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曼
(遼寧省彰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彰武 123200)
狂犬病的病原分析和流行研究
遲 曼
(遼寧省彰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彰武 123200)
狂犬病也稱恐水病,俗名瘋狗病,是最古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就有描述,西方國家古羅馬、埃及和希臘的古籍中也有記載。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V)引起的一種危害極大的疾病。特點是潛伏期長,致死率高,發病后幾乎100%死亡。時至今日,關于狂犬病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甚至已經進入分子水平,但由于該病的儲毒宿主復雜,防治措施不易落實,以致除瑞典、芬蘭、澳大利亞、夏威夷、新西蘭等少數國家和地區,沒有本病報道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和流行,有的發病率甚至還有所提升,這自然應該引起人們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狂犬病;病原分析;流行研究
狂犬病病毒(RV)在病毒分類學上屬于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外形似炮彈或槍彈狀,一端純園,一端扁平或稍凹,大小約75×180nm,外被脂蛋白性的雙層囊膜,囊膜上密布有由糖蛋白(G)組成的釘狀纖突,纖突長約6~7nm。囊膜包著一個由核衣殼合成的管狀核心。核衣殼由作為基因組的單股負鏈RNA和核蛋白組成,展開長達3~4nm,向右盤曲成緊密的彈簧狀。在核衣殼和囊膜之間分布著轉錄酶大蛋白和兩種膜蛋白即衣殼基質蛋白和包膜基質蛋白。基因組由11932個核甙酸組成,為不分節段的單股負鏈RND。狂犬病病毒的復制周期大約為24h,病毒先通過囊膜上的糖蛋白與細胞吸附,再通過胞飲和融合作用,使病毒的基因組DNA進入細胞,然后再在轉錄酶、多聚酶等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轉錄復制出新的基因組,與核糖體上合成的N、M蛋白結合形成核衣殼,最后再于細胞膜上以出芽的方式組裝成含糖蛋白的脂質囊膜,成為成熟完整的病毒。通過交叉中和單克隆抗體鑒定,狂犬病病毒可分為四個血清型,每個血清型內又可以分出很多不同的亞型,這也是造成當前狂犬病疫苗效果不一的原因之一。
RV具有凝集溫血人畜紅細胞的特性,且可被特異抗體所抑制,但也易為牛血清、脂蛋白等非特異抑制物質所抑制,也可被熱、脂溶劑和蛋白水解酶所破壞,因此中樞神神系統中和含血清細胞培養物中的RV測不出血凝活性。
RV在用50%甘油保存的感染腦組織中,4℃至少可存活數周,低溫可存活數月甚至數年。巴氏消毒和煮沸兩分鐘均可將其殺死,75%的酒精、2%的碘酊、1~2%的肥皂水、pH值小于3.0或大于11.2的環境,以及日光、紫外線、酸、堿、酚、甲醛、氯仿、乙醚、來蘇兒、新吉爾滅等均可使其滅活,在腐敗和自溶的腦組織中只能存活7~10d,唾液中的病毒,唾液干后在常溫下數小時便失去毒力。2%的陰性犢牛血清和豚鼠血清鹽水,對其有保護作用,常用作該病毒的稀釋液。狂犬病病毒可在雞胚、鴨胚、小鼠、地鼠、犬、人等多種原代細胞中生長繁殖。
本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所有溫血動物都能被感染。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大多數可能長期帶毒并廣泛流行,它們是自然界中傳播本病的儲毒宿主和自然疫源。本病主要傳染源是帶毒的野生動物和犬、貓,RV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腦組織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即使沒有臨床癥狀的犬和某些野生動物,在其腦組織和唾液中也含有RV。本病主要通過皮膚或破損的粘膜接觸傳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夏季發病率稍高,常以散發式流行。
本病的潛伏期視感染的部位和機體的免疫狀況存在較大差異,短則幾日,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平均為20~60d。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狂暴型、麻痹型和頓挫型三種類型,病犬表現狂躁不安,行動反常,主動攻擊人畜,瞳孔散大,目光凝視,口流泡沫甚至帶血的粘液,行走搖晃,消瘦脫水,最后因全身衰竭和呼吸肌麻痹而死。病犬死后可見唇、舌有損傷。胃腸空虛或有異物,腦組織有水腫并充血,在其神經細胞漿內常可檢出嗜酸性包涵體。
典型的狂暴型病例,根據其狂暴流涎、主動攻擊人畜等臨床表現,再結合散發,具有咬傷史等流行病學材料即可做出初步診斷。最后還應該通過實驗室確診。通常采取被檢動物的海馬回等腦組織,制成切片,通過電鏡觀察,如發現有狂犬病病毒即可做出診斷。還可以結合中和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實驗進一步確診。
本病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所以一旦發現動物發生狂犬病,一律立即撲殺。人畜被病犬咬傷后應立即進行處置,先用2%的肥皂水徹底沖洗傷口,然后注射狂犬病病毒血清和狂犬病病毒疫苗,進行緊急預防性治療。狂犬病的控制根本在于預防,城鄉狂犬病主要來自患病的犬、貓,邊遠山區則主要來自野生動物,因而狂犬病免疫預防的重點是城鄉的犬、貓,荒野林區的野生動物和經常與犬、貓或野生動物接觸,有較大感染的獸醫或其他人員。國內目前使用最多的狂犬病疫苗主要有三種,通過多年的研究和臨床調查,通過疫苗免疫,可以明顯地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RV疫苗的免疫效果,克服現有疫苗的某些不足,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個人正在進行本病的多肽苗、亞單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1] 許真,劉波,殷文武,等.2006-2008年全國狂犬病流行病學監測分析[J].疾病監測,2010,25(5):360-364.
[2] 周航,滿騰飛,李群,等.2009年中國狂犬病監測分析[J].疾病監測,2010,25(12):934-937.
[3] 吳慧,宋淼,申辛欣,等.1996-2009年中國狂犬病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2011,26(6):427-430.
遲曼(1977—),女,遼寧省彰武縣人,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