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來彬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畜牧局,四川德陽 618100)
生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措施探微
閆來彬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畜牧局,四川德陽 618100)
就當前現實情況來看,令農民得以增收最主要的產業為生豬養殖行業,不過在養殖行業實際工作過程中,生豬發生疾病的情況也可能會對養殖行業的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令養豬戶受到無法預估的損失。本文將針對生豬的飼養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的具體措施予以分析和探究,旨在為飼養人員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進而提升生豬飼養的效益。
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生豬
對我國來說,屬于養殖行業發展大國,在百姓的餐桌上豬肉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肉食,伴隨著人們不斷增長的對于豬肉的需求,令生豬的養殖行業也得以飛速的發展和進步,不過在生豬的規模化養殖工作當中,因為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在其中最為顯著的負面影響就是生豬出現疾病,令生豬的規模化養殖面對較大威脅。本文將針對生豬的規模化養殖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和簡單敘述。
其一,五定:(1)定位,剛入欄之后,生豬必須要予以適當的調整;(2)定時,需要保證生豬的喂養是定時定點的;(3)定量,對生豬進行喂養的時候,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設定不同的合理喂量,避免發生飽食或者是挨餓的情況影響生長;(4)定溫,保證夏季避暑冬天避寒保暖;(5)定質,確保生豬飼料質量相對穩定,避免飼料品種的頻繁更換,于此同時,還必須要確保飼料新鮮度以及營養度滿足相關的標準。
其二,三改:(1)將生豬單一飼料模式為多階段全價配合飼料,以此來滿足在不同的生長階段以及生理階段生豬所需求的營養結構,令生豬能夠發揮出其自身生長潛力;(2)稀飼料調整成濕飼料,有助于生豬提升采食量,而且也能夠幫助生豬更好的咀嚼;(3)調整生豬出欄體重,在飼養的過程當中盡量避免生豬體重超過標準值,在適時令其出欄,理想的出欄體重約在90~110kg之間。
對于生豬的疾病予以有效監測,監測范圍主要包括生豬的養殖場、豬肉交易市場和屠宰單位等,同時,重點對近期發生疫情(或者是頻發疫情)的養殖場,綜合臨床觀察、調查流行病學、監測病原學等方式展開監測。
進行生豬飼養的日常管理工作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高度的細心和細致,盡量防止生豬發生明顯的應激反應。保證生豬的疾病免疫,第一,嚴格執行國家強制要求免疫病種的免疫,主要包括口蹄疫、致病性藍耳病等;第二,對主要的常見疾病予以免疫,并且保證寄生蟲病的預防等。
另外,對豬舍的密度予以充分控制,同時結合生豬養殖場當中發病的情況,在往年流行疾病前于飼料當中適量加入金霉素和強力霉素、支原凈等,連續進行7d左右,有效避免生豬發生呼吸道綜合征;為了避免飼料產生霉菌毒素,還可以適當的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劑;如果是散養生豬的豬舍,必須要隨時打掃、鋪墊新土(墊料)等;豬糞便在長時間堆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酵,因此需要及時消毒。
生豬在生長階段當中,也需要隨時注意防護疾病,針對呼吸道綜合征進行預防,需要選擇合適的疫苗來予以免疫,同時使用濃度在0.2%左右的過氧乙酸予以充分的噴霧殺毒,也可以使用濃度為0.2%左右的火堿來徹底沖洗空豬舍,起到消毒的效果(消毒藥品注意交叉使用)。生豬進入到豬舍當中之前,必須要使用適當的高錳酸鉀以及甲醛來充分熏蒸,起到較好的消毒效果。需要給生豬投喂全價日糧,同時予以適量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更換飼料前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1周到2周的過渡階段。另外,養豬場提供的飲水水源需要保證高度的清潔以及衛生,同時飲水水源以及飼料原料都盡可能避免受到工業污染。除此之外,生豬接受保健以及治療過程當中,要盡可能擇取適當的藥物,同時在接種疫苗的過程當中要充分重視用藥合理性。充分掌握生豬飼養密度,避免生產廠區太過擁擠,確保場區衛生以及良好的通風條件。如果氣候炎熱高溫,生豬可能會比較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因此需要在生豬的飼料當中適當的融入抗應激性的物質。
總的來說,生豬在養殖的進程當中,可能會因流行病、氣候等方面影響而產生很多不同類型的疾病,而且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當中,疾病種類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必須要予以一定的控制措施。在預防疾病期間,也不能僅僅依靠于接種疫苗以及藥物的使用,另外,還需要適當的改善生豬飼養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措施,針對生豬飼料、飲水以及生長環境等予以全面管理,保證生豬養殖過程當中的更大經濟收益。
[1] 劉曉云.秋季生豬常見疾病的分析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10):118.
[2] 和麗芳,李惠玲.秋季生豬常見疾病與防治措施探討[J].當代畜牧,2014,(12Z):35-36.
[3] 吳艷杰.秋冬生豬常見病的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