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新
(斗門區井岸畜牧獸醫站,廣東珠海 519100)
鴨鵝常見傳染病的診斷與防治
周日新
(斗門區井岸畜牧獸醫站,廣東珠海 519100)
針對鴨鵝養殖行業中出現的常見傳染病,本文系統總結了5種鴨鵝常見的傳染病,包括鴨瘟、傳染性漿膜炎、鴨流感、小鵝瘟、球蟲病,詳細介紹了這幾種常見傳染病的癥狀、診斷方法,并提出了具體的防治措施,對鴨鵝飼養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鴨、鵝常見傳染病;診斷;防治
當前,鴨鵝飼養行業發展迅速。鴨鵝生長快,飼養周期比較短,風險可控,效益可觀。但是,當前隨著鴨鵝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鴨鵝常見傳染病易發、多發,且近幾年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為了降低鴨鵝常見傳染病的發病率,必須進一步做好鴨鵝常見傳染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本文系統總結了鴨鵝常見傳染病的診斷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必將為鴨鵝養殖飼養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1.1 鴨瘟
該病是鴨瘟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又稱鴨病毒性腸炎,傳播迅速,發病率、死亡率比較高。其發病特征是鴨子體溫升高、下痢、兩腳發軟、流淚、排綠色糞便。
1.2 傳染性漿膜炎
該病是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發病率、死亡率較高,又稱鴨疫里氏桿菌病,春冬季節易發、多發,雛鴨易感。
1.3 鴨流感
該病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具有高發病率等特點。
1.4 小鵝瘟
該病是由小鵝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亞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發生在20日齡以下的雛鵝,又稱“脫腸瘟”。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1.5 球蟲病
該病是由多種球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癥狀為腹瀉、血便,生長發育慢,病死率較高。
2.1 鴨瘟的診斷
鴨瘟的臨床病癥潛伏期為2~4d,發病初期體溫達43℃,呈現出稽留熱型。呈現出流淚、怕光、眼瞼水腫、兩腿發軟無力、呼吸不暢、頭頸部腫大等癥狀。病鴨排稀糞,呈綠色,肛周糞污,泄殖腔黏膜則充血、水腫,嚴重時甚至外翻。發病后期,病鴨體溫下降。
2.2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診斷
如果鴨子出現神態倦怠,嗜睡,不愿走動、不愿下水,走動前仰后翻,眼、鼻有分泌物自動流出,或者有咳嗽、打噴嚏現象,排便呈淡綠或黃綠色等癥狀,基本可以判斷為患有傳染性漿膜炎。此外,病情嚴重的鴨子伴有神經癥狀,變現為頭頸向身體右側彎轉角度大,轉圈、呈S型。
2.3 鴨流感的診斷
雛鴨出現急性死亡,體溫升高,精神萎靡不振,不愿下水,不愿進食,日漸消瘦,頭頸腫脹,流淚、流鼻液,出現咳嗽、甩鼻等癥狀。下痢,糞便呈綠色或灰白色。成年產蛋鴨的產蛋率突然大幅下降,多產下軟殼蛋、畸形蛋,蛋殼呈花斑狀。
2.4 小鵝瘟的診斷
該病的潛伏期為3~5d左右。急性型,常發生于剛出生幾天的雛鵝,病情急劇惡化,甚至無前驅癥狀,短短幾個小時即死亡。病鵝精神萎靡不振,出現厭食情況,食欲下降甚至廢絕,排稀糞,含有氣泡,呈黃白或黃綠色。瀕死前有神經癥狀,全身麻痹或抽搐,頸部扭轉[1]。
2.5 球蟲病的診斷
該病較易診斷,發病時,病鵝出現食欲下降,步態不穩,精神萎靡,羽毛松亂,食欲減少,脫水,容易繼發其他細菌感染。
3.1 鴨瘟的防治
出現鴨瘟病情后,要對病鴨進行隔離,必要時對病鴨集中撲殺,對疫區進行全面消毒,對鴨群逐個進行接種,并做好消毒、防疫,最大限度降低鴨瘟發病率。鴨瘟高免血清2 ml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或抗鴨瘟高免卵黃抗體1 ml皮下或肌肉注射[2]。堅持自繁自養,加強日常管理,定期消毒,及時接種,保持衛生,不從發病區引進苗鴨、種鴨和種蛋。
3.2 鴨子傳染性漿膜炎的防治
治療該病應注意抗菌消炎。可用50~100 g氯霉素拌入飼料(100 kg)或者水中喂服,連續服用4~5d。同時,青霉素、鏈霉素各使用3 萬~5 萬IU 進行肌肉注射,2次/d,連續進行3~5d。此外,對鴨群接種疫苗,定期消毒,保持衛生清潔,防止相互傳染。
3.3 鴨流感的防治
強化飼養環境,加強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做好消毒工作,進行免疫接種。治療可選用病毒靈,讓鴨飲水用。對發病初期的鴨,可用高免蛋黃液進行治療;對病重鴨可用硫酸新霉素、阿莫西林等拌料食用治療[3]。
3.4 小鵝瘟的防治
加強對種蛋、孵化器以及育雛室的定期消毒和防疫工作;做好母鵝產蛋前 的疫苗注射;對小鵝要及時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1ml;在發病初期,可皮下注射高免血清1~2 ml治療。
3.5 球蟲病的防治
加強日常飼養管理,處理好環境衛生,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及時消除糞便,確保飼料和飲水安全。發病后,可采用藥物治療,磺胺甲基異口惡唑(100 mg/kg),混入飼料,連續喂養4~5d。
當前,鴨鵝養殖行業不斷發展,養殖戶的防病治病意識進一步增強,飼養過程能夠做到科學化、專業化。同時,隨著科技水平、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都為鴨鵝常見傳染病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支持。雖然鴨鵝常見傳染病的防治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但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還要繼續努力,為鴨鵝養殖行業的長足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做出應有的貢獻。
[1] 李振華,崔蘭芝,張榮貴.鵝常見疾病的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29(6):85-86.
[2] 何希苗.鴨鵝常見傳染病診斷與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1):105-106.
[3] 白文彬,于康震.動物傳染病診斷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291-295.