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杰
(海南州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共和 813000)
海南州跨省引進仔豬、雛雞監管淺析
多 杰
(海南州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共和 813000)
每年3~6月份是海南州跨省引進仔豬的關鍵時期。加強跨省引進仔豬、雛雞監管,對于防止疫情輸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自2007年以來,我州連續10年在跨省引進仔豬、雛雞的關鍵時期,由州農牧局牽頭,州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開展了跨省引進仔豬、雛雞專項整治行動,并健全完善了各項制度,逐步建立了跨省引進仔豬、雛雞全程監管長效機制,使之成為年度例行性工作,有效降低了外源性疫情的發生。
動物防疫;仔豬;雛雞;監管;引進;專項整治;動物檢疫;長效機制
每年3~6月份是海南州跨省引進仔豬的關鍵時期。加強跨省引進仔豬、雛雞監管,對于防止疫情輸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自2007年以來,我州連續10年在跨省引進仔豬、雛雞的關鍵時期,由州農牧局牽頭,州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開展了跨省引進仔豬、雛雞專項整治行動,并健全完善了各項制度,逐步建立了跨省引進仔豬、雛雞全程監管長效機制,使之成為年度例行性工作,有效降低了外源性疫情的發生。海南州的主要做法是:
按照農業部《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農業部令2010年 第7號),各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對販運仔豬的單位、個人及養殖重點戶進行詳細調查、登記,并認真開展動物防疫條件審核,對其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特別是查看其是否具備符合經營規模和防疫條件的飼養隔離場所。同時,將販運者的經營素質和防疫法律知識作為考評的重要內容,對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販運戶予以保留,建立檔案,頒發《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限定仔豬、雛雞銷售地域范圍,并簽訂動物防疫協議、經紀人防疫承諾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對達不到條件或有不良記錄的,一律取締。對取得資格的販運戶名單報省動物衛生監督所,省動物衛生監督所審核后將名單在“青海動物衛生監督網”上公布,供各地監督檢查之用。
按照《動物防疫法》、《青海省跨省引進動物防疫安全管理辦法》、《跨省調運乳用、種用的產地檢疫規程》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農牧廳關于《青海省引進動物防疫安全管理辦法》等規定,全州建立建全了引進仔豬、雛雞從申報到落地監管等一整套規章制度,并將各項制度切實落實到引進仔豬動物的審批、檢疫、監測、隔離、強化免疫等環節。
2.1 嚴格執行調運前審批備案制度
對跨省引進屠宰、飼養的動物,堅持“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認真落實引進仔豬、雛雞申報備案制度,把審批備案和檢疫監督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凡達到審批備案條件的必須按程序審批備案,不得出現該備案而不備案的現象。審批備案管理根據各地市場需求量,逐車審批,控制每批調運數量,規定運輸有效期不得超過5d。指定銷售區域,不得跨區域銷售或二次、三次批發。
2.2 嚴格執行落地申報制度
根據《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各地及時向社會公布申報點檢疫對象、檢疫范圍、值班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等。引進仔豬、雛雞到達目的地后,必須按規定進行落地申報。各申報點接到貨主或承運人落地檢疫申報后,指定獸醫人員立即到現場實施檢疫。經檢疫合格的仔豬、雛雞,方可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及時予以換證。
2.3 嚴格執行舉報核查制度
全州各縣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大力支持群眾舉報工作,對群眾舉報的信息,及時核查。州動物衛生監督所利用手機平臺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配合各地加強監督執法工作和宣傳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制作的宣傳材料,通過廣播電視、手機信息、條幅展板、專題講座、張貼標語、發布通告、各種會議、群眾集會、春秋防入戶檢查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動物防疫基本常識、檢疫監督相關規定、引進畜禽安全知識等,有效提高養殖場、個體販運戶、屠宰加工企業及廣大農牧民尤其是經紀人的檢疫和防疫意識,使申報檢疫和向經營者索要檢疫合格證明等成為經營者、農牧民的自覺行為。同時充分發揮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與農牧民關系密切、熟知引進動物經營者狀況的有利條件,開展分片包干,加強信息報告工作,做到早宣傳、早動員、早發現、早處理,不留隱患。
3月至6月集中開展打擊違法販運仔豬、雛雞專項行動,增加執法頻率,加大對畜禽交易市場、仔豬交易集散地、屠宰場所的檢查力度和執法力度。重點打擊調運前沒有辦理審批備案的或沒有按審批要求調運、入境沒有到公路檢查站報檢或逃逸、落地后沒有報告且未經隔離擅自銷售、沒有取得調運仔豬資格、證物不符(包括一車多證,或貨主姓名、調運時間、運輸地點、調運數量不同,或證明有涂改,或經耳標識讀與產地有出入)和走村串戶販運無證、無標識仔豬等行為。
專項整治期間,全州獸醫行政和動物衛生監督所上下級之間,各縣之間,上下聯動,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立體監管網絡。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不斷加大與公安、工商、交通、經貿等部門之間的聯合執法力度,提高打擊違法行為的成效。
州上成立督查組,在整治期間采取明查和暗防的方式,加大對各地整治行動的監督和指導,對于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有案不查、違規操作的現象進行全州通報批評,對引發重大動物疫病的依法給予處理。對在整治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及時表彰和獎勵。同時各縣也成立相應的督查指導組,對所轄縣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督促解決??h級監督所成立相應的聯合檢查小組,全面掌握轄區內養殖場、屠宰場、農戶的動物調運情況,發現違規調運動物現象及時進行處理。各鄉鎮畜牧獸醫站加強與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聯系溝通,隨時了解各村的動物調運情況,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1] 潘英卿.青海省跨省引進仔豬監管淺析[J].青海畜牧業,2013,(3):36-37.
[2] 胡琳華,柴省會,尹建軍.一起未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案的查處與案件分析[J].山東畜牧獸醫,2011,32(5):74.
[3] 王斌.我省進省動物檢疫監管工作探討[J].中國動物檢疫,2009,26(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