良品種,是農業部連續4年的主推品種,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之一。該品種分蘗力較強,株型松緊適中,具有典型的超級稻冠層、矮穗層,植株冠層形態具有“長、直、窄、凹、厚”的葉片特征,且穗層較矮,重心降低,不易倒伏。上面的3片功能葉直立,葉片夾角較小,互不遮蔭,大田生長通風透光性好,有利于合理密植,更好地利用光能資源,增加有效穗,降低田間病蟲危害程度。
2培育壯秧
2.1適時播種,旱育壯秧
旱育秧在躍寨村推廣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一般在3月5~10日利用晴天做好苗床,培肥苗床土壤,施用腐熟農家肥,并要對土壤消毒調酸,施清水糞。種子經消毒處理,清水泡4d,啞谷播種,雙膜覆蓋(地表層、拱層),加強苗床管理,保證苗齊、苗壯,不燒苗。
2.2適時播種,田膜育秧
我地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可以采取田膜育秧,一般于3月15~20日,氣候回升到15℃時播種。播種前選好秧田,清除雜草,施足底肥,平整秧田,開溝0.5m,開廂1.4m寬,廂面無積水,廂面亮底2~3d,不開裂,保持溝內有水。種子稀播、勻播,秧苗有1~2片時廂面保持“花花水”。4月10日左右揭膜練苗,預防秧苗徒長,在栽秧前7d施1次送嫁肥,如有病蟲應施藥防治。加強秧田田間管理,合理關水,合理施肥,培育多蘗壯秧。
3合理密植,適時移栽
3.1合理密植
通過我地幾年來推廣超級雜交中稻的實踐,本地合理密植的密度,一般以1.1~1.2萬窩/667m2左右為宜,有助于獲得高產。中低產田采用30cm×16.7cm寬行窄株,東西定向,拉線定植移栽,每栽8個寬行后就留0. 5m寬行作人行道,并作為施肥殺蟲防病的作業通道,這也加大了大田的邊際優勢,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改善田間小氣候。
3.2適時移栽
4月22日開始移栽,5月2日移栽結束。移栽時淺水栽秧,入土2~3cm。淺水栽秧是水稻分蘗早生快發的重要條件,能提高低節位分蘗,多分蘗,成大蘗,增加有效穗,減少無效分蘗。如果灌水過深,會損失基部的有效分蘗及產生的有效2次分蘗,使單株有效穗減少,直接影響大田產量。
4科學配方施肥
渠縣農科所根據躍寨村的土壤情況,制定了不同施肥時期的配方施肥方案,組織縣鄉兩級農技干部和退休農技干部到現場,針對不同農戶田塊計量發放到田間后施肥。
4.1施足底肥
4月15日從水庫抽水灌田,淺水灌溉,施足底肥,平整田塊,清除雜草,農家肥與化肥配施。農家肥主要為羊糞、兔糞、油枯、菜場的蔬菜下腳等,施肥量為1000kg/667m2左右,水稻測土配方肥三元復合肥有效養分含量48% (N18、P15、K15),施用量40kg/667m2。
4.2施分蘗肥
在移栽后7~l0d施10kg/667m2尿素和10kg/667m2“稻田生物寶”,除草、防坐蔸,促進水稻早分蘗,保證一般大田分蘗達到20~25萬苗/667m2。
4.3巧施穗肥
在6月20日左右,當水稻主莖幼穗分化進入Ⅱ期時施三元復合(肥含量45%,N15、P15、Kl5)10kg/667m2,尿素5kg/667m2,促進枝梗分化,為大穗的形成打下基礎,增加穗粒數,增加結實率,降低空殼率,提高千粒重。
5科學管水
躍寨村3個組的水稻田從水庫統一于4月15日抽水灌田,每個田塊保持淺水栽秧,合理促控,深水活棵,淺水促蘗。6月15日左右當分蘗苗16~18萬苗/667m2時,曬田控苗,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害。曬田時間7d左右,控苗復水5~6cm。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溫伏旱期間,于7月21日統一在水庫抽水灌田,保證了水稻抽穗揚花對水分的需求,改善了田間小氣候,為水稻高產豐收打下了基礎。收獲前7~l0d放水曬田,保證機器收割,切忌斷水過早,影響產量。
6統防病蟲害
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實行統防統治。通過培育壯秧,健身栽培,提高植株綜合抗性,兩系超級稻比三系雜交稻的抗性強。根據我地稻田病蟲害歷年發生的時間和規律,制定預防措施和藥劑防治時間,統一宣傳、培訓,統一發放對路的農藥到農戶,督促農民及時施藥到田間,不留死角。
5月15日左右防治水稻一代螟蟲、稻薊馬、稻水象甲,用25%毒唑磷乳油100mL/667m2對水60kg/667m2噴霧于稻田;6月20日左右用50%井崗霉素水溶性粉劑150g/667m2對水100kg/667m2,在早晨有露水時噴于稻株中下部;7月5~10日預防穗頸瘟稻田病和二代螟蟲、稻雹蟲、稻縱卷葉螟,采用一槍藥的方法,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g/667m2加毒唑磷乳油100mL/667m2對水50kg噴霧防治。
7討論
2015年6月份由于陰雨天氣多,光照不足,低溫時間長(持續1個月左右),導致水稻分蘗慢,分蘗時間長,營養生長期延長,植株變高,水稻抽穗期推遲5~l0d。
水稻抽穗時間一般都在7月下旬,卻遇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連續多日37~39℃高溫,甚至達40℃的極端高溫,此時正值水稻抽穗、揚花、灌漿、結實階段,造成水稻高溫逼熟,生殖生長期縮短,影響千粒重,導致千粒重比往年下降2~3g。高溫還影響結實率,2015年結實率一般在80%左右,比往年下降了5%~10%,最終影響了我地“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第二期實現800kg/667m2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