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堯
(徐州市彭祖園管理處,江蘇徐州 221000)
淺談雞病的防治措施
劉金堯
(徐州市彭祖園管理處,江蘇徐州 2210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雞產品市場越發紅火。人們食雞與日俱增,養雞業也年年發展。但目前養雞有“五大困境”(品種退化、環境惡化、疾病多發、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五大風險”(市場風險、自然風險、投資風險、管理風險、疾病風險)和“四大挑戰”(雞病繁多、市價不穩、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如果發生大的雞病,如雞瘟、喉氣管炎、中毒等,將會損失慘重,甚至“全群覆滅,血本無歸”。
雞病;疫苗;防治
雞病并非天災,而屬人禍。皆因人為的防病思想重視不足與防疫工作未做好或疏忽而引起的。有人說,過去人養雞,成功的多,失敗的少,主要原因是環境污染少,疾病少;現在雞病多,由于雞群大而密集,人為污染環境嚴重,管理不周,病原毒力增強,疾病增加數倍所致。為切實做好雞類疾病的防治工作,我們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舒適的環境不僅可以提高雞的生產能力,而且還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獲得較大經濟效益。
1.1 溫度
溫度是育雛階段重要因素之一,適宜的溫度能使飼料發揮最大效益。根據雞的反應,溫度過低時,雞苗都聚在保溫燈等取暖設備下,或者雞苗堆聚在一起發出“嘰嘰”的叫聲;溫度過高時,雞遠離取暖設備,或張嘴呼吸;溫度適宜時,雞分布均勻,安然睡覺。
1.2 空氣
以人進入雞舍內不感覺到水氣,無刺鼻、刺眼感為宜。
1.3 墊料
肉雞的飼養要特別注意墊料的清潔、干爽。
1.4 密度
密度過大會造成雞的生長不平衡,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
1.5 減少應激反應
噪音、轉群、疫苗接種、氣溫突變、斷喙等對雞帶來的應激。
消毒是消滅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在雞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終把消毒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2.1 要想做好消毒工作,應該努力把握好三個環節
即雛雞入舍前、整個飼養期間、雞出欄后。
雛雞入舍前,雞舍及器具應嚴格沖洗,消毒(雞舍內應反復消毒三次以上)。整個飼養期間,掌握三個要點:(1)雞舍入口要設消毒池,并經常更換消毒水;(2)飼喂前要更換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3)雞舍內外要堅持每天消毒,雞出欄后要及時清理雞舍內外的糞便,對雞舍內外器具進行徹底清掃、沖洗、消毒。
2.2 帶雞消毒
是指在家禽飼養期內,定期用消毒藥液對雞舍、籠具和雞體進行噴霧消毒。帶雞消毒能有效抑制舍內氨氣的產生和降低氨氣濃度,可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創造良好的雞舍環境。對保障雞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夏季還有防暑降溫的作用。
為保證消毒效果要保持環境清潔,首先要徹底打掃雞舍,清除雞糞、羽毛、墊料、屋頂蜘蛛網及墻壁、地面、物品上的塵土。對一些可有可無的物品,應清出雞舍。噴霧消毒時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的順序進行。以地面、墻壁、天花板均勻濕潤和家禽體表微濕的程度為宜。
2.3 注意事項
(1)活疫苗免疫接種前后3d內停止帶雞消毒,以防影響免疫效果。
(2)為減少應激,噴霧消毒時間最好固定,且應在暗光下或在傍晚時進行。
(3)噴霧時應關閉門窗,消毒后應加強通風換氣,便于雞體表及雞舍干燥。
(4)根據不同消毒藥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最好有幾種消毒藥交替使用。一般情況下,一種藥劑連續使用2~3次后,就要更換另外一種藥劑,以防病原微生物對消毒藥產生抗藥性,影響消毒效果。
疫苗的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養殖戶應根據當地疫情發生情況,選擇一套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嚴格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正確接種疫苗還須注意如下問題:(1)疫苗品種應與雞群天齡相符;(2)各種疫苗的接種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種等)都有其嚴格規定,應按照說明去做;(3)疫苗的稀釋一般用專用稀釋液或蒸餾水,稀釋好疫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用完(4)每只雞都應接種好疫苗;(5)注意疫苗的存放;(6)進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種前后各24h不要進行噴霧和飲水消毒。
疾病盡早發現可以盡早采取措施,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早期覺察疾病的發生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每天檢查雞群(最好在早上),注意觀察癥狀特別是雞群精神,活動性及糞便狀態。
(2)每天雞群采食量的觀察,一旦剩料較多,可能有一定數量的雞發病。
(3)每晚在雞舍外靜聽雞群有無不良呼吸音。
雞病是當前養雞業發展的最大障礙,雞場的興衰關鍵在于防治雞病的成敗。只要高度樹立防治雞病的觀念,做好以防為主,努力達到“三個提高,一個降低”,即提高成活率、提高飼料轉化率(料肉比)、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成本,養雞就一定會獲得很大的成功。
[1] 初殿霞.雞病防治的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J].中國動物保健,2015,(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